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关于激活凝血时间(ACT),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检测凝血因子缺乏B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C可以检测肝素化的程度D可以反映鱼精蛋白是否过量E可以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

单选题
关于激活凝血时间(ACT),叙述正确的是()
A

可以检测凝血因子缺乏

B

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

C

可以检测肝素化的程度

D

可以反映鱼精蛋白是否过量

E

可以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关于活化凝血时间(ACT),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ACT是评价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B.正常对照值1.14~2.05分钟C.原理与试管法CT相同,但试验中加入白陶土脑磷脂混淆液加强Ⅻ和Ⅺ因子激活,比试管法敏感D.临床常用于在体外循环中对肝素用量的监测E.ACT缩短可见于高凝早期

关于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生理值及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转流前应达到的值,叙述正确的是A、480sB、300sC、100sD、800sE、240s

启动外源性凝血激活途径的物质是A.Ca2+B.因子ⅢC.因子ⅦD.APTTE.ACT

以下均属于血友病确诊试验的是A、凝血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Ⅷ:C测定B、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测定C、凝血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D、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测定E、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Ⅺ测定

关于凝血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由因子Ⅻ的激活启动凝血B、内源性途径和外源性途径没有联系C、组织因子可以直接激活因子ⅩD、因子Ⅻ缺陷易引起出血E、Ⅶ因子与TF结合后发生分子构型改变而激活

抗凝监测指标包括() 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凝血酶原时间(PT)C.凝血酶时间(TT)D.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

普通肝素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 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凝血酶原时间(PT)C.凝血酶时间(TT)D.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

华法林应用的首选监测指标() A.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B.凝血酶原时间(PT)C.凝血酶时间(TT)D.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

关于激活凝血时间(ACT),叙述正确的是 A、可以检测凝血因子缺乏B、可以反映血小板功能C、可以检测肝素化的程度D、可以反映鱼精蛋白是否过量E、可以反映纤维蛋白原水平

关于香豆素类药物的抗凝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妨碍肝脏合成Ⅱ、Ⅶ、Ⅸ、X凝血因子B.激活血浆中的AT-ⅢC.耗竭体内的凝血因子D.激活纤溶酶原E.抑制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

关于因子Ⅻ,正确的叙述是A.在体内的作用可有可无B.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于激活纤溶系统C.内源性凝血必需的因子D.可激活mdYVKE.可激活因子Ⅺ

以下均属于血友病确诊试验的是A.凝血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Ⅷ:C测定B.凝血酶原时间、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测定C.凝血时间、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测定D.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Ⅸ、凝血因子Ⅺ测定E.激活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因子Ⅷ:C、凝血因子Ⅺ测定

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途径长D、许多环节有Ca2+参与E、不需因子Ⅱ参加

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途径长D、许多环节有Ca参与E、不需因子Ⅱ参加

关于因子Ⅻ,正确的叙述是A、在体内的作用可有可无B、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在于激活纤溶系统C、内源性凝血必需的因子D、可激活mdYVKE、可激活因子Ⅺ

关于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A、全血凝固时间(clottingtime,CT)B、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coagulationtime,ACT)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partialthromoplastintime,KPTT)D、血块收缩时间(clotretractiontime,CRT)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

关于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A、全血凝固时间(clotting time,CT)B、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rtial thromoplastin time,KPTT)D、血块收缩时间(clot retraction time,CRT)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下列各项中反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试验是()。A、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B、ACT(活化凝血时间)C、RT(复钙时间)D、CT(凝血时间)E、PT(凝血酶原时间)

关于活化凝血时间(ACT),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ACT是评价外源性凝血系统功能的指标B、正常对照值1.14~2.05分钟C、原理与试管法CT相同,但试验中加入白陶土脑磷脂混淆液加强Ⅻ和Ⅺ因子激活,比试管法敏感D、临床常用于在体外循环中对肝素用量的监测E、ACT缩短可见于高凝早期

关于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生理值及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转流前应达到的值,叙述正确的是()。A、130s,480sB、200s,300sC、15s,100sD、300s,800sE、45s,240s

多选题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途径长D许多环节有Ca2+参与E不需因子Ⅱ参加

单选题关于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A全血凝固时间(clottingtime,CT)B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coagulationtime,ACT)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partialthromoplastintime,KPTT)D血块收缩时间(clotretractiontime,CRT)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

单选题关于检查血液凝固机制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A全血凝固时间(clotting time,CT)B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ACT)C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aolin partial thromoplastin time,KPTT)D血块收缩时间(clot retraction time,CRT)E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

多选题关于内源性凝血的途径,叙述正确的是( )A胶原组织损伤首先激活因子ⅫB参与凝血步骤比较多C所需时间较外源性凝血途径长D许多环节有Ca参与E不需因子Ⅱ参加

单选题关于全血激活凝固时间(ACT)生理值及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转流前应达到的值,叙述正确的是()。A130s,480sB200s,300sC15s,100sD300s,800sE45s,2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