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 若患者同时检查骨密度示有骨质疏松,可排除下列哪项疾病( )A 原发性甲旁亢B 继发性甲旁亢C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D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 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单选题
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 若患者同时检查骨密度示有骨质疏松,可排除下列哪项疾病( )
A

原发性甲旁亢

B

继发性甲旁亢

C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D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E

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失用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已获FDA批准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雌激素类药物不包括A、premarinB、炔雌醇C、estradiolD、ogenE、raloxifene该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错误的是A、合理配膳B、补充蛋白质、钙盐和各种维生素C、雌激素替代疗法D、降钙素E、进行各种体育训练

患者,女性,65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20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特发性骨质疏松症E、失用性骨质疏松症已获FDA批准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雌激素类药物不包括A、premarinB、炔雌醇C、ogenD、estradiolE、rA1oxifene该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错误的是A、合理配膳B、补充蛋白质、钙盐和各种维生素C、降钙素D、雌激素替代疗法E、进行各种体育训练

患者,女,67岁,出现不明原因的腰背部疼痛2年,初期尚可忍受,休息后可缓解。近3个月来,疼痛加重,弯腰、日常活动困难,身高缩短4cm。医师拟诊“骨质疏松症”收住入院。以下哪项辅助检查有助于“骨质疏松症”的诊断A.B超B.CTC.骨密度检测D.骨髓穿刺E.核素骨扫描

以下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描述错误的是() A.骨密度正常也不可排除骨质疏松B.只有检测骨密度才能发现骨质疏松C.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有射线,但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对于患者几乎是没有任何害处的D.血钙正常并不能排出骨质疏松

患者女,70岁,四肢、脊柱骨痛1年余,活动受限,行走不便,骨密度检查T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EXA) 患者女,70岁,四肢、脊柱骨痛1年余,活动受限,行走不便,骨密度检查TB、身材缩短C、骨折D、脊柱变形E、腹胀在双能X线吸收法骨密度仪(DEXA)测定中,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T值为A、<-1.0 SDB、<-1.5 SDC、<-2.0 SDD、<-2.5 SDE、<-3.0 SD

女,62岁,46岁停经,腰背痛4年,身高缩短6cm,2日前于室内摔倒,右手撑地,腕关节疼痛明显。X线检查见:右桡骨远端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根据1994年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诊断为A、正常B、骨量减少C、轻度骨质疏松症D、骨质疏松症E、严重骨质疏松症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失废用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A、首选手术治疗B、手法复位外固定C、手法复位不固定D、无需复位直接固定E、手术是禁忌证

若该患者查尿常规示红细胞(+++),为明确是否为右侧输尿管结石,最需采用下列哪种检查?A.B超B.放射性核素肾图扫描C.输尿管镜检查D.腹部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

患者,女,33岁。乏力、发热、食欲下降,腕关节、掌指关节疼痛、肿胀,不能触压,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X线检查示:关节周围软组织肿胀,滑膜炎,骨质疏松。向患者解释该病为免疫复合物形成后引起的A、滑膜炎致骨质疏松B、关节囊内滑液减少,破坏骨质C、直接破坏骨质关节D、周围软组织破坏E、滑膜炎致软骨、骨质破坏

患者女性,60岁,46岁停经,腰背痛4年,身高缩短6cm,2日前于室内摔倒,右手撑地,腕关节疼痛明显。X线检查见:右桡骨远端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为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的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废用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患者女性,60岁,46岁停经,腰背痛4年,身高缩短6cm,2日前于室内摔倒,右手撑地,腕关节疼痛明显。X线检查见:右桡骨远端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根据1994年,WHO的骨质疏松诊断标准诊断为A.正常B.骨量减少C.轻度骨质疏松症D.骨质疏松症E.严重骨质疏松症

女性,50岁,平素体健,现绝经2年,近一年来常有腰背酸痛,伴全身关节疼痛,近数月有加重,除骨密度有下降外,其余有关检查均正常。最确切的诊断是()A、关节炎B、更年期骨质疏松症C、骨关节结核D、骨肿瘤E、腰肌劳损

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错误的是()A、合理配膳B、补充蛋白质、钙盐和各种维生素C、雌激素替代疗法D、降钙素E、进行各种体育训练

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A、甲状腺激素测定B、甲状旁腺素测定C、螺内酯试验D、地塞米松抑制试验E、儿茶酚胺测定

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若患者同时检查骨密度示有骨质疏松,可排除下列哪项疾病()。A、原发性甲旁亢B、继发性甲旁亢C、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D、甲状腺功能亢进症E、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

