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对小光子线射野的PDD测量,错误的是()A需要准确确定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位置B使用0.1cm3的电离室,其中心电极平行于光子射野中心轴C使用半导体探头D使用小收集电极的平行板电离室E延长源皮距

单选题
对小光子线射野的PDD测量,错误的是()
A

需要准确确定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位置

B

使用0.1cm3的电离室,其中心电极平行于光子射野中心轴

C

使用半导体探头

D

使用小收集电极的平行板电离室

E

延长源皮距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测量半价层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正确()。A、测定的半价层必须是直接用于治疗的射线B、不加吸收片测量强度时和加吸收片测量半价时的条件应保持相同C、吸收板的位置要靠经电离室D、电离室周围不应有产生 散射的物质E、射野面积应尽量减小,以能包括电离室的灵敏体积为限

在小照射野条件下,应用平行板电离室测量较低能量的电子束剂量分布劣于半导体探头的原因是()A、体积较大B、对侧向散射反应不灵敏C、受“热效应”影响大D、易受环境及温度影响E、受照射野大小影响

关于临床测量光子线中心轴PDD,不正确的是()A、水模体的中心置于射野中心轴B、测量的射野间隔不可大于5cmC、使用0.6cm3的电离室测量所有射野条件以提高测量的信噪比D、必须考虑探头的有效测量点E、标称SSD设定在水模体的表面

关于准直器散射因子(S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准直器散射因子以治疗机标称源皮距处10cm×10cm野归—到1B、当10cm×10cm野归—到1,射野大于10cm×10cm时准直器散射因子大于lC、准直器因子通常通过带平衡帽的指形电离室进行测量,以便提供最大剂量建成D、在射野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拉长源皮距的方法测量准直器因子,以便保证射野充分覆盖电离室以及外加的平衡帽E、准直器因子同时受到原射线和散射线的贡献影响

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使用平行板电离室应使其前表面垂直于射线束的中心轴,使用指型电离室应使其主轴线与射线束中心轴的入射方向垂直,这是基于电离室的()A、杆效应B、饱和性C、复合效应D、灵敏度E、方向性

关于TPS的机器数据输入,错误的是()A、开野与楔形野的数据都必须输入B、每个射野的输出剂量率C、典型的光子射野数据是中心轴PDD和不同深度的OARD、射野输出因子E、使用电离室测量电子束PDD应进行转换

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测量较小的光子线射野的测量设备是()A、指型电离室B、半导体电离室C、胶片D、热释光剂量计E、凝胶剂量计

对小光子线射野的PDD测量,错误的是()A、需要准确确定电离室的有效测量点位置B、使用0.1cm3的电离室,其中心电极平行于光子射野中心轴C、使用半导体探头D、使用小收集电极的平行板电离室E、延长源皮距

影响电离室极化效应的参数不包括()A、射野大小B、射线能量C、入射角度D、测量深度E、空气湿度

适合电子束吸收剂量测量要求的平行板电离室的收集电极直径应()A、10mmB、15mmC、20mmD、25mmE、30mm

用电离室测量高能X线剂量是,有效测量点位于()A、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r处B、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5r处C、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6r处D、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65r处E、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7r处

在测量中心轴楔形穿透因子时,不仅要将电离室放在中心轴上并使得它的轴平行于楔形过滤器的等厚线,而且还要在楔形板的初始位置和转动楔形板()度后分别测量,以验证楔形板和电离室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A、90ºB、180ºC、270ºD、45ºE、135º

不能用于测量电子束中心轴PDD的是()A、盖格计数器B、指形电离室C、平行板电离室D、半导体探头E、胶片

按照IAEA测量规程1997年修订版的建议,关于用电离室在水模体中测量加速器8MVX射线吸收剂量时的参考条件,不正确的是()A、源皮距采用常规治疗距离B、照射野为10cm×l0cmC、参考深度为水下10cmD、有效测量点位于电离室前方距离电离室几何中心0.6倍电离室半径处E、每次测量时,机器跳数预设为100MU

对光子线剂量建成区内剂量的测量,所用的电离室是()A、针点式B、0.1~0.2cm3的指形C、0.6cm3的指形D、平行板E、大体积

高能X线射线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位置变化主要取决于()。A、射线能量B、射线强度C、射野形状D、射野尺寸E、源皮距

单选题关于准直器散射因子(Sc)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准直器散射因子以治疗机标称源皮距处10cm×10cm野归—到1B当10cm×10cm野归—到1,射野大于10cm×10cm时准直器散射因子大于lC准直器因子通常通过带平衡帽的指形电离室进行测量,以便提供最大剂量建成D在射野较小的情况下,一般采用拉长源皮距的方法测量准直器因子,以便保证射野充分覆盖电离室以及外加的平衡帽E准直器因子同时受到原射线和散射线的贡献影响

单选题临床应用中常用于测量较小的光子线射野的测量设备是()A指型电离室B半导体电离室C胶片D热释光剂量计E凝胶剂量计

单选题不能用于测量电子束中心轴PDD的是()A盖格计数器B指形电离室C平行板电离室D半导体探头E胶片

单选题对光子线剂量建成区内剂量的测量,所用的电离室是()A针点式B0.1~0.2cm3的指形C0.6cm3的指形D平行板E大体积

单选题射野输出因子(准直器散射因子Sc)()。A随射野增大而减小;可直接用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B随射野增大而减少;可直接用带有建成套的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C随射野增大而增加;可直接用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D随射野增大而增加;可直接用带有建成套的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E随射野增大而减少;不能直接用电离室在空气中测量

单选题在实际测量工作中,使用平行板电离室应使其前表面垂直于射线束的中心轴,使用指型电离室应使其主轴线与射线束中心轴的入射方向垂直,这是基于电离室的()A杆效应B饱和性C复合效应D灵敏度E方向性

单选题用电离室测量高能X线剂量是,有效测量点位于()A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r处B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55r处C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6r处D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65r处E电离室中心前方的0.7r处

单选题使用高能电子束照射时,其PDD随射野面积变化的关系是()A射野较大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B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减小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C射野较小时PDD随深度增加而迅速减少,射野增大时PDD不再随射野增加而变化D低能时射野对PDD的影响较大E对较高能量电子束,使用较小的射野时PDD随射野的变化较小

单选题高能X线射线射野中心轴上最大剂量点位置变化主要取决于()。A射线能量B射线强度C射野形状D射野尺寸E源皮距

单选题在小照射野条件下,应用平行板电离室测量较低能量的电子束剂量分布劣于半导体探头的原因是()A体积较大B对侧向散射反应不灵敏C受“热效应”影响大D易受环境及温度影响E受照射野大小影响

单选题测量半价层过程中,以下哪项不正确()A测定的半价层必须是直接用于治疗的射线B不加吸收片测量强度时和加吸收片测量半价时的条件应保持相同C吸收板的位置要靠经电离室D电离室周围不应有产生散射的物质E射野面积应尽量减小,以能包括电离室的灵敏体积为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