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有限总体修正因子不被用于计算机所需求的样本量。对精确度间隔应用有限总体修正因子会引起()A增加可靠程度。B精确度间隔变大。C降低可靠程度。D精确度间隔变小。

单选题
有限总体修正因子不被用于计算机所需求的样本量。对精确度间隔应用有限总体修正因子会引起()
A

增加可靠程度。

B

精确度间隔变大。

C

降低可靠程度。

D

精确度间隔变小。


参考解析

解析: 暂无解析

相关考题:

在统计抽样中,样本规模的确定取决于()因素。 A.总体数量B.总体偏差水平C.审计结论的精确度D.审计结论的可靠程度

关于在货币单元抽样中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在账面金额大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事实错报+基本精确度B.如果在账面金额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事实错报+基本精确度C.如果在样本(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低于100%的错报,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推断错报,再将推断错报按金额升序排列后,分别乘以对应的保证系数增量,加上基本精确度之后,最终计算出总体错报的上限D.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保证系数X选样间隔

因为考虑角度不同,内部审计师决定将样本精确度间隔从30万元增加至35万元,这一变化会引起:A.总体的离散程度变大B.总体的离散程度变小C.需要的样本量减少D.需要的样本量增加

假定在属性抽样(AttributeSampling)中所有其他样本规模决定因素都相同,将置信水平从95%降为90%,并将精确度从2%改为5%,会导致修正的样本量:A.变大B.变小C.不变D.无法决定

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A.总体的账面金额B.抽样间隔C.预期发生率D.总体标准离差

为了估计属性样本的结果,下列( )项是必须已知的。A.总体金额的估计值B.样本价值的标准差C.选定样本的实际规模D.有限总体修正因子

影响样本容量的确定的因素主要包括()A统计学依据B总体规模C总体的同质性程度D研究的精确度E分析要求

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来选取样本,搜集数据,并在()的基础上对总体进行估计和推断的统计方法。A、一定把握程度B、完全可靠C、一定误差D、一定精确度

为了估计属性样本的结果,下列()项是必须已知的。A、总体金额的估计值B、样本价值的标准差C、选定样本的实际规模D、有限总体修正因子

假设样本标准差不变,可靠程度由95.5%变到99.1%时样本规模和要求的精确度如何变化()。A、样本规模变小,要求的精确度变大B、样本规模变大,要求的精确度不变C、样本规模变小,要求的精确度不变D、样本规模变大,要求的精确度变小

抽样误差主要取决于()。A、调查的可靠性B、样本的大小C、精确度的高低D、总体的异质性

为了对属性抽样的结论进行评价,必须首先明确()A、总体的预计账面金额B、样本标准差C、样本的实际规模D、有限样本修正因子

审计师考虑用一个包含50个项目的样本估计一家大型卡车公司的发票平均金额。如果样本量增加到200个,将对样本结果的精确度有()影响。A、大样本的精确度将约为小样本的2倍B、大样本的精确度将约为小样本的4倍C、虽然精确度不会有大幅提高,但是发票平均金额可能出现的低估倾向将得到修正D、由于两个样本量都大于30,提高样本量不会对精确度产生太大影响

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A、总体账面价值B、抽样间隔C、预计发生率D、总体标准离差

在对属性测试的项目进行抽样时,审计人员必须考虑:置信度、要求的精确度,和()。A、总体的帐面金额B、抽样间隔C、预计偏差率D、总体标准差

内部审计师在审计抽样环境中运用精确度的概念。在这种环境下精确度是指:()A、掌握的总体特征,是内部审计师不能直接控制的B、一种对已产生的样本估计准确性的衡量。在取得样本和评价样本之前,需要建立要求的精确度C、在既定的样本中被独立评价的可靠性D、对评价变量样本非常重要,对属性样本不重要

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推断总体的精确度和可靠程度。

在95%的可靠程度下,精确度为1%的含义是:总体特征的真实性发生率在样本发生率1%的范围内的概率为95%。

判断题在95%的可靠程度下,精确度为1%的含义是:总体特征的真实性发生率在样本发生率1%的范围内的概率为95%。A对B错

单选题概率抽样是按照随机的原则来选取样本,搜集数据,并在()的基础上对总体进行估计和推断的统计方法。A一定把握程度B完全可靠C一定误差D一定精确度

判断题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审计方法相互结合使用,可以提高推断总体的精确度和可靠程度。A对B错

单选题假设样本标准差不变,可靠程度由95.5%变到99.1%时样本规模和要求的精确度如何变化()。A样本规模变小,要求的精确度变大B样本规模变大,要求的精确度不变C样本规模变小,要求的精确度不变D样本规模变大,要求的精确度变小

单选题关于在货币单元抽样中考虑抽样风险的影响,计算总体错报的上限,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如果在账面金额大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 = 事实错报 + 基本精确度B如果在账面金额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中发现了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 = 事实错报 + 基本精确度C如果在样本 ( 排除账面金额大于或等于选样间隔的逻辑单元 ) 中发现了错报百分比低于 100 %的错报,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推断错 报,再将推断错报按金额升序排列后,分别乘以对应的保证系数增量,加上基本精确度之后,最终计算出总体错报的上限D如果在样本中没有发现错报,总体错报的上限 = 保证系数 X 选样间隔

单选题审计师考虑用一个包含50个项目的样本估计一家大型卡车公司的发票平均金额。如果样本量增加到200个,将对样本结果的精确度有()影响。A大样本的精确度将约为小样本的2倍B大样本的精确度将约为小样本的4倍C虽然精确度不会有大幅提高,但是发票平均金额可能出现的低估倾向将得到修正D由于两个样本量都大于30,提高样本量不会对精确度产生太大影响

单选题为了估计属性样本的结果,下列()项是必须已知的。A总体金额的估计值B样本价值的标准差C选定样本的实际规模D有限总体修正因子

单选题在为属性测试挑选样本时,内部审计师必须考虑置信水平因素、要求的精确度和:()A总体账面价值B抽样间隔C预计发生率D总体标准离差

单选题有限总体修正因子不被用于计算机所需求的样本量。对精确度间隔应用有限总体修正因子会引起()A增加可靠程度。B精确度间隔变大。C降低可靠程度。D精确度间隔变小。

单选题为了对属性抽样的结论进行评价,必须首先明确()A总体的预计账面金额B样本标准差C样本的实际规模D有限样本修正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