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灌注石膏模型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调好的石膏从印模的高处注入流向低处B一般上颌从腭侧灌入,下颌从舌侧灌入C灌入时,应大量灌进去,以防空气排不出而形成气泡D此过程最好使用振荡器E对于细长而倾斜的牙印模,可在相应的部位加入竹签以防石膏牙折断

单选题
灌注石膏模型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

调好的石膏从印模的高处注入流向低处

B

一般上颌从腭侧灌入,下颌从舌侧灌入

C

灌入时,应大量灌进去,以防空气排不出而形成气泡

D

此过程最好使用振荡器

E

对于细长而倾斜的牙印模,可在相应的部位加入竹签以防石膏牙折断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石膏模型脱模的理想时间是A、模型灌注后1~2小时B、模型灌注后5~7小时C、模型灌注后24小时D、模型灌注后3~4小时E、模型灌注后8~10小时

防止石膏模型上孤立石膏牙折断的最有效的措施是A、模型材料调拌均匀B、模型材料调拌稠一些C、灌注时插入竹(木)签加强D、边灌注边抖动排除气泡E、脱模时仔细一些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使用振荡器灌注模型可以减少模型气泡B、分段灌注时应等到超硬石膏凝固以后再灌注普通石膏,以防普通石膏流入模型表面,影响修复体制作工作面的强度C、调拌时如果发现模型材料水粉比例不当,不能够中途加水或者粉剂,而应该弃去材料,重新调拌D、灌注模型时可以在孤立牙部位插入竹签或者金属钉,加强其强度,以防孤立牙折断E、分段灌注法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石膏模型脱模的理想时间是( )。A、模型灌注后1~2小时内B、模型灌注后3~4小时内C、模型灌注后5~7小时内D、模型灌注后8~10小时内E、模型灌注后24小时内

灌注熟石膏模型时,因室内气温低,为提高石膏模型的凝固速度,在水粉调和时可用的水温在( )。A、0~30℃B、30~50℃C、50~80℃D、80~90℃E、90~100℃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白色晶体熟石膏的理论混水率为0.186,通常在实际使用人造石时的混水率为A、0.186B、0.3C、0.22D、0.6E、0.5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模型美观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D、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E、防止产生气泡所使用熟石膏的特征表现在A、其晶体构型为α型B、其结固反应为放热反应C、其生石膏含量多,结固减慢D、其结固反应为吸热反应E、其调和速度愈快,结固愈慢为加快熟石膏结固时间,在调和时加入的白色晶体是A、硼砂B、氯化钠C、醋酸钠D、枸橼酸钠E、硼酸钠

患者,女,30岁,左下7牙体缺损拟行冠修复,牙体预备后常规制取印模,在用石膏灌注工作模型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石膏粉与水调和后,发现水量过多,再次加入石膏粉继续调拌B.灌注模型时从右侧逐渐到左侧C.灌注时避免振荡D.组织面最好选用熟石膏E.模型在灌注后15分钟不可修整,24小时则容易修整

灌注制作锤造冠石膏代型的模型时,模型的厚度至少要有A.5mmB.10mmC.15mmD.20mmE.30mm

石膏模型灌注后最合理的脱模时间是A.模型灌注后1~2h内B.模型灌注后3~4h内C.模型灌注后5~6h内D.模型灌注后12hE.模型灌注后24h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模型美观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D、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E、防止产生气泡熟石膏的理论混水率为0.186,通常在实际使用人造石时的混水率为A、0.186B、0.3C、0.22D、0.6E、0.5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的目的是( )。A、模型美观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D、防止产生体积膨胀E、防止产生气泡加入的白色晶体可能是( )。A、熟石膏结晶B、硬质石膏C、食盐D、滑石粉E、特制石膏促凝剂

