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集料筛分时,随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或增大每次筛分时集料的称量也应随之()。

填空题
集料筛分时,随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或增大每次筛分时集料的称量也应随之()。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某粗集料经筛分试验,53mm、37.5mm筛上的通过量均为100%,31.5mm筛上的筛余量为15%,则该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 )。A.37.5mm、37.5mmB.53mm、31.5mmC.37.5mm、31.5mmD.31.5mm、31.5mm

沥青路面集料粒径规格以()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A、圆孔筛B、方孔筛C、椭圆筛

集料筛分时,随集料最大粒径的减小或增大每次筛分时集料的称量也应随之()。

工程上一般将集料分为粗集料和细集料,以圆孔筛计,凡粒径()为粗集料。A、8mmB、5mmC、5mmD、8mm

粗集料筛分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同,筛分所用试样总量也不同。

细集料干筛法适用范围是()A、干筛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B、干筛法适用于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C、干筛法适用于沥青路面基层用细集料D、干筛法适用于所有混凝土用细集料

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为止A、0.10%B、0.20%C、0.30%D、0.40%

采用摇筛机对细集料筛分时,套筛应在机器上摇筛10min。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粗集料筛分时均用圆孔筛。

一粗集料,在63mm,53mm,37.5mm筛上的通过量均为100%,31.5筛上的筛余量为12%,则该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和()。

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筛。

某粗集料经筛分试验,53㎜、37.5㎜筛上的通过量均为100%,31.5㎜筛余量为15%,则该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A、37.5㎜、37.5㎜B、53㎜、31.5㎜C、37.5㎜、31.5㎜D、31.5㎜、31.5㎜

集料的最大粒径是指集料()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A、90%B、100%C、95%D、85%

单选题某粗集料经筛分试验,53㎜、37.5㎜筛上的通过量均为100%,31.5㎜筛余量为15%,则该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A37.5㎜、37.5㎜B53㎜、31.5㎜C37.5㎜、31.5㎜D31.5㎜、31.5㎜

单选题某种集料,100%通过26.5㎜筛,在19㎜筛上的筛余为8.6%,则此集料的最大粒径为()㎜.而公称最大粒径为()㎜。A26.5、26.5B26.5、19C19、26.5D无法判断

单选题级配良好的粗集料,随着其最大粒径Dmax的增大,集料的空隙率及总表面积则随之()。A均减小B均增大C前者不一定,后者减少D前者减小,后者增大

单选题集料的最大粒径是指集料()通过的最小标准筛筛孔尺寸。A90%B100%C95%D85%

判断题粗集料筛分时,集料最大粒径不同,筛分所用试样总量也不同。A对B错

单选题细集料采用“水洗法”筛分时,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的百分率A试样总量扣除损耗量B试样总量扣除0.075mm以下集料C用于水洗前烘干试样总量D试样总量扣除损耗率和0.075mm以下集料E水洗后试样烘干质量

填空题在沥青与粗集料的粘附性试验中水煮法试验宜将集料过()筛,水浸法试验宜将集料过()筛。

填空题一粗集料,在63mm,53mm,37.5mm筛上的通过量均为100%,31.5筛上的筛余量为12%,则该粗集料的最大粒径和公称最大粒径分别为()和()。

判断题粗集料筛分时均用圆孔筛。A对B错

判断题细集料筛分时,无论用于工程什么部位均用方孔筛。A对B错

填空题采用摇筛机对细集料筛分时,套筛应在机器上摇筛10min。再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单选题细集料干筛法适用范围是()A干筛法适用于水泥混凝土用细集料B干筛法适用于沥青混凝土用细集料C干筛法适用于沥青路面基层用细集料D干筛法适用于所有混凝土用细集料

单选题沥青路面集料粒径规格以()为准。不同料源、品种、规格的集料不得混杂堆放。A圆孔筛B方孔筛C椭圆筛

单选题测定粗集料(碎石、砾石、矿渣等)的颗粒组成,人工筛分时,需使集料在筛面上同时有水平方向及上下方向的不停顿的运动,使小于筛孔的集料通过筛孔,直至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小于筛上残余量的()为止A0.10%B0.20%C0.30%D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