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A宪政公会B自治会C宪政筹备会D国民宪政会

单选题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
A

宪政公会

B

自治会

C

宪政筹备会

D

国民宪政会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意义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A.发布预备立宪谕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发布《十九信条》

清末的“预备立宪”与维新派主张的君主立宪的主要区别在于( )。A.维护君主制度B.缓和国内矛盾C.加强君主专制D.引进欧美政体

简论清末预备立宪活动。

下列有关清末预备立宪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A.《钦定宪法大纲》颁布于1908年B.《十九信条》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宪法性文件C.谘议局是清政府设立中央咨询机关D.宪政编查馆是清末预备立宪的指导机关

资政局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仿行立宪上谕》的颁布标志着晚清立宪预备立宪的开始。

与慈禧太后无关的选项是()A、奖励实业B、预备立宪C、预备仿行立宪D、裁撤军机处

“资政院”是清政府在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设立的地方“咨询机关”。

清末预备立宪的内容和实质是什么?

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主要包括:()。A、发布“预备立宪谕”B、颁布《钦定宪法大纲》C、发布《十九信条》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于1909年在各省成立。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A、新政B、预备立宪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

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反响。远在国外的康有为、梁启超,立即修改其策略,将“保皇会”改为(),准备回国参与清廷预备立宪的工作。A、宪政公会B、自治会C、宪政筹备会D、国民宪政会

资政院是清末预备立宪时期设立的地方民意机构。

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01年设立。

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

填空题()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于1910年设立。

填空题在清末预备立宪之初,()专门撰写了《京师创设图书馆私议》,由此揭开了清末预备立宪公共图书馆运动的序幕。

多选题从1905年9月1日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起,标志着清末预备立宪的正式启动。这份诏书在中国维新立宪人士中间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这一时期民间的立宪机构包括康有为、梁启超在国外的“国民宪政会”、“政闻社”,以及国内的()等组织。A浙江预备立宪公会B湖北宪政筹备会C湖南宪政公会D广东自治会

填空题()是清末“预备立宪”过程中清政府设立的地方咨询机构,于1909年在各省成立。

判断题《仿行立宪上谕》的颁布标志着晚清立宪预备立宪的开始。A对B错

问答题简述清末预备立宪的实质、影响与意义。

问答题清末预备立宪主要有哪些活动。

单选题清末“预备立宪”活动中最先颁布的文件是(  )。A《钦定宪法大纲》B《钦定逐年筹备事宜清单》C《预备立宪上谕》D《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单选题慈禧太后于1905年9月1日,颁布实施“预备立宪”的诏书,标志着清末()的正式启动。A新政B预备立宪C戊戌变法D洋务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