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选题问题一:《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A改编作品B汇编作品C合作作品D委托作品

多选题
问题一:《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

改编作品

B

汇编作品

C

合作作品

D

委托作品


参考解析

解析:
汇编作品是汇集已有的作品、作品片段、不构成作品的数据或者其他材料,在对其内容的选择或者编排上体现独创性的作品。其独创性表现为在对作品、作品片段、数据材料等的选择、编排、组合方面,具有结构、风格和形式上的独特性,所以汇编人应该享有汇编作品的著作权。《小学教育教学研讨》是集结获奖论文编成的书稿,应属于汇编作品。

相关考题: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一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请结合教育教学实际选择一个适合在小学开展的课题,详细设计一份研究计划。

请联系教学实践,论述小学生易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以下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鄱湖渔歌》教学过程中的几个镜头,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镜头一胡老师在导入环节中创设游览情境……在学生好奇的目光中,教师提出问题:“1.这是什么地方?2.这里有什么特产?”由此揭示今天的课题《鄱湖渔歌》镜头二胡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并重点示范如何运用撕贴、绘画、装饰等手法将它们组合成一幅欢快的渔家丰收画面。镜头三李老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随后,学生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出现大部分作品与教师示范雷同的现象【问题】1.本课属于什么学习领域?请参照《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分析镜头的导入环节。(5分)2.镜头二、三中两位老师各采用了什么教学方式?谁的更为合理,请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阐述。(5分)

“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作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是指()。A.反思性教学B.微格教学C.专门训练D.观摩研讨

阅读下列材料: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在一次教研小组研讨会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老师在课前都要设计教学方法,教学不就是把要学的知识教给学生吗?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地设计教学方法呢?我有些疑惑。”问题:(1)请帮助这位年轻教师解除他的疑惑,并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说出为什么要设计教学方法?(2)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实习生小赵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总是请某几个幼儿发言,有些幼儿茫然端坐,从不举手。她疑惑地询问一个不举手的幼儿,得到的回答是反正举了手老师也不会请我。”问题:请从学前教育原则和教育公平的视角论述上述现象。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春 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问题(一):请对《春晓》作简要赏析。(10分)问题(二):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8分)问题(三):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2分)

(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1][简答题]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2][简答题]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问题(二):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请根据图表中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除法的意义及运算法则。 (2)如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试制定教学目标与重点。 (3)根据教学目标与重点,设计新授部分教学。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回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10分)(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数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

根据小学一年级上册《a o e》的教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汉语拼音教学的方法。(2)若指导小学一年级学生学习拼音,拟定本次课程的教学目标。(3)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请为本次教学设计几个教学游戏。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在研讨后认为,一节好课的标准()。A、教学目标明确B、教学重点、难点突出C、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D、教学方法得当E、教学效果好

小学数学课程目标就是要回答为什么要开设数学这一学科,数学学科对小学生有哪些特殊的教育作用和共同的教育作用,通过数学这一学科的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什么样的要求。

继续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哪些形式()。A、课程教学B、案例教学C、问题讨论D、研讨会

多选题问题二:涉案图书的出版侵犯了乙享有的什么权利?请作选择回答。A修改权B汇编权C复制权D发行权E保护作品完整权

多选题问题一:从作品的类型来看,《甲思想录》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A委托作品B汇编作品C职务作品D演绎作品

多选题问题一:《父亲最后的来信》属于什么种类的作品?请作选择回答。[2018年真题]A职务作品B汇编作品C合作作品D委托作品

问答题80.简答题:根据所给材料回答问题。(凡要求作选择回答的问题,应将与所选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的相应括号内。把错项选人,该问题不得分;正确项少选,按所选的正确项数量得分。凡要求作陈述回答的问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区域。)(本题20分) 2013年,甲小学为提高教学水平,要求每名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方面的科研,年末至少上交一篇关于小学教育教学方面的论文,并以此作为科研工作考核指标。2014年年初,甲小学邀请有关专家对教师们上交的论文进行评审,最终评出优秀论文30篇。 甲小学教导主任张萍觉得论文质量能代表该校的业务水平,于是集结获奖论文编成书稿《小学教育教学讨》,并与乙出版社联系出版、张萍与乙出版社于2014年3月签订的出版合同中,乙出版社应该给张萍样书100册,由其分发给有关教师,但不支付稿费,,半年后,图书正式出版,出版社按合同约定及时交付了样书。该书面射、扉页和版本记录页都署名“张萍主编”,但没有其他教师的名字,仅在日录中的每篇文章标题前和正文中每篇文章的最后署了相应教师的姓名, 甲小学教师李征收到《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发现自己在工作时间创作的论文《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也在其中。他虽然为自己的论文能正式出版感到高兴,可是觉得出书前张萍和乙出版社都未向他征询过意见,而且书出版后也没有支付报酬,有违著作权法,于是向法院起诉,状告张萍和乙出版社侵权。法院审理后,认定两被告侵权,应该承担相应的民事法律责任。 问题一:《小学教育教学研讨》属于什么作品?请作选择回答。 A改编作品 B汇编作品c合作作品 D.委托作品 问题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是否属于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题三:为什么法院会认定张萍侵犯李征的著作权? 问题四:关于乙出版杜在本案中的情况,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 A乙出版社应该要求张萍提交30篇文章的作者同意以出版合同所拟方式使用自己作品的授权书后,才能与张萍签订出版合同 B乙出版社不能只与张萍一人签订出版合同,应该与每篇论文的作者一一签订出版合同 c乙出版社虽然使用作品不支付报酬,但只要在出版合同中明确约定,这种做法井不违法 D乙出版社在涉案图书上的署名方式侵犯了写作论文的各位教师的署名权 E乙出版社只要把赠送样书的数量增加到300册,就不会侵权了 问题五:为什么问题四中的某项或某几项说法是错误的? 问题六:张萍和乙出版杜需要承担的民事法律责任通常具体包括哪些?

问答题在一次教研小组的研讨会上,有一位刚从事教育工作的年轻教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我在这段时间的教学中发现许多老师在课前总要设计教学目标,教学不就是把要学的知识教给学生吗?为什么还要那么麻烦地设计教学目标呢?我有些疑惑。”你能帮助这位年轻教师解除他的疑惑吗?请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说出为什么要设计教学目标?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问答题问题二:请简要说明对问题一所作回答的理由。

多选题继续教育可以采用以下哪些形式()。A课程教学B案例教学C问题讨论D研讨会

问答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断,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1)请结合本教学片断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2)试论述教师课堂提问的功能(10分)

多选题问题二:关于涉案作品著作权的归属,下列说法中哪种或哪几种是正确的?请作选择回答。A涉案作品的著作权应该属于甲高中B涉案作品的著作权由甲高中和A共同享有C涉案作品的著作权应该属于AD涉案作品的著作权属于甲高中,但A应该享有署名权E涉案作品的著作权不属于甲高中,但其在作品完成两年内享有优先使用权

问答题问题二:《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运用》是否属于职务作品?为什么?

问答题(视频题)请观看小学高年段《落花生》教学片段,并按要求回答问题。问题(一):请结合本教学片段评析教师的课堂提问行为。(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