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不符合肋片描述的是()A.在换热设备中增加换热面积B.减小换热量作用C.型式有直肋和环肋D.增大换热量作用

6、不符合肋片描述的是()

A.在换热设备中增加换热面积

B.减小换热量作用

C.型式有直肋和环肋

D.增大换热量作用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相关考题:

翅片管式蒸发器用于空气调节肋片的片距在()之间。 A、6.0-15.0mmB、2.0-4.5mmC、1-2mmD、4-6mm

对胸膜下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B、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后方C、在腋中线与第9肋相交D、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E、在脊柱两侧终于第12胸椎高度

壁面添加肋片散热过程中,肋的高度未达到一定高度时,随着肋高度增加,散热量也增大。当肋高度超过某数值时,随着肋片高度增加,会出现(  )。A. 肋片平均温度趋于饱和,效率趋于定值B. 肋片上及根部过余温度θ下降,效率下降C. 稳态过程散热量保持不变D. 肋效率ηf下降

等截面直肋,提高肋片效率,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A.增加肋片的导热系数B.增大肋片的表面传热系数C.减小肋片的厚度D.增加肋片的长度

《钢规》4.3.6条关于加劲肋的构造要求指出:在同时用横向加劲肋和纵向加劲肋加强的腹板中,横向加劲肋的截面尺寸除应满足上述规定外,其截面惯性矩Iz尚应符合下列要求……我想问的是,这里对加劲肋的要求,是对于一片加劲肋而言的还是两片?

铸铁省煤器破损的肋片数不应大于总肋片数的()A、3%B、4%C、5%D、6%

对肺体表投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下界高出胸膜下界2个肋B、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C、在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D、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E、在脊柱旁线平第10胸椎棘突

对于软性散光角膜接触镜的片标描述正确的是()。A、片标是描述散光轴位定位的B、片标通常位于6点钟方向或3,9点方位C、常见片标通常用短线或圆点表达D、以上都对

冷风机翅片的肋化系数是指肋片管的()两者之比A、蒸发面积B、过冷面积C、肋片面积D、外表面积E、内表面积

等截面直肋肋片的肋片效率为1n=th(ml)/ml,当ml增加时,肋片效率将()A、单调增加B、单调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

固体壁面上敷设肋片后,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的比值为()。A、肋壁效率B、肋化系数C、肋片效率D、无明确的专用名称

增加等截面直肋肋片的肋片厚度,则肋片效率将()A、先增加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加C、单调增加D、单调减小

关于胸膜下界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A、为膈胸膜与肋胸膜的返折线B、在锁骨中线第6肋相交C、腋中线第8肋相交D、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E、近后正中线处平第12胸椎棘突

平静呼吸时,关于肺的下界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两肺下缘各沿第6肋向外后走行B、在锁骨中线处与第7肋相交C、在腋中线处与第8肋相交D、在肩胛线处与第10肋相交E、最后终于第10胸椎棘突的外侧

热轧带肋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不符合标准的是()。A、≥7%B、≥6%C、≥8%D、≥9%

冷风机翅片的肋化系数是指肋片管()之比。 A、蒸发面积B、过冷面积C、肋片面积D、管子面积E、外表面积F、内表面积

设计肋片时,是否肋片越长越好?

单选题对于软性散光角膜接触镜的片标描述正确的是()。A片标是描述散光轴位定位的B片标通常位于6点钟方向或3,9点方位C常见片标通常用短线或圆点表达D以上都对

单选题增加等截面直肋肋片的肋片厚度,则肋片效率将()A先增加后减小B先减小后增加C单调增加D单调减小

多选题热轧带肋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不符合标准的是()A≥7%B≥6%C≥8%D≥9%

单选题铸铁省煤器破损的肋片数不应大于总肋片数的()A3%B4%C5%D6%

多选题关于胸膜下界的描述,哪几项是正确的?()A为膈胸膜与肋胸膜的返折线B在锁骨中线第6肋相交C腋中线第8肋相交D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E近后正中线处平第12胸椎棘突

单选题固体壁面上敷设肋片后,其实际散热量与假设整个肋表面处于肋基温度下的散热量的比值为()。A肋壁效率B肋化系数C肋片效率D无明确的专用名称

单选题对胸膜下界的描述,错误的是( )A右侧起自第6胸肋关节B左侧起自第6肋软骨后方C在腋中线与第9肋相交D在锁骨中线上与第8肋相交E在脊柱两侧终于第12胸椎高度

单选题对肺体表投影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下界高出胸膜下界2个肋B在锁骨中线与第6肋相交C在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D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E在脊柱旁线平第10胸椎棘突

单选题关于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混凝土浇筑时间的描述,正确的答案是().A宜在3.5h/片以内B宜在5.5h/片以内C宜在6h/片以内

填空题肋片效率是()

单选题等截面直肋肋片的肋片效率为1n=th(ml)/ml,当ml增加时,肋片效率将()A单调增加B单调减少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