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计算截面上的扬压力代表值,应根据该截面上的扬压力分布图形计算确定。其中,矩形部分的合力为( )代表值。A浮托力B渗透压力C重力D静水压力

单选题
计算截面上的扬压力代表值,应根据该截面上的扬压力分布图形计算确定。其中,矩形部分的合力为(  )代表值。
A

浮托力

B

渗透压力

C

重力

D

静水压力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在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中,作用在墙背的总压力为土压力和水压力之和,作用点在合力分布图形的形心处。()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计算截面上的扬压力代表值,应根据该截面上的扬压力分布图形计算确定。其中,矩形部分的合力为()代表值。A、浮托力B、渗透压力C、重力D、静水压力

以下关于弯管椭圆度的定义叙述正确的为( )。A.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与公称外径之比B.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和与公称外径之比C.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差D.弯管弯曲部分同一截面上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之和

坝基扬压力实测成果计算包括()A、扬压力水位B、扬压水柱C、扬压系数D、扬压力

计算题:廊内进行压力试验,压水压力为2MPa(压力表数)压水前扬压力为0.1MPa。求工作的总压力是多少米水柱高?

在孔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孔径最大值与最小值差的1/3即为孔德圆度值。

坝后厂房的建基面上,宜设置扬压力测点。

计算截面上的扬压力代表值,应根据该截面上的扬压力分布图形计算决定。

计算截面上的扬压力分布图形中的矩形部分的合力为浮托力代表值。其余部分为渗压力代表值。

压力表的示值检定点应均匀分布于盘面上。

计算题:某测压管测值为0.15MPa,已知H下=69.37m,H上=82.11m,水头折减系数为α=0.579,表座高程为63.85。问设计控制扬压高程?并判断实测扬压力水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当采用压力表观测扬压力时,压力表的规格应根据管口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值进行选用,一般应使压力值在压力表最大读数的()量程范围内。A、1/3~1/2B、1/3~2/3C、1/4~1/3D、1/4~2/3

坝体扬压力分布型式为()。A、三角形B、矩形C、梯形

压强分布图法只能用于矩形平面上静水总压力的求解。

在剪力为零截面上,弯矩一定为()A、最大值B、最小值C、极值D、零

在进行轴的疲劳强度计算时,若同一截面上有几个应力集中源,则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应取()。A、其中较大值B、平均值C、其中较小值D、各应力集中系数之和

求解截面上内力的截面法可以归纳为“截代平”,其中“截”是指();“代”是指();“平”是指()。

混凝土重力坝坝基面上的水压强度集合称为()。A、扬压力B、浮托力C、正压力D、渗透压力

关于扬压力叙述正确的是()A、作用于坝底面上的渗透水压力B、坝体内也会存在扬压力C、计入扬压力时坝体更加稳定D、扬压力的作用方向与坝底面垂直

问答题计算题:某测压管测值为0.15MPa,已知H下=69.37m,H上=82.11m,水头折减系数为α=0.579,表座高程为63.85。问设计控制扬压高程?并判断实测扬压力水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单选题关于扬压力叙述正确的是()A作用于坝底面上的渗透水压力B坝体内也会存在扬压力C计入扬压力时坝体更加稳定D扬压力的作用方向与坝底面垂直

单选题用叠加法作内力图时,所谓叠加,就是()。A将各内力图合并B将同一截面上的内力值代数相加C将同一截面上的内力绝对值代数相加D将内力图叠合

单选题用叠加法作内力图时,所谓叠加,就是()。A将各内力图合并B将同一截面上的内力值代数和C将同一截面上的内力绝对值代数相加D将内力图叠合

单选题当采用压力表观测扬压力时,压力表的规格应根据管口可能产生的最大压力值进行选用,一般应使压力值在压力表最大读数的()量程范围内。A1/3~1/2B1/3~2/3C1/4~1/3D1/4~2/3

单选题混凝土重力坝坝基面上的水压强度集合称为()。A扬压力B浮托力C正压力D渗透压力

单选题剪力墙墙肢轴压比计算公式中N的含义是()。A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墙肢轴压力标准值B重力荷载代表值下的墙肢轴压力设计值C荷载最不利内力组合下的墙肢轴压力标准值D荷载最不利内力组合下的墙肢轴压力设计值

多选题坝基扬压力实测成果计算包括()A扬压力水位B扬压水柱C扬压系数D扬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