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题D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x104t/a, 1983年投产。主要可采煤层为10号煤层(平均厚度为2. 3 m)、8号煤层(平均厚度为9. 98 m)和7号煤层(厚度为1.5 m)。煤层间距分别为75m和20m,倾角为12°~40°;矿井瓦等级为髙瓦斯矿井,矿井南翼8号煤层曾经发生过瓦斯动力现象;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 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并。1986—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事故,不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危及职工人身安全,而且打乩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1997年“2 • 10”事故,造成包括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教训十分惨痛。为此,D煤矿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了近2年无自然发火事故。D煤矿1986—1998年先后共发生18次自然发火,其中17次发生在8号煤层,发火规律明显,发火地点集中,在回采面收作线附近(7次,占发火总数的38. 9%)和巷道施工或生产过程中漏顶及区段溜斜过煤段处(10次,占发火总数的55.6%);每次发火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自1986年8月2 日至1998年1月19日,共发生自然发火18次,平均每年发火1.5次,每次发火时间平均为231天,1992年2月10日和1992年2月12日,两次发火的间隔仅为2天。发火征兆较为明显,有一氧化碳,其浓度呈上升趋势,有煤油味,出现烟雾,有高温点及出现明火等。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煤自然发火的条件。2.简述影响煤自燃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4.简述火区密闭的原则。5.简述封闭区火灾熄灭的判别指标及火区启封条件。

问答题
D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120x104t/a, 1983年投产。主要可采煤层为10号煤层(平均厚度为2. 3 m)、8号煤层(平均厚度为9. 98 m)和7号煤层(厚度为1.5 m)。煤层间距分别为75m和20m,倾角为12°~40°;矿井瓦等级为髙瓦斯矿井,矿井南翼8号煤层曾经发生过瓦斯动力现象;矿井地压大;煤尘有爆炸危险,爆炸指数在31.4%〜50. 81%之间;煤层具有自燃倾向性,发火期在3个月左右,为一级自然发火矿并。1986—1998年共发生过18次自然发火事故,不仅威胁矿井安全生产、危及职工人身安全,而且打乩了矿井的正常生产秩序。特别是1997年“2 • 10”事故,造成包括矿总工程师、安全矿长、通风区长等8人遇难,教训十分惨痛。为此,D煤矿痛定思痛,认真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了近2年无自然发火事故。D煤矿1986—1998年先后共发生18次自然发火,其中17次发生在8号煤层,发火规律明显,发火地点集中,在回采面收作线附近(7次,占发火总数的38. 9%)和巷道施工或生产过程中漏顶及区段溜斜过煤段处(10次,占发火总数的55.6%);每次发火的时间间隔越来越短,自1986年8月2 日至1998年1月19日,共发生自然发火18次,平均每年发火1.5次,每次发火时间平均为231天,1992年2月10日和1992年2月12日,两次发火的间隔仅为2天。发火征兆较为明显,有一氧化碳,其浓度呈上升趋势,有煤油味,出现烟雾,有高温点及出现明火等。根据以上场景,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煤自然发火的条件。2.简述影响煤自燃的因素有哪些?3.简述防治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4.简述火区密闭的原则。5.简述封闭区火灾熄灭的判别指标及火区启封条件。

参考解析

解析:

相关考题:

垮落带的高度主要取决于采出煤层厚度和上覆岩石的碎胀系数,通常为采出煤层厚度的12-14倍。()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山西省煤矿建设标准》要求设计能力0.90Mt/a及以上的煤矿,符合下列哪种情况的,可以建设“一井两面”?( )A.属于薄、厚煤层配采或高、低硫(灰)煤层配采的B.属于薄煤层开采的C.属于解放煤层开采的D.属于急倾斜煤层开采的

中厚煤层的厚度为( )A.小于1.3m的煤层;B.厚度在1.3~3.5m的煤层;C.厚度大于3.5m的煤层

我国把厚度为1.3——3.5m的煤层成为( )A.厚煤层B.薄煤层C.中厚煤层

单滚筒采煤机主要适用于煤层厚度为( ),工作面长度为100~200 m的普采工作面或急倾斜煤层的开采。A.0.5~1.O mB.1.O~2.O mC.1.5~2.5 m

(A)煤层厚度不同,分别为4. 29m和4 27m (B)煤层厚度相同,为102m (C)煤层厚度相问,为4.27m(D)煤层厚度不同,为4.27m和1.56m

按煤层的厚度分类,厚度小于1.3m的煤层为()。A、薄煤层B、中厚煤层C、厚煤层D、普通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很小。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该煤层为()。A、稳定煤层B、较稳定煤层C、不稳定煤层D、极不稳定煤层

煤层厚度为3.51~8.0米属于()。A、薄煤层B、厚煤层C、中厚煤层D、特厚煤层

煤层厚度为0.30~0.50米为()。A、极薄煤层B、薄煤层C、厚煤层D、特厚煤层

各煤层最小可采厚度规定:急倾斜煤层()米、倾斜煤层()米、缓倾斜煤层()米。

煤层厚度小于1.3m的煤层为()煤层。A、极薄B、薄C、中厚D、厚

煤层厚度为≤1.3米属于()。A、薄煤层B、厚煤层C、中厚煤层D、特厚煤层

薄煤层的稳定程度主要依据是煤层的()。A、可采性指数B、煤厚变异系数C、这两个参数D、煤层厚度

下列哪种情况,严禁采用放顶煤开采()。A、煤层平均厚度小于4m的B、采放比大于1:3的C、采区或工作面回采率达不到矿井设计规范规定的D、煤层易自然

厚度在()以上的煤层为厚煤层。A、2.5mB、3mC、3.5mD、4m

按煤层的厚度分类,煤层厚度()的煤层为厚煤层。A、小于1.3mB、1.3~3.5mC、大于3.5mD、大于6m

根据开采技术的特点,将煤层厚度分为以下几类,即()。A、薄煤层、厚度小于1.3mB、特厚煤层、厚度大于5mC、特薄煤层、厚度小于1mD、中厚煤层、厚度为1.3~3.5mE、厚煤层、厚度大于3.5m

薄煤层煤层厚度在()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煤层厚度为()的煤层,厚煤层煤层厚度在上()以上的煤层。

煤层的厚度,质量符合当前煤矿开采经济技术条件的储量为()。A、能利用储量B、暂不能利用储量C、可采储量D、远景储量

单选题薄煤层的稳定程度主要依据是煤层的()。A可采性指数B煤厚变异系数C这两个参数D煤层厚度

单选题煤层厚度大于3.5m的煤层为()煤层。A极薄B薄C中厚D厚

单选题煤层厚度为1.31~3.5米属于()。A薄煤层B厚煤层C中厚煤层D特厚煤层

填空题薄煤层煤层厚度在()以下的煤层,中厚煤层煤层厚度为()的煤层,厚煤层煤层厚度在上()以上的煤层。

单选题煤层厚度变化很小变化规律明显结构简单至较简单煤类单一煤质变化很小。全区可采或大部分可采。该煤层为()。A稳定煤层B较稳定煤层C不稳定煤层D极不稳定煤层

单选题煤层厚度为0.30~0.50米为()。A极薄煤层B薄煤层C厚煤层D特厚煤层

单选题煤层厚度为≤1.3米属于()。A薄煤层B厚煤层C中厚煤层D特厚煤层

多选题根据开采技术的特点,将煤层厚度分为以下几类,即()。A薄煤层、厚度小于1.3mB特厚煤层、厚度大于5mC特薄煤层、厚度小于1mD中厚煤层、厚度为1.3~3.5mE厚煤层、厚度大于3.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