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清廷1908年8月27日公布的《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确定“预备立宪”的期限为(  )。A10年B9年C5年D8年

单选题
清廷1908年8月27日公布的《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确定“预备立宪”的期限为(  )。
A

10年

B

9年

C

5年

D

8年


参考解析

解析:
1905年清廷提出“仿行宪政”。1908年8月27日公布了“预备立宪”计划——《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确定1908年至1916年,以9预备立宪期限,制定实施刑律、民律、商律、刑事诉讼律、民事诉讼律等法典,宣布从1917年始行宪政。这显然是以“预备”为借口,缓和国内外矛盾。其实质正如孙中山所说,是清廷“谋中央集权,拿宪法作愚民的工具”。

相关考题: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地方各省咨询机关称为() A.资政院B.资政局C.谘议局D.参议院

清廷公布的《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确定“预备立宪”的期限为() A.10年B.9年C.8年D.7年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A.7年B.8年C.9年D.10年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 )A.谘议局B.资政局C.资政院D.参政院.

清廷1908年8月27日公布的《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确定“预备立宪”的期限为:( )A.10年B.9年C.7年D.8年

清政府为应付国会的请愿运动,于1908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以9年为限,9年后正式召开国会;同时,颁布了()。A、《钦定宪法大纲》B、《逐年筹备宪政事宜清单》C、《选举法要领》D、《议院法要领》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请帮忙给出正确答案和分析,谢谢!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制定《暂行章程》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D.公布《十九信条》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清廷\预备立宪\骗局破产的标志是( )。A.皇族内阁成立B.成都血案发生C.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D.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A.发布预备立宪谕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发布《十九信条》

标志着清政府预备立宪骗局破产记录的立宪活动是(  )。A.颁布《钦定宪法大纲》B.设立宪政编查馆C.设立谘议局和资政院D.公布《十九信条》

建团筹备小组除了筹备团组织建立事宜之外,同时具有团的临时机构的职能。

清朝“预备立宪”的主要成果有()。A、资政院院章B、钦定宪法大纲C、十九信条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清政府颁布(),宣示预备立宪。A、《仿行立宪上谕》B、《十九信条》C、《钦定宪法大纲》D、《变法上谕》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A、发布“预备立宪谕”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发布《十九信条》

1908年清廷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主要仿效()的君主立宪制。A、日本B、比利时C、瑞典D、荷兰

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A、7年B、8年C、9年D、10年

清政府于1908年颁布了()A、“预备立宪”上谕B、《钦定宪法大纲》C、《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D、《大清新刑律》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A、宪政公会B、自治会C、宪政筹备会D、国民宪政会

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A、谘议局B、资政局C、资政院D、参政院

预备立宪是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为确立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立宪筹备活动。

单选题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廷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A谘议局B资政局C资政院D参政院

单选题清政府颁布(),宣示预备立宪。A《仿行立宪上谕》B《十九信条》C《钦定宪法大纲》D《变法上谕》

单选题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最先颁布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C《预备立宪上谕》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单选题清末《钦定宪法大纲》明确宣布预备立宪期为()A7年B8年C9年D10年

单选题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A宪政公会B自治会C宪政筹备会D国民宪政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