灌注制作锤造冠石膏代型的模型时,模型的厚度至少要有A.5mmB.10mmC.15mmSXB 灌注制作锤造冠石膏代型的模型时,模型的厚度至少要有A.5mmB.10mmC.15mmD.20mmE.30mm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加入的白色晶体可能是A.滑石粉B.特制石膏促凝剂C.硬质石膏D.食盐E.熟石膏结晶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防止产生气泡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D.模型美观E.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使用振荡器灌注模型可以减少模型气泡B、分段灌注时应等到超硬石膏凝固以后再灌注普通石膏,以防普通石膏流入模型表面,影响修复体制作工作面的强度C、调拌时如果发现模型材料水粉比例不当,不能够中途加水或者粉剂,而应该弃去材料,重新调拌D、灌注模型时可以在孤立牙部位插入竹签或者金属钉,加强其强度,以防孤立牙折断E、分段灌注法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灌注石膏模型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调好的石膏从印模的高处注入流向低处B、一般上颌从腭侧灌入,下颌从舌侧灌入C、灌入时,应大量灌进去,以防空气排不出而形成气泡D、此过程最好使用振荡器E、对于细长而倾斜的牙印模,可在相应的部位加入竹签以防石膏牙折断

灌注固定桥工作模型的石膏,应该选用_______,以免在修整和制作模型时造成模型损坏,尤其在模型上进行基牙_______时形成颈缘缺损。

石膏模型灌注后最合理的脱模时间是()。A、模型灌注后1~2h内B、模型灌注后3~4h内C、模型灌注后5~6h内D、模型灌注后12hE、模型灌注后24h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加入的白色晶体可能是()A、熟石膏结晶B、硬质石膏C、食盐D、滑石粉E、特制石膏促凝剂

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模型美观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D、防止产生体积膨胀E、防止产生气泡

单选题防止石膏模型上孤立石膏牙折断的最有有效的措施是(  )。A模型材料调拌均匀B模型材料调拌稠一些C灌注时插入竹(木)签加强D边灌注边抖动排队气泡E脱模时仔细一些

单选题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振荡器灌注模型可以减少模型气泡B分段灌注时应等到超硬石膏凝固以后再灌注普通石膏,以防普通石膏流入模型表面,影响修复体制作工作面的强度C调拌时如果发现模型材料水粉比例不当,不能够中途加水或者粉剂,而应该弃去材料,重新调拌D灌注模型时可以在孤立牙部位插入竹签或者金属钉,加强其强度,以防孤立牙折断E分段灌注法可以节约材料,降低成本

单选题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的目的是()。A模型美观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D防止产生体积膨胀E防止产生气泡

单选题石膏模型脱模的理想时间是(  )。A模型灌注后1~2小时内B模型灌注后3~4小时内C模型灌注后5~7小时内D模型灌注后8~10小时内E模型灌注后24小时内

单选题患者,女,30岁,牙体缺损拟行冠修复,牙体预备后常规制取印模,在用石膏灌注工作模型时,以下做法正确的是()A石膏粉与水调和后,发现水量过多,再次加入石膏粉继续调拌B灌注模型时从右侧逐渐到左侧C灌注时避免震荡D组织面最好选用熟石膏E模型在灌注后15分钟不可修整,24小时则容易修整

单选题在灌注模型时,先加水与硬质石膏调和,灌注印模的组织面;稍后调和熟石膏灌注其他部分。发现熟石膏结固太慢,以后调和熟石膏时在水中加入了少量白色晶体。采用分段灌注模型是为了()。A模型美观B提高模型强度和降低材料成本C防止产生体积膨胀D提高灌注模型的精确度E防止产生气泡

单选题灌注石膏模型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调好的石膏从印模的高处注入流向低处B一般上颌从腭侧灌入,下颌从舌侧灌入C灌入时,应大量灌进去,以防空气排不出而形成气泡D此过程最好使用振荡器E对于细长而倾斜的牙印模,可在相应的部位加入竹签以防石膏牙折断

单选题患者,女,30岁,牙体缺损拟行冠修复,牙体预备后常规锚取印模,在用石膏灌注工作模型时,以下做法哪项正确?(  )A石膏粉与水调和后,发现水量过多,再次加入石膏粉继续调拌B灌注模型时从右侧逐渐到左侧C灌注时避免震荡D组织面最好选用熟石膏E模型在灌注后15分钟不可修整,24小时则容易修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