判断题在观测记录中,部分要素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A对B错

判断题
在观测记录中,部分要素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观测时有浓雾,天空状况不明,此时云状观测应记录()。 A、云状不作记录B、云量不作记录C、云状记“≡”、总云量记“10” ,低云量记“0”D、总云量记“10” ,低云量记“10” ,云状记“≡”

观测时有浓雾,天空状况不明,此时云状观测应记录:() A、云状不作记录B、云量不作记录C、云状记“三”,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0”D、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10”,云状记“三”

在同一断面设置多台自记水位计时,其相邻两套设备的()应有不小于0.1m的重合。A.最低水位观测值B.水位观测值C.最高水位观测值D.初始值

观测数据必须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不允许在()记录。

在测量平差中,权是用来反映各个()之间的相对关系的数字指标。A、观测值相互B、观测值精度C、观测值大小D、观测值各测回

在误差理论中,标准差与中误差的区别,只在于()不同。A、观测值质量B、观测值数量C、观测值精度D、观测条件优劣

在测量平差中,某个量的观测值与其()的差值称为观测值改正数。A、真值B、最或是值C、观测误差D、观测限差

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2个B、1个C、3个D、4个

一日中第一次观测到飞行云迹时,应()。A、在观测簿备注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B、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C、记录在观测簿云状栏D、记录在观测簿天气现象栏E、不记录

当观测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但基本可用时,该记录应做()处理。A、加“()”B、正常记录C、记“-”D、加“*”

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蒸发量B、地温C、平均风速D、草温E、冻土

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冻土深度B、风速C、小型蒸发D、风向风速

在等精度观测中,取()做为观测值的最可靠值。设观测值中误差为m,观测次数为n,则最可靠值的中误差为()。

观测可疑时,在降水量数值右侧加可疑符号“()”。A、▲B、*C、※

在同一断面设置多台自记水位计时,其相邻两套设备的()应有不小于0.1m的重合。A、最低水位观测值B、水位观测值C、最高水位观测值D、初始值

在确定变形观测的精度时,观测的中误差应小于允许变形值的1/10~1/20。

在等精度观测中,对某一角度重复观测n次,观测值的观测精度是不同的。

主导能见度以米为单位,在观测簿相应栏按实际观测值使用()记录。

在观测记录中,部分要素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

在A文件中,观测数据部分可由:①数据、②要素、③记录、④段等组成,它们之间的包含顺序为()。A、①→②→④→③B、②→④→③→①C、④→②→③→①

填空题观测数据必须记录在相应的表格内,不允许在()记录。

多选题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蒸发量B地温C平均风速D草温E冻土

单选题在观测记录中,允许在观测值前加记“”符号的要素有()。A2个B1个C3个D4个

单选题当观测记录不完全正确或有疑误,但基本可用时,该记录应做()处理。A加“()”B正常记录C记“-”D加“*”

单选题观测可疑时,在降水量数值右侧加可疑符号“()”。A▲B*C※

单选题一日中第一次观测到飞行云迹时,应()。A在观测簿备注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B在观测簿纪要栏记录其符号和开始时间C记录在观测簿云状栏D记录在观测簿天气现象栏E不记录

单选题观测时有浓雾,天空状况不明,此时云状观测应记录()。A云状不作记录B云量不作记录C云状记“≡”、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0”D总云量记“10”、低云量记“10”、云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