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解析塔底过高,使大量C3、C4解吸到吸收塔中。A对B错

判断题
解析塔底过高,使大量C3、C4解吸到吸收塔中。
A

B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随着吸收塔塔板数的增加,分离效果得到改善,干气中( )含量下降。 A、C2B、C3=C、C3OD、C4

引起再生塔从富液管发生窜压的原因是()。 A、DCS停电B、吸收塔无液位C、吸收塔液位过高D、吸收塔压力过高

吸收塔的贫液量过少、()等会使粗氢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甚至产品氢不合格。 A、吸收塔压力过高B、吸收塔液位过高C、吸收塔液位过低D、半贫液温度过低

对于稳定收油流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油由系统进稳定塔、吸收塔、解析塔B、汽油由系统进稳定塔、吸收塔、再吸收塔C、汽油由系统进稳定塔、再吸收塔、解析塔D、汽油由系统进再吸收塔、吸收塔、解析塔

干气带重组分的原因有()。 A、吸收塔温度过高B、吸收塔压力过低C、吸收塔温度过低D、吸收塔压力过高

吸收塔顶温过高,则干气中的C3含量将()。

吸收塔浆液溢流密封管除了在吸收塔液位过高时,将多余的浆液排至吸收塔排水坑外,还起到()的作用。A、排空吸收塔B、输出石膏浆液C、正压保护D、输入电石渣浆液

尾气吸收塔顶气中的乙烯含量高,原因有可能是()。A、尾气吸收塔顶温度高B、尾气吸收塔底温度高C、尾气吸收塔压力高D、烃化反应效果不好

吸收塔液位过高及过低的危害?

当吸收塔液位过高时,禁止()。

正常生产时,吸收塔顶压力一定低于解析塔压力。

环氧吸收塔加入消泡剂时()。A、贫液进料量增大B、通过解析塔循环气量增大C、解析塔压差降低D、解析塔上塔液位升高

对降低干气中C3以上组分没有起作用的是()。A、增加吸收塔吸收剂量B、提高解析塔底温度C、降低吸收剂温度D、控制好再吸收塔压力

解吸塔解吸温度高,大量C3、C4组分被解吸,降低了吸收塔的负荷。

解析塔操作压力()吸收塔的操作压力。A、大于B、小于C、持平D、无法比较

吸收解析塔塔盘的形式及层数分别是()。A、吸收塔单溢流浮阀30层,解析塔双溢流浮阀15层B、吸收塔双溢流浮阀30层,解析塔单溢流浮阀18层C、吸收塔单溢流浮阀30层,解析塔单溢流浮阀18层

甲醇的蒸汽压低,使吸收塔和解析塔的出塔气中带走的甲醇蒸汽()。A、少B、多C、不确定D、不变

催化吸收塔的任务是尽可能吸收()A、C1、C2B、C3、C4C、C4、C5D、C3、C4、C5

由分馏来的的粗汽油进入()顶部作为吸收剂。A、稳定塔B、解析塔C、再吸收塔D、吸收塔

脱碳工序贫液来自(),半贫液来自()。A、吸收塔塔底;吸收塔中部B、吸收塔中部;吸收塔塔底C、解吸塔塔底;解吸塔中部D、解吸塔中部;解吸塔塔底

下列选项中,引起干气中C3含量增加的原因是()。A、富气量大B、吸收剂量小C、吸收塔压力低D、吸收塔冲塔

稳定塔的任务是把汽油中的C3、C4脱除掉,在塔底得到()。

下列选项中,会引起贫气带液的原因是()。A、吸收塔顶温度低B、吸收塔底温度低C、吸收塔压力高D、吸收塔冲塔

干气中C3含量增加的原因是()A、富气量低B、吸收塔液气比大C、吸收塔压力低D、中段取热量大

问答题填料吸收塔流体力学特性实验:填料吸收塔塔底为什么要有液封装置?

单选题吸收解析塔塔盘的形式及层数分别是()。A吸收塔单溢流浮阀30层,解析塔双溢流浮阀15层B吸收塔双溢流浮阀30层,解析塔单溢流浮阀18层C吸收塔单溢流浮阀30层,解析塔单溢流浮阀18层

单选题脱碳工序贫液来自(),半贫液来自()。A吸收塔塔底;吸收塔中部B吸收塔中部;吸收塔塔底C解吸塔塔底;解吸塔中部D解吸塔中部;解吸塔塔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