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2003年8月5日丙买回1枚戒指,其朋友甲看见后很是喜欢就提出借来戴几天。但1个月后,即2003年9月5日丙发现这个戒指戴在乙手上,于是她就问乙这枚戒指是从哪里买的,乙告诉是从同事丁手中买来的,丁说这枚戒指自己不喜欢,因此才卖掉。于是丙找到了甲,在丙的再三追问下,甲不得不承认自己把戒指丢了。经查丁是在马路上拾得的该枚戒指,丙掌握了情况后。要求乙返还戒指,乙说戒指是自己买的,且当时并不知该戒指不是丁的,并支付了价款,因此拒绝返还。为此丙多次向甲索要,均被甲拒绝,后来丙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丙于2005年10月8日起诉到法院。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各题:本案中戒指的所有权归谁所有?
问答题
2003年8月5日丙买回1枚戒指,其朋友甲看见后很是喜欢就提出借来戴几天。但1个月后,即2003年9月5日丙发现这个戒指戴在乙手上,于是她就问乙这枚戒指是从哪里买的,乙告诉是从同事丁手中买来的,丁说这枚戒指自己不喜欢,因此才卖掉。于是丙找到了甲,在丙的再三追问下,甲不得不承认自己把戒指丢了。经查丁是在马路上拾得的该枚戒指,丙掌握了情况后。要求乙返还戒指,乙说戒指是自己买的,且当时并不知该戒指不是丁的,并支付了价款,因此拒绝返还。为此丙多次向甲索要,均被甲拒绝,后来丙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丙于2005年10月8日起诉到法院。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各题:
本案中戒指的所有权归谁所有?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甲借用朋友乙的电脑数月。期间,甲因急需用钱,向同事丙借1 000元,并就该电脑设定质押,但丙不知此电脑非甲所有。后甲逾期未偿还债务,丙即变卖该电脑实现债权。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因丙不知甲无处分权,故适用善意取得,质权设定有效 B.因甲对该电脑无处分权,且质权不适用善意取得,故该质权设定无效 C.甲、丙应共同赔偿乙的损失 D.应由甲单独赔偿乙的损失
依据我国法律的规定,下列哪种情况下法院可以撤销相关合同?( )A.甲受乙胁迫高价购买自行车,一月后,甲请求法院将该买卖合同的价格变更为市场价格B.某保健公司向甲声称某保健器材有30种功能,甲遂高价购买,后发现该保健器材仅具备五种功能,甲和保健公司交涉一年半未果后请求法院撤销该合同C.甲误以为乙的人造钻石戒指是天然钻石戒指而购买,取得戒指时甲并未支付价款,但甲知晓实情后仍然向乙支付了价款,后甲请求法院撤销该合同D.某山区养殖户甲自己喂牛的饲料草因不慎起火烧尽,当时大雪封山,不能出外购买,不得已按乙提出的高于市价十倍的价格购买乙的饲料草,两个月后,甲请求法院撤销该合同
下列情形中,构成诈骗罪的是( )A.甲将自己仿造的唐三彩冒充文物高价卖给他人B.乙盗窃他人信用卡后使用卡从ATM 机上取走1 万无现金C.丙到柜台选购黄金戒指,乘机用事先准备好的假戒指调换了直戒指D.丁在酒店大堂借用李某价坐5000 元的手机后,边打边走,趁李某不备溜走
甲在首饰店购买钻石戒指两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甲买回后即被人告知实为人造钻石。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现甲欲以欺诈为由诉请法院撤销该买卖关系.其主张能否得到支持?
甲乙丙三人的情况是: -个喜欢唱歌,一个喜欢画画,一个喜欢弹吉他,丙的年龄比喜欢弹古他的大,甲和喜欢画画的不同岁,喜欢画画的人的年龄比乙小,由此可知,以下可推出的是()。A.乙最大,丙喜欢弹吉他,甲喜欢画画B.丙最大, 乙喜欢弹吉他,甲喜欢画画C.乙最大,甲喜欢弹吉他,丙喜欢画画D.甲最大,乙喜欢弹吉他,丙喜欢画画
甲想开设一个体打字店,急需资金,遂向其朋友乙提出借款1万元,双方约定,甲六个月内还本付息,并将甲家传一祖母绿宝石戒指出质于乙作担保。乙签约后即交给甲1万元。甲称祖母绿戒指在其乡下妻子处,过几天再交付。不久甲的打字店因生意清淡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于是甲又向另一位朋友丙提出借款1万元,丙开始不允,甲于是将其妻送来的戒指作为质物交给丙,丙方同意借款,双方签约后丙即交付甲1万元。乙的借款偿还期限届至后,甲无力偿还,乙提出以祖母绿宝石折价抵偿,但遭到丙拒绝,乙遂向法院起诉。问:两个质押合同哪个有效?此案应当如何处理。
关于排除犯罪的事由,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 C.甲为了敲诈乙,请丙将自己的头打破(构成轻伤),丙仍然构成故意伤害罪 D.甲的钻石戒指被盗甲报案后,警察经侦查,发现犯罪嫌疑人是甲的朋友乙甲不忍心乙去坐牢,就跟警察说:“算了,那枚戒指就当是我送给她的吧”由于有甲的承诺,乙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有甲、乙、丙、丁、戊五个人,每个人头上戴一顶内帽子或者黑帽子,每个人显然只能看见别人头上帽子的颜色,看不见自己头上帽子的颜色。并且,一个人戴白帽子当且仅当他说真话,戴黑帽子当且仅当他说假话。已知:甲说:我看见三顶白帽子一顶黑帽子。乙说:我看见四顶黑帽子。丙说:我看见一顶白帽子三顶黑帽子。戊说:我看见四顶白帽子。根据上述题干,下列陈述都是假的,除了( )A、甲和丙都戴白帽子 B、乙和丙都戴黑帽子C、戊戴白帽子,但丁戴黑帽子 D、丙戴黑帽子,但甲戴白帽子E、丙和丁都戴白帽子
