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A胰岛素吸收不良B胰岛素过敏反应C局部形成硬结D发生注射疼痛E脂肪萎缩

单选题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 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A

胰岛素吸收不良

B

胰岛素过敏反应

C

局部形成硬结

D

发生注射疼痛

E

脂肪萎缩


参考解析

解析: 注射胰岛素应经常更换部位以防止注射部位组织硬化和脂肪萎缩。

相关考题:

患者王某,患高血压病2年,经过1个月的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出院前责任护士与其共同探讨出院后的饮食,此时护士扮演的角色A、计划者B、教育者C、护理者D、协调者E、管理者

患者,女性,58岁,确诊为2型糖尿病。因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而改用胰岛素治疗。请问:(1)对改病人住院期间应如何进行血糖监测?(2)出院回家后应如何进行血糖监测?

患者,女性,80岁,患糖尿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理想,医生建议患者出院后打胰岛素控制血糖。护士在患者出院时对其进行注射胰岛素的健康教育,下列哪一种说法正确() A.要在上臂三角肌处注射B.注射区皮肤不需消毒C.行皮下注射,进针角度为15°~30°D.不可在发炎、有瘢痕、硬结处注射E.进针后抽动活塞要有回血

患者女,68岁,糖尿病史六年,因血糖控制不理想住院治疗,经过胰岛素治疗后,皿糖控制理想。出院时护士告知患者需经常更 换胰岛素注射部位,其原因是() A、 防止过敏反应B、 防止局部形成硬结和脂肪萎缩,影响胰岛素吸收和疗效。C、 防止感染D、 防止低血糖反应E、 防止皮下血肿

患者,女性,53岁。1年前确诊为糖尿病,近日因血糖升高再次入院治疗,主诉视力下降、伤口不易愈合等。住院治疗5天后,血糖稳定,护士指导患者应定期地进行眼底并发症的筛查;并适当地限制蛋白摄入,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其健康指导属于哪级预防A、全程预防B、一级预防C、二级预防D、三级预防E、后期预防

患者,男性,25岁。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出血经住院治疗后病情稳定,即将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此时护患关系处于A、准备期B、初始期C、工作期D、结束期E、熟悉期

患者,女性,57岁。2型糖尿病。身高158cm,体重75kg,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偏高。给予口服降糖药并饮食控制,但血糖仍高,根据患者状况,护士给予的恰当建议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B、增加运动疗法C、加大降糖药剂量D、定期去医院检查血糖E、住院治疗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A、合理控制饮食B、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C、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D、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E、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A、胰岛素吸收不良B、胰岛素过敏反应C、局部形成硬结D、发生注射疼痛E、脂肪萎缩

患者,男性,12岁。确诊1型糖尿病5年,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因血糖控制不好入院治疗,调整胰岛素用量后患者准备出院。患者每次需注射普通胰岛素12U。护士指导家长每次抽取的胰岛素用量为A、1mlB、0.2mlC、0.3mlD、0.4mlE、0.5ml护士对其及家长进行出院指导,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治疗无需控制饮食B、可给予低热量、低糖、高维生素饮食C、定期监测血糖,不适随诊D、经常更换注射部位E、注射剂量要准确

女性,60岁,患糖尿病10年,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不满意,近1个多月采用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仍10.5mmol/L。对该患者治疗最有意义的检查是A.复查空腹血糖B.夜间多次测定血糖C.尿糖测定D.糖耐量试验

患者女,68岁,糖尿病史六年,因血糖控制不理想住院治疗,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控制理想。出院时护士告知患者需经常更换胰岛素注射部位,其原因是A:防止过敏反应B:防止局部形成硬结C:防止感染D:防止胰岛素吸收不良E:防止皮下血肿

患者,女性,57岁。2型糖尿病。身高158cm,体重75kg,无明显“三多一少”症状,血糖偏高。给予口服降糖药并饮食控制,但血糖仍高,根据患者状况,护士给予的恰当建议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B.增加运动疗法C.加大降糖药剂量D.定期去医院检查血糖E.住院治疗

