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以下体温计示值中,正确表示患者"发热"的是()A直肠温度超过37.3℃B口腔温度超过37.3℃C口腔温度超过37.0℃D腋下温度超过37.6℃E昼夜温度差超过2.0℃

单选题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以下体温计示值中,正确表示患者"发热"的是()
A

直肠温度超过37.3℃

B

口腔温度超过37.3℃

C

口腔温度超过37.0℃

D

腋下温度超过37.6℃

E

昼夜温度差超过2.0℃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体温是指________的温度,是人体________和________平衡的结果。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以下体温计示值中,正确表示患者发热的是A、直肠温度超过37.3℃B、口腔温度超过37.3℃C、口腔温度超过37.O℃D、腋下温度超过37.6℃E、昼夜温度差超过2.0℃发热的程度按体温状况分级。中等度热者的体温是A、37℃以上B、41℃以上C、37.4℃~38℃D、38.1℃~39℃E、39.1℃~41℃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或向医师咨询的依据主要是A、退热用药可能导致肝、肾脏损伤B、退热用药可能引起胃肠道的损伤C、退热用药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D、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E、退热可能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出汗以致脱水

发热的判断标准是指人体昼夜体温波动超过1℃腋下温度超过A、36.7℃B、37.℃C、37.3℃D、37.6℃E、37.9℃

下列有关发热临床表现错误的说法是( )A.人正常体温在37℃左右,各个部位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B.体温由人体体温中枢调控,产热和散热平衡使人体体温保持相对的恒定C.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的一种症状D.发热的原因可以是感染,也可以是非感染,服用药物或特殊生理周期引起的E.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计数高于正常值,可能是病毒感染,而低于正常值,可能是细菌感染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降低体温的特点是()A、降低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B、降低正常人和发热病人体温C、仅降低正常人的体温D、仅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

共用题干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以下体温计示值中,正确表示患者“发热”的是A:直肠温度超过37.3℃B:口腔温度超过37.3℃C:口腔温度超过37.O℃D:腋下温度超过37.6℃E:昼夜温度差超过2.0℃

共用题干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或向医师咨询”的依据主要是A:退热用药可能导致肝、肾脏损伤B:退热用药可能引起胃肠道的损伤C:退热用药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D: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E:退热可能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出汗以致脱水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常伴发或主要表现的一种症状。“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如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或向医师咨询”的依据主要是A.退热用药可能导致肝、肾脏损伤B.退热用药可能引起胃肠道的损伤C.退热用药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D.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E.退热可能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出汗以致脱水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发热的程度按体温状况分级,"中等度热"者的体温是A.37℃以上B.41℃以上C.37.4~38℃D.38.1~39℃E.39.1~41℃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常伴发或主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以下体温计示值中,提示患者“发热”的是A.直肠温度超过36.3℃B.口腔温度超过37.3℃C.口腔温度超过37.0℃D.腋下温度超过36.6℃E.昼夜体温波动超过0.5℃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症状未缓解应及时就诊或向医师咨询"的依据主要是A.退热用药可能导致肝、肾损伤B.退热用药可能引起胃肠道损伤C.退热用药可能发生皮疹、哮喘等反应D.退热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影响疾病诊断E.退热可能引起外周血管扩张、皮肤出汗,以致脱水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以下体温计示值中,正确表示患者"发热"的是A.直肠温度超过37.3℃B.口腔温度超过37.3℃C.口腔温度超过37.0℃D.腋下温度超过37.6℃E.昼夜温度差超过2.0℃

关于体温正确的叙述是()A、指的是人体体表的温度B、正常口腔平均温度为37度左右C、肛门直肠温度比口腔低05度D、腋下温度比口腔高05度

常说的体温是指人体哪个部位的温度?

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为(),腋窝温度为(),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可稍有波动,清晨稍低,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

解热镇痛药解热作用的特点是()A、能降低正常人体温B、仅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C、既能降低正常人体温又能降低发热病人的体温D、解热作用受环境温度影响E、体温越高解热作用越明显

正常人体温度最高的位置()A、前额B、直肠C、腋下D、口腔E、腹股沟

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发热的程度按体温状况分级。"中等度热"者的体温是()A、37℃以上B、41℃以上C、37.4℃~38℃D、38.1℃~39℃E、39.1℃~41℃

关于适中温度,错误的描述是()。A、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B、指一种适宜的人体温度C、在保证新生儿正常体温的前提下D、同时使机体氧气消耗最低E、同时使机体能量消耗最低

发热(发烧)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的是()A、直肠温度超过37.6℃B、口腔温度超过37.3℃C、腋下温度超过37.0℃D、以上均是

体温是指()A、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B、人体内部的温度C、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D、人体表面和内部温度的均值E、人体外部某一特定部位的温度

单选题正常人的体温在37℃左右,但各个部位的温度不尽相同,内脏温度最高,头部次之,皮肤和四肢末端的温度最低。发热是指人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发热是人体对致病因子的一种全身性防御反应,是患病时要表现的一种症状。发热的程度按体温状况分级。“中等度热”者的体温是( )A37℃以上B41℃以上C37.4℃~38℃D38.1℃~39℃E39.1℃~41℃

单选题关于适中温度,错误的描述是()。A指一种适宜的环境温度B指一种适宜的人体温度C在保证新生儿正常体温的前提下D同时使机体氧气消耗最低E同时使机体能量消耗最低

单选题体温是指()A人体皮肤的平均温度B人体内部的温度C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D人体表面和内部温度的均值E人体外部某一特定部位的温度

单选题关于体温正确的叙述是()A指的是人体体表的温度B正常口腔平均温度为37度左右C肛门直肠温度比口腔低05度D腋下温度比口腔高05度

填空题正常人体温随测量部位不同而略有差异,口腔舌下温度为(),腋窝温度为(),直肠温度为36.5℃~37.5℃。昼夜可稍有波动,清晨稍低,下午或傍晚稍高,但波动范围一般不超过()。

问答题常说的体温是指人体哪个部位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