甲对乙的一座非常精致的埃及水晶金字塔模型十分喜爱,几次提出要求购买,乙均未答应。某日乙的朋友丙到乙家中玩,十分喜欢该模型,提出借玩几天,乙非常愉快的答应了。甲遂找到丙,提出要买该模型,丙以3000元将之卖给甲。不久乙向丙索还该模型时,丙告诉乙该模型已被卖给甲,乙就找到甲索要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A、甲有返还义务,因买卖该模型的合同是无权处分,且未取得所有权人的追认B、甲无返还义务,因其买该模型构成善意取得C、甲买该模型构成善意取得,但合同是效力待定,因乙拒绝追认而不生效,因此其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应当返还D、甲有返还义务,因出卖该模型的丙是无权代理,且未取得本人的追认
甲、乙、丙3人均是无业游民。某日上午,甲纠集乙到某市抢劫,并借来钢剑一把,匕首两把,又纠集丙同去。当晚3人来到某市繁华地区,正看见一对夫妇抱着孩子去看病。甲即带领乙、丙二人将夫妇拦住,欲抢劫时被值勤民警丁发现,乙慌忙逃跑,甲和丙进行顽抗。当丁走到甲面前时,丙喊了一声“上”,甲即用钢剑向民警的胸部刺去,民警避开将甲抓住,丙趁机用匕首向民警后肋猛刺两下,甲乘机挣脱又向民警的头部砍了一剑,后逃跑。对此案下列表述哪些是正确的?()。A、甲是主犯,乙丙是从犯B、甲丙是主犯,乙是从犯C、甲乙丙犯抢劫罪未遂D、甲乙丙犯抢劫罪既遂
单选题甲、乙就乙手中的一枚宝石戒指的归属发生争议。甲称该戒指是其在2015年10月1日外出旅游时让乙保管,属甲所有,现要求乙返还。乙称该戒指为自己所有,拒绝返还。甲无法证明对该戒指拥有所有权,但能够证明在2015年10月1日前一直合法占有该戒指,乙则拒绝提供自2015年10月1日后从甲处合法取得戒指的任何证据。对此,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2016年真题]A应推定乙对戒指享有合法权利,因占有具有权利公示性B应当认定甲对戒指享有合法权利,因其证明了自己的先前占有C应当由甲、乙证明自己拥有所有权,否则应判决归国家所有D应当认定由甲、乙共同共有
问答题2003年8月5日丙买回1枚戒指,其朋友甲看见后很是喜欢就提出借来戴几天。但1个月后,即2003年9月5日丙发现这个戒指戴在乙手上,于是她就问乙这枚戒指是从哪里买的,乙告诉是从同事丁手中买来的,丁说这枚戒指自己不喜欢,因此才卖掉。于是丙找到了甲,在丙的再三追问下,甲不得不承认自己把戒指丢了。经查丁是在马路上拾得的该枚戒指,丙掌握了情况后。要求乙返还戒指,乙说戒指是自己买的,且当时并不知该戒指不是丁的,并支付了价款,因此拒绝返还。为此丙多次向甲索要,均被甲拒绝,后来丙实在忍无可忍了,于是丙于2005年10月8日起诉到法院。请根据以上情况,回答下列各题:丁与乙之间的买卖合同效力如何?为什么?
问答题马某想开设一个体打字店,急需资金,遂向其朋友蒋某提出借款l万元,双方约定,马某六个月内还本付息,并将马某家传祖母绿宝石戒指出质厂蒋某作担保。蒋某签约后即交给马某1万元。马某称祖母绿戒指在其乡厂妻子处,过几天再交付。不久马某的打字店因生意清淡导致资金周转不灵,于是马某又向另一位朋友曹某提出借款1万元,曹某开始不允,马某于是将其妻送来的戒指作为质物交给曹某,曹某方同意借款,双方签约后曹某即交付马某l万元。蒋某的借款偿还期限届至后,马某无力偿还,蒋某提出以祖母绿宝石折价抵偿,但遭到曹某拒绝,蒋某遂向法院起诉。两个质押合同哪个有效?此案应当如何处理。
多选题甲的结婚戒指不慎丢失,两天后仍无人归还。于是甲通过相关渠道发布了悬赏广告。承诺捡到并交还戒指的,给付报酬5000元。一天后九岁小孩乙将甲丢失的戒指还给甲,并要求报酬。但甲以小孩未成年为由拒绝支付报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乙捡到戒指应当归还,所以无权要求报酬B甲的悬赏广告有效,应当按照承诺支付报酬C乙捡到戒指后如果找不到失主,可以自己取得戒指所有权D悬赏广告效力与拾得人的行为能力无关,乙有权要求甲支付报酬
单选题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甲拾得贾某戒指(价值2万元)后告知贾某,如果不给5000元酬谢费就不返还,但贾某拒绝支付报酬,甲拿着戒指逃跑,甲成立敲诈勒索罪B孙某盗窃了乙的电脑(价值5000元),被乙发现。乙追回电脑,并以揭发孙某的犯罪行为相威胁,取得孙某手机(价值5000元),乙成立敲诈勒索罪C丙窃取他人车牌(价值1200元)后随即告知对方,如果交付1500元即返还车牌,成立盗窃罪与敲诈勒索罪,数罪并罚D丁因为个人恩怨将刘某杀害后,另起歹意,又以刘某被绑架为由,向其亲属索要钱财,否则将会撕票,丁成立绑架罪,属于“在绑架中杀害被绑架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