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画出Fe-Fe3C相图,指出各区域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分析碳的质量分数为0.4%,0.77%,1.2%的钢的结晶过程,指出这三种钢在1400℃,1100℃,800℃时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

默画出Fe-Fe3C相图,指出各区域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分析碳的质量分数为0.4%,0.77%,1.2%的钢的结晶过程,指出这三种钢在1400℃,1100℃,800℃时奥氏体中碳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和解析
(1)含0.4%C铁碳合金为亚共析钢,其结晶过程: 分析说明如下:在铁碳相图中作ω C =0.4%的合金的成分垂线交相图于1、2、3、4、5点。合金液在0~1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处于稳定的液相;冷却到1~2点之间时,液相将按匀晶转变结晶出δ铁素体;温度达到2点时,部分液相与δ棚发生包品反应得到奥氏体A;在2~3点之间剩余液体按匀晶反应全部转变为奥氏体A;温度降至3点,液相结晶结束,组织为单一奥氏体A;3~4点之间温度,奥氏体A进行成分(含碳)均匀化,处于稳定的欠饱和状态;冷到固溶体转变线4点时,开始发生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且随温度下降铁素体量增多;当达到5点温度时,奥氏体不再发生向铁素体的转变,而余下奥氏体的成分变为S点的共析成分,而在恒温下从奥氏体中同时交替析出成分为P点的片状铁素体F和成分为K点的片状Fe 3 C,发生共析转变而生成层片状的珠光体(P),即A S →P(F P +Fe 3 C k ),此时先析出的铁素体不发生变化;在继续冷却过程中,先析出的铁素体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F还会沿PQ线析出Fe 3 C Ⅲ ,但因析出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所以最终得到“铁素体(F)+珠光体(P)”的室温组织。 (2)含1.2%C铁碳合金为过共析钢,其结晶过程: L→A→Fe 3 C Ⅱ 、A 余 →P、Fe 3 C Ⅱ 分析说明如下:在铁碳相图中作ω C =1.2%的合金的成分垂线交相图于1、2、3、4点。合金液体在0~1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处于稳定的液相;冷却到1~2点之间时.将按前述匀品转变结晶成奥氏体A;在2~3点之间奥氏体A处于稳定的欠饱和状态;冷到固溶线3点时,奥氏体刚好处于饱和的临界状态;如温度低于3点,则奥氏体变为不稳定的过饱和状态,会以网状Fe 3 C Ⅱ 的形式析出多余的溶质,温度越低,析出的Fe 3 C Ⅱ 就越多越粗,此时奥氏体的含碳量沿固溶线ES降低,奥氏体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达到4点时,Fe 3 C Ⅱ 不再析出,而余下奥氏体的成分变为S点的共晶成分,而在恒温下从奥氏体中同时交替析出成分为P点的片状铁素体F和成分为K点的片状Fe 3 C,发生共析转变而生成层片状的珠光体(P),即A S →P(F P +Fe 3 C);在继续冷却过程中Fe 3 C Ⅱ (网状)不再变化,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F还会沿PQ线析出Fe 3 C Ⅲ ,但因析出量特少,常忽略不计,所以最终得到“珠光体(P)+网状Fe 3 C Ⅱ ”的室温组织。上述分析说明的示意图如图3.2.7所示。 (3)含3.0%C铁碳合金为亚共晶白口铸铁,其结晶过程: L→A→L 余 →L d (A+Fe 3 C)、A→Fe 3 C Ⅱ 、A、Ld(A+Fe 3 C+Fe 3 C Ⅱ )→ Fe 3 C Ⅱ 、P、L'd(P+Fe 3 C+Fe 3 C Ⅱ ) 分析说明如下:在铁碳相图中作ω C =3%的合金的成分垂线交相图于1、2、3、4点。合金液体在0~1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处于稳定的液相;冷却到1~2点之间时,将按前述匀晶转变结晶出奥氏体A;冷到共晶线2点时,剩余液相的含碳量沿BC线增加到C点发生共品反应,转变为高温莱氏体(Ld);如温度低于2点,则奥氏体变为不稳定的过饱和状态,会以网状Fe 3 C Ⅱ 的形式析出多余的溶质,温度越低,析出的Fe 3 C Ⅱ 就越多越粗,此时奥氏体的含碳量沿固溶线ES降低,奥氏体的数量也随之减少;达到3点时,Fe 3 C Ⅱ 不再析出,而余下奥氏体的成分变为S点的共析成分,而在恒温下从奥氏体中同时交替析出成分为P点的片状铁素体F和成分为K点的片状Fe 3 C,发生共析转变而生成层片状的珠光体(P),即A S →P(F P +Fe 3 C);在继续冷却过程中Fe 3 C Ⅱ (网状)不再变化,而珠光体中的铁素体F还会沿PQ线析出Fe 3 C Ⅲ ,但因析出量很少,常忽略不计,故最终得到“珠光体(P)+Fe 3 C Ⅱ +低温莱氏体Ld(P+Fe 3 C+Fe 3 C Ⅱ )”的室温组织。

相关考题:

钢的热硬性主要取决于()。 A.钢的碳质量分数B.马氏体的碳质量分数C.残留奥氏体量D.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碳的质量分数小于( )的碳素钢为低碳铸钢。A.0.25%B.0.30%C.0.60%D.0.77%

关于亚共析钢说法正确的是()。A、碳的质量分数大于0.77%B、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0218%C、碳的质量分数小于0.77%D、室温平衡组织铁素体+珠光体

马氏体的硬度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故碳的质量分数为1.2%的钢淬火后其硬度一定大于相同淬火条件下碳的质量分数为1.0%的钢。()

40Cr是()。A、合金结构钢,碳的质量分数0.4%,含铬的质量分数小于1.5%B、合金结构钢,铬的质量分数0.4%,碳的质量分数小于1.5%C、合金工具钢,碳的质量分数0.4%,含铬的质量分数小于1.5%D、合金工具钢,铬的质量分数0.4%,碳的质量分数小于1.5%

退火亚共析钢室温金相组织中的珠光体量占80%,试估算该钢碳的质量分数,并指出大至钢号。

计算题:退火亚共析钢室温金相组织中的珠光体量占80%,试估算该钢碳的质量分数,并指出大至钢号。

质量分数()的液相铁碳合金平衡结晶得到全珠光体组织,即共析钢。A、0.77%B、2.11%C、4.3%D、6.69%

质量分数0.77%的液相铁碳合金平衡结晶得到全()组织,即共析钢。A、铁素体B、渗碳体C、珠光体D、低温莱氏体

质量分数0.77%的液相铁碳合金平衡结晶得到全珠光体组