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相关考题: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A.不完全显性基因B.调节基因C.修饰基因D.抑制基因

基因互作的类型包括: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

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上所表现的相互作用,称为()。

互补作用F2代表现性状比值()。

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等位基因D、非等位基因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可以相同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下列有关基因和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是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B、基因与性状之间是一一对应关系C、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之间没有相互影响

关于基因显性有如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显性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称为条件显性B、F1的性状表现超过亲本性状,叫共显性C、F1同时表现出双亲本性状的遗传现象,称超显性D、镶嵌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在F1的同一个体不同的部位表现出来,这种双亲的性状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基因互作有好几种类型,它们自交产生F2代的表现型分离比应为:互补作用();积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抑制作用()。

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有哪几种类型,各类型的表现如何?

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9:3:4。

不同对的基因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这就叫基因互作。

两对基因同时控制一个单位性状发育,其中一对基因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具有遮盖作用,这种基因互作类型称为()。

上位效应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B、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C、复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填空题非等位基因在控制某一性状上所表现的相互作用,称为()。

填空题由于非等位基因相互作用而影响性状表现的现象叫基因互作,互补作用F2代的表型分离比为,抑制作用的F2表型分离比为13:3,显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12:3:1,隐性上位F2的表型分离比为()

问答题试述非等位基因间的相互作用。

填空题互补作用F2代表现性状比值()。

填空题基因互作的类型包括: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显性上位作用、隐性上位作用、()

填空题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有()、()和()。

单选题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A累加作用B镶嵌显性C互补作用D上位作用

多选题杂种优势的“超显性假说”认为,杂种优势主要来自双亲有利()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A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C等位基因D非等位基因

单选题一般配合力是指亲本对杂种后代某性状的平均表现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主要取决于()。A双亲基因的互作效应B双亲基因的加性遗传效应C双亲的基因显性效应D双亲的基因上位效应

单选题上位效应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B非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C复等位基因之间的互作

多选题关于基因显性有如下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等位基因之间的显性关系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改变,这称为条件显性BF1的性状表现超过亲本性状,叫共显性CF1同时表现出双亲本性状的遗传现象,称超显性D镶嵌显性是指双亲性状在F1的同一个体不同的部位表现出来,这种双亲的性状不一定有显隐性之分

单选题两个纯合的黑身果蝇品系杂交,F1表现为灰身,F2表现型为灰身和黑身,分离比为:9:7,则该性状基因的互作方式为:()A互补作用B隐性上位C累加作用D显性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