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题《歌谣》周刊

名词解释题
《歌谣》周刊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北京大学最先创办了()周刊,搜集近世民歌。 A、《民俗》B、《民歌》C、《民风》D、《歌谣》

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 )。A.周作人B.蔡元培C.赵景深D.叶圣陶

“儿歌”的名称来自( ) A. 《演小儿语》B. 《天籁集》C. 《广天籁集》D. 《歌谣》周刊

1918年到1925年,围绕北大的《歌谣》周刊,“五四”知识分子掀起的一场民间歌谣征集和研究运动,史称“歌谣运动”。在这批学者之中,对儿歌研究最为注重的就是()。 A.周作人B.刘半农C.何德兰D.胡适

1918年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学者沈尹默、刘半农等人的倡导下成立了歌谣会,征集民歌、研究民歌,创办了()周刊。A、《歌谣》B、《小说面面观》C、《小小画家》D、《麻雀与小孩》

《中国歌谣》是(朱自清)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他将歌谣按用法分为()种。

1992年,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头像再次出现在美国一家著名周刊封面上,这家周刊是()A、《时代周刊》B、《新闻周刊》C、《商业周刊》D、《巴伦周刊》

闽南歌谣《正月歌》属于什么类歌谣?()A、时政生活类歌谣B、爱情婚姻类歌谣C、礼俗仪式类歌谣D、历史传统类歌谣

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是()A、《民间文学》B、《故事会》C、《歌谣周刊》D、《国学门周刊》

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1922年创办了()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A、《民俗》B、《风俗》C、《艺术》D、《歌谣》

《歌谣》周刊

我国最早的儿歌专集是()。A、《天籁集》B、《歌谣》周刊C、《演小儿语》D、《童谣大全》

20世纪初期,由蔡元培、沈尹默、刘半农建立的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将适合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具体时间是()A、1912年B、1914年C、1916年D、1918年

朱自清先生在《中国歌谣》中将歌谣分为()种。

日本最负盛名的综合性杂志是()A、《周刊朝日》B、《周刊每日》C、《周刊读卖》D、《文艺春秋》

1918年,在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和学者沈尹默、刘半农等人倡导下成立了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歌谣冠以“()”之名,从此()一词广泛使用并沿用至今.

我国民俗发韧时期,中山大学主办的最有影响的刊物是()。A、《歌谣》周刊B、《民俗学刊》C、《民俗周刊》D、《民俗丛刊》

在20世纪20年代,我国民俗学、民间文学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刊物是中大《()》、北大《歌谣周刊》。

中国现代民俗学的发轫时期最有影响的学术刊物分别有()A、《歌谣》周刊B、《民间文艺》周刊C、《民俗》周刊D、《民间文艺》月刊E、《民俗研究》月刊

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祖等的歌谣是()。A、仪式歌B、劳动歌C、政治歌谣D、生活歌谣

《中国歌谣》是()研究民间歌谣的专著。

1918年,歌谣研究会创办了《歌谣》周刊,对发表的适合于儿童歌唱的歌谣冠以“儿歌”之名,倡导者中除了沈尹默、刘半农等学者外,还有当时的北京大学校长()。A、周作人B、蔡元培C、赵景深D、叶圣陶

单选题我国民俗发韧时期,中山大学主办的最有影响的刊物是()。A《歌谣》周刊B《民俗学刊》C《民俗周刊》D《民俗丛刊》

单选题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1922年创办了()周刊。这些学术活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中国得以开辟,而且使中国民俗学作为一门科学得以产生。A《民俗》B《风俗》C《艺术》D《歌谣》

单选题中国第一个民间文学刊物是()A《民间文学》B《故事会》C《歌谣周刊》D《国学门周刊》

单选题闽南歌谣《正月歌》属于什么类歌谣?()A时政生活类歌谣B爱情婚姻类歌谣C礼俗仪式类歌谣D历史传统类歌谣

单选题用于节日、礼俗和祭祖等的歌谣是()。A仪式歌B劳动歌C政治歌谣D生活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