患者,男性,12岁。确诊1型糖尿病5年,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因血糖控制不好入院治疗,调整胰岛素用量后患者准备出院。患者每次需注射普通胰岛素12U。护士指导家长每次抽取的胰岛素用量为A.1mlB.0.2mlC.0.3mlD.0.4mlE.0.5ml

患者,男性,12岁。确诊1型糖尿病5年,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因血糖控制不好入院治疗,调整胰岛素用量后患者准备出院。护士对其及家长进行出院指导,不正确的是A.胰岛素治疗无需控制饮食B.可给予低热量、低糖、高维生素饮食C.定期监测血糖,不适随诊D.经常更换注射部位E.注射剂量要准确

患者王某,患高血压病2年,经过1个月的住院治疗后,病情好转准备出院。出院前责任护士与其共同探讨出院后的饮食,此时护士扮演的角色A.计划者B.教育者C.护理者D.协调者E.管理者

患者男性,58岁,糖尿病病史12年,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查夜间2时血糖2.5mmol/L,早晨7时空腹血糖为12.5mmol/L。导致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可能为A.胰岛素剂量过小 B.胰岛素剂量过大 C. Somogyi效应 D.黎明现象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A.发生注射疼痛B.局部形成硬结C.胰岛素过敏反应D.胰岛素吸收不良E.脂肪萎缩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A.合理控制饮食B.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C.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D.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E.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

患者男性,55岁,糖尿病病史12年,目前使用胰岛素治疗。查夜间2时血糖2.5mmol/L,早晨7时空腹血糖为12.5mmol/L,。导致空腹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可能为( )A.病情加重B.胰岛素剂量过小C.Somogyi效应D.黎明现象

2015市场策略中来得时的目标患者是:()A、OAD控制不佳的住院患者B、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住院前血糖控制不佳C、住院前使用一天两针预混胰岛素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D、住院前使用胰岛素泵的患者

单选题患者,男性,12岁,确诊1型糖尿病5年,患者需终身注射胰岛素。因血糖控制不好入院治疗,调整胰岛素用量后患者准备出院。患者每次需注射普通胰岛素12U。护士指导家长每次抽取的胰岛素用量为()。A0.1mlB0.2mlC0.3mlD0.4mlE0.5ml

单选题患者,女,58岁。因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住院,经治疗后症状缓解,即将出院。患者来自农村,不识字,出院前护士需教会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此时合适的护理诊断是()A血糖潜在升高的可能B有感染的可能C知识缺乏D不合作E无能为力

单选题患者女性,68岁。2型糖尿病15年,皮下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入院时大汗淋漓、高热、呼出气体呈烂苹果味。住院治疗1周,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患者认为出院后不需监测血糖,此时患者的主要护理问题是A潜在的血糖升高B感染的危险C知识缺乏D食欲下降E不合作

单选题患者,男性,61岁,患糖尿病5年,一直采用口服的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今查空腹血糖1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7mmol/L入院,医嘱:注射胰岛素。属于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A局部脂肪萎缩B胰岛素过量C轻度水肿D低血糖E感染

单选题Monnier2003和Monnier2011两项研究纳入了何种类型的患者?()A单纯饮食控制或OAD治疗,血糖良好或不佳的患者B单纯饮食控制或OAD治疗,血糖控制较差的患者C单纯饮食控制或OAD治疗,血糖控制达标的患者D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多选题LADI研究中,血糖控制不佳的1型糖尿病患者转为甘精胰岛素+谷赖胰岛素治疗的结果,下面描述正确的是?()A改善血糖控制B改善生活质量C改善血糖波动D增加治疗满意度

单选题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护士为患者采取的首要健康教育的内容是()。A合理控制饮食B掌握尿糖定性试验测定的方法C胰岛素注射方法、常见不良反应的处理D观察低血糖反应与酮症酸中毒E保证有足够的营养和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