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有的农民说:“学了总路线,脑筋开窍了,心眼也亮了”“为了过更好的光景,实现工业化,一定要多卖余粮给国家”。农民发出这一心声的背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实施“一五”计划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面实施改革开放

单选题
有的农民说:“学了总路线,脑筋开窍了,心眼也亮了”“为了过更好的光景,实现工业化,一定要多卖余粮给国家”。农民发出这一心声的背景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

实施“一五”计划

C

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

全面实施改革开放


参考解析

解析: 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抓住“总路线”“工业化”这些信息。“一五”计划的实施和超额完成,为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提供了保障。

相关考题: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一化”指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 )

依法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家所有,是国家为了()利益的需要。A:公共B:社会C:全民D:政府

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一位农民曾说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这反映了()①农民产生了与政府对立的情绪②工农联盟出现了裂缝③农民迫切需要土地和木材④这个政策损害了农民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总路线是()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E、恢复国民经济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A、使农民失去土地B、增加了农民负担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为了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国家农业部与有关部委针对农民实施了哪四大培训工程?

下列土地能够实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是().A、国家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B、国家所有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C、农民集体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D、农民集体所有的果园

有的农民说:“学了总路线,脑筋开窍了,心眼也亮了”“为了过更好的光景,实现工业化,一定要多卖余粮给国家”。农民发出这一心声的背景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实施“一五”计划C、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全面实施改革开放

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决定巩固农民经济,对中农、力量单薄的农民以及扩大种植面积的农民减免税收。如按余粮收集制,1921~1922年应征收粮食4.09亿普特(1普特约为16.38千克),改行粮食税后实际征收2.4亿普特。试说说粮食税较余粮收集制的进步之处和历史意义。

1921年,画家弗·赛罗夫创作了油画《列宁会见上访农民》,其描绘了列宁在一间简陋的办公室里接见从外省步行上访的农民的情景。此次接见给列宁的触动可能是()A、必须以土地改革改善农民的生活B、必须以新的政策取代余粮收集制C、必须提高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D、必须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

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等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A、余粮征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

下面是1919年某地的几个长工的闲话。他们谁的说法不符合史实()A、张三:还是人家俄国好,城里人吃、穿、用,国家统一发给,不用自己花钱去买B、李四:说的也是,听说人家俄国的农民,有自己的地,可我们还要给地主干活C、刘五:我觉得俄国不好,农民虽然有自己的地,可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余粮都得给国家,不许卖D、王六:谁说余粮不许卖,听人说人家列宁专门通过了一项法令,鼓励买卖自由

1921年3月21日,苏俄颁布《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法令,宣布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1普特=16.38千克),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许多。这是为了()A、改变多数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现实B、保证农业集体化运动的顺利开展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资金和原料D、缓和社会矛盾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私田制D、公田制

1922年,在庆祝苏联成立的活动中,一个农民兴高采烈地对身边的伙伴说,今年的粮食丰收了,他在交纳了粮食税后还剩下不少的余粮。按照当时规定,这些余粮()A、全部上缴国家B、必须限量交易C、农民可以自由支配D、只能政府收购

某日,一农民来到银行家面前,申请贷款1元钱。银行家对这么小的贷款金额感到非常奇怪,他同意了该笔贷款,同时要求农民提供贷款抵押品。农民从口袋中掏出一大把国债,问道:“这些足够了吗”?银行家说,“够了,够了,已远远超出要求的抵押品数额了,但是你必须支付10%的贷款利息”。农民答应了,将国债连同一角硬币交给银行家,拿着1元贷款走了。 一年后,农民又来到银行家面前申请续借,并支付了一角硬币。到了第三年,农民按时来到银行续借,银行家实在忍不住好奇心,说道:“我对你感到十分奇怪,你用这么一大把国债作抵押品,但仅仅贷款1元钱”。农民回答说:“我也很奇怪,你连这么简单的道理都想不明白。你看,如果我为了防火、防盗,保证所持国债的安全而购买一个保险箱,那么每年必须花费10元钱,现在,我只需花费1角硬币就能确保国债的安全,节约了99%”。故事中的农民利用抵押贷款手段,巧妙地将个人财产被烧、被盗的风险转移给了银行,并显著降低了风险管理费用。在他看来,与其说为贷款1元而支付了1角利息费用,不如说为避免手中持有的一大把国债被烧、被盗而花费了1角风险管理费用。

1922年苏俄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喀秋莎到市场卖土豆B、资本家可以租用部分国有企业C、农民家中没有剩余粮食D、安娜到商店购买日常生活用品

单选题所谓农村土地,是指 ( )A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B国家所有的土地C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D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

单选题这批假农药给农民的生产______了极大的______。A影响 工作B造成 危害C危害 安全D展开 争论

单选题北魏至唐朝前期,我国曾经实行过一种土地制度,即国家授田给农民,农民承担服役。这种土地制度是()A井田制B均田制C私田制D公田制

单选题1921年,苏俄以粮食税取代了余粮收集制()A使农民失去土地B增加了农民负担C只照顾了国家利益D兼顾国家与农民利益

多选题党在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总路线是()A逐步实现国家的工业化。B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没收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D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E恢复国民经济。

单选题为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城市要把更多的经济和社会资源用于促进农村发展,更好地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  )创造条件。A农民增收B农民进城C农民就业D农民培训

单选题列宁曾说:“我们承认自己对农民是负了债的。我们用纸币从他们那里换来粮食,我们向他们借的,我们应当偿还这笔债务,等恢复了我们的工业以后,我们一定要偿还。”这段材料反思的政策是()。A余粮征集制B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人民公社化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