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A、血UA测定B、四肢关节摄片C、血钙、磷、PTH测定D、血AKP测定E、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

患者女,35岁,因全身疼痛1年就诊,骨扫描示全身多发核素浓聚灶,X线示脊柱弥漫性骨质疏松,右侧肱骨干的纤维囊肿,骨皮质完整,无骨膜反应。实验室检查示血钙升高,B型超声发现泌尿系结石。对于这最可能的诊断是()A、骨质疏松症B、骨转移癌C、多发骨巨细胞瘤D、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E、多发性骨髓瘤

患者,女,53岁,全身关节疼痛,夜间尤甚,以腰背疼痛明显。可能的诊断为()。A、老年性骨质疏松B、风湿性关节炎C、绝经期骨质疏松D、骨关节炎E、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女,25岁,因“四肢乏力、关节痛4个月”来诊。查体:手指关节及肘关节伸侧有鳞屑性斑疹;四肢肌力4级。胸部X线片:双肺间质病变。对鉴别诊断无帮助的检查是()。A、抗核抗体检查B、肌电图检查C、肌肉、病变皮肤活检D、血LDHE、抗SRP抗体检测

[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女性,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失用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单选题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治疗错误的是()A合理配膳B补充蛋白质、钙盐和各种维生素C雌激素替代疗法D降钙素E进行各种体育训练

单选题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失用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单选题患者女,37岁,因“左下肢疼痛2年,加重伴行走困难6个月”来诊。腰椎X线片:腰椎骨质疏松,锥体双凹变。腰骶部CT:骶髂关节及骨盆骨质疏松明显。全身骨显像:全身骨骼摄取增强,以颅骨、长骨为著,双侧肋骨可见多个点状放射性增强区,符合代谢性骨病。骨密度示骨质疏松。首选的血液检查为()。A血常规B甲状腺功能C甲状旁腺素(PTH)、血钙、血磷D肝功能E肾功能

单选题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下列哪项实验室检查( )A血UA测定B四肢关节摄片C血钙、磷、PTH测定D血AKP测定E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扫描

单选题患者,女,50岁,腰背及四肢关节酸痛4个月,体检发现高血压,B超发现有右侧尿路结石。哪项检查最有助于诊断()。A甲状腺激素测定B甲状旁腺素测定C螺内酯试验D地塞米松抑制试验E儿茶酚胺测定

多选题患者女性,58岁,因“停经12年,腰背酸痛4年”来诊。患者于46岁停经,出现腰背酸痛,伴有潮红、潮热症状4年。患者4年前盆腔B型超声示子宫肌瘤,直径2cm。2年前曾因腰背酸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结果示第1~4腰椎T值为-2.2,股骨颈T值为-1.6,诊断为低骨量,患者自行间断服用碳酸钙D3咀嚼片及保健品等。否认骨折史,否认其他慢性疾病史。家族史:母亲有髋部骨折史,姐姐有乳腺癌史。查体:身高160cm,体重49kg,体重指数19kg/m。四肢、脊柱检查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血钙2.3mmol/L(正常值2.0~2.7mmol/L),血磷1.4mmol/L(正常值0.8~1.45mmol/L)。甲状腺功能正常。血常规正常。M蛋白未见异常。甲状旁腺功能:甲状旁腺素25ng/L(正常值15~88ng/L)。骨生化检查: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17.0μg/L(正常值8.5~17.9μg/L);酒石酸磷酸酶-5b(TRAP-5b)4.22U/L(正常值2.34~4.04U/L);25-羟维生素D(25-OHD)29.2nmol/L(正常值47.7~144nmol/L)。骨密度示第1~4腰椎T值-2.5,股骨颈T值-1.8。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选用该药物的依据是()A患者骨密度已达骨质疏松症诊断标准,应该选用抗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B为绝经早期高转换阶段,不考虑使用骨形成促进剂C由于患者有子宫肌瘤,不考虑雌激素制剂D患者有面红、潮热症状,用雷洛昔芬易加重症状E疼痛不明显,不建议用降钙素治疗F阿仑膦酸钠是多国指南推荐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治疗的一线药物

单选题[复合型非选择题]患者,女性,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该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型()AⅠ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BⅡ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CⅢ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D失用性骨质疏松症E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单选题患者,女,62岁,反复腰背痛2年,加重15天入院。患者48岁停经,几天前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示:骨密度较正常年轻人平均值降低的标准差数为2.70s。已获FDA批准用于防治骨质疏松症的雌激素类药物不包括()ApremarinB炔雌醇CestradiolDogenEraloxif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