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量性状遗传中,相比亲代和F1代,F2代内部的表型变异增大,其原因是?A.F2代的基因型不同,存在遗传变异。B.环境因素改变,环境变异增加。C.F2代发生基因突变,遗传变异增加。D.环境因素随机变化。

数量性状遗传中,相比亲代和F1代,F2代内部的表型变异增大,其原因是?

A.F2代的基因型不同,存在遗传变异。

B.环境因素改变,环境变异增加。

C.F2代发生基因突变,遗传变异增加。

D.环境因素随机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相关考题:

根据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一对、二对、多对相对性状在F2代的基因型种类分别为()、()和()种;表型比例分别为()、()和()。

甜玉米与糯玉米杂交,其杂种F1代表为 普通型玉米。杂种F2代呈()比例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子一代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将F1黑斑蛇之间交配,F2中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D、F2中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两个椎实螺杂交,其中一个是右旋的,结果产生的后代再进行自交,产生的F2全部为左旋的,问亲代和F1代的基因型应是怎样的?

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基因对数与F2的变异幅度有何关系?

蕃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如果RR×rr得到F1代,F1代自交后产生F2代,在F2代中有红果3000株。其中基因Rr的株数应为:()A、1000株B、1500株C、2000株D、3000株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子(F1)自交后代为F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F1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 ②F1代上结的种子,黄子叶比绿子叶接近3:1 ③F1代上结的种子,胚的基因型有9种 ④F2代上结的种子,灰种皮比白种皮接近3:1A、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在杂交育种工作中,选择通常从哪一代开始,理由是什么?()A、F1基因出现重组B、F1性状开始分离C、F2性状开始分离D、P基因开始分离

杂种优势在()表现最明显。A、亲代B、子一代(F1)C、子二代(F2)D、子三代(F3)

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重叠作用F2代表型性状分离比值()。

某一数量性状为纯种的亲代之间进行杂交,在F1代中此数量性状表达的平均值与亲代平均值相比较的结果是:()A、F1代大于亲代之间的平均值B、F1代小于亲代之间的平均值C、二者相等D、F1代的平均值介于亲代的父母本之间

孟德尔观察出,亲代个体所表现的一些性状在F1代个体中消失了,在F2代个体中又重新表现出来。他所得出的结论是:()A、只有显性因子才能在F2代中表现B、在F1代中,显性因子掩盖了隐性因子的表达C、只有在亲代中才能观察到隐性因子的表达D、在连续的育种实验中,隐性因子的基因型被丢失了E、以上所有结论

数量性状表型变异的特点是(),解释数量性状遗传的假说称为。

在杂交实验中,亲代的成员间进行杂交产生的后代被称为:()A、亲代B、F代C、F1代D、F2代E、M代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9:3:4。

豌豆灰种皮(G)对白种皮(g)为显性,黄子叶(Y)对绿子叶(y)为显性。每对性状的杂合体(F1)自交后代(F2)均表现3:1的性状分离比。以上种皮颜色的分离比和子叶颜色的分离比分别来自对以下哪代植株群体所结种子的统计()A、F1植株和F1植株B、F2植株和F2植株C、F1植株和F2植株D、F2植株和F1植株

豌豆种皮灰色对白色为显性,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2代性状分离比为3:1,要统计性状分离比应()A、从F1的单株上取样B、从F2的单株上取样C、从F1的多株上取样D、从F2的多株上取样

在豌豆杂交实验中,子一代种子和子二代种子分别结在()A、F1植株和F2植株上B、亲代母本植株和F1植株上C、亲代父本植株和F1植株上D、亲代母本植株和亲代父本植株上

填空题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单选题杂种优势在()表现最明显。A亲代B子一代(F1)C子二代(F2)D子三代(F3)

问答题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问答题两个椎实螺杂交,其中一个是右旋的,结果产生的后代再进行自交,产生的F2全部为左旋的,问亲代和F1代的基因型应是怎样的?

填空题显性上位作用F2代表型性状比值()。

问答题水稻糯和非糯为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糯稻纯合体为ww,非糯纯合体为WW,两个纯合亲本杂交后,其F1为非糯杂合体Ww。(1)现以F1回交于糯稻亲本,在后代200株中试问预期有多少株为糯稻,多少株为非糯稻?试列出糯稻和非糯稻的概率;(2)当F1代自交,F2代性状分离,其中3/4为非糯,1/4为糯稻。假定F2代播种了2000株,试问糯稻株有多少?非糯株有多少?

问答题在数量性状的遗传中,基因对数与F2的变异幅度有何关系?

单选题蕃茄的红果(R)对黄果(r)是显性如果RR×rr得到F1代,F1代自交后产生F2代,在F2代中有红果3000株。其中基因Rr的株数应为:()A1000株B1500株C2000株D3000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