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烘杯加沙质量减去烘杯质量即为()质量。A沉淀水样B浓缩水样C干沙D湿沙

单选题
烘杯加沙质量减去烘杯质量即为()质量。
A

沉淀水样

B

浓缩水样

C

干沙

D

湿沙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 )程序。A.烫杯B.烘茶C.候汤D.品茶

土粒在温度100~105℃,烘至恒重时的质量与同体积25℃时蒸馏水质量的比值称为土的比重。

烘后烟丝感官判断其质量好坏可从()等四方面进行

河水中溶解质试验方法是,取已知容积的()河水,注入烘杯烘干后,称其沉淀物即溶解质质量。A、澄清B、浑浊C、含沙D、普通

“未尝甘露味,先闻圣妙香”是指()程序。A、烫杯B、烘茶C、候汤D、品茶

关于咖啡杯具的选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杯具造型与咖啡出品质量有关B、杯具容量可作为选择依据C、杯具厚度可作为选择依据D、杯具材质与咖啡出品质量无关

干密度=()/环刀体积。A、干土质量B、湿土质量C、环刀+湿土质量D、铝杯+干土重质量

测定土料含水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得()和干土质量。A、水的质量B、环刀质量C、铝杯质量D、铝杯+湿土质量

烘杯加沙质量减去烘杯质量即为()质量。A、沉淀水样B、浓缩水样C、干沙D、湿沙

烘干烘杯时,应先将烘杯洗净,放入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h,稍后,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再称烘杯质量。A、2B、4C、6D、8

石料的含水率是石料在()温度下烘至恒重时所失去水的质量与石料干质量的比值百分率。

()是指砌块试件在105℃温度下烘至恒质测得的单位体积的质量。

土的比重:指土颗粒在温度100-110℃烘至恒重的质量与同体积4℃的蒸馏水质量之比。

土的含水量是在()下烘至恒定质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定质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A、95~100℃B、100℃C、100~105℃D、105~110℃

土的含水量是指土在()℃下烘至恒定质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定质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A、105~110,B、100~105,C、100~110,D、100以上,

烘茧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煮茧和缫丝,提高生丝质量。

单选题河水中溶解质试验方法是,取已知容积的澄清河水,注入烘杯烘干后,称其沉淀物即()质量。A干沙B湿沙C溶解质D清水

单选题将称量后比重瓶总的浑水,倒入已知质量的烧杯内,放在砂浴锅上蒸至无流动水后,移入烘箱,在100~105℃烘4~8h,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记至0.001g。由此称得的质量()烧杯质量得出干沙质量。A加上B减去C乘以D除以

填空题土的含水率是指在()温度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水的质量与恒重所干土质量的比值。

单选题风向观测值是一个相对量值,一般来说风速的大小与风杯质量有关,当风杯半径一定时,()。A风杯质量大,启动风速大,风速极值小B风杯质量小,启动风速小,风速极值大C风杯质量大,启动风速小,风速极值小D风杯质量大,启动风速大,风速极值大

判断题烘茧的目的是为了便于煮茧和缫丝,提高生丝质量。A对B错

单选题烘干烘杯时,应先将烘杯洗净,放入温度为100~110℃的烘箱中烘()h,稍后,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再称烘杯质量。A2B4C6D8

单选题河水中溶解质试验方法是,取已知容积的()河水,注入烘杯烘干后,称其沉淀物即溶解质质量。A澄清B浑浊C含沙D普通

单选题测定土料含水量的关键是如何测得()和干土质量。A水的质量B环刀质量C铝杯质量D铝杯+湿土质量

单选题干密度=()/环刀体积。A干土质量B湿土质量C环刀+湿土质量D铝杯+干土重质量

单选题土的含水量是在()下烘至恒定质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与达到恒定质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A95~100℃B100℃C100~105℃D105~110℃

单选题从选用的滤纸中抽出数张进行编号,放入烘杯,在温度为100~105℃的烘箱中烘()h,稍后,将烘杯加盖移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后称量,获得溶前质量。A8B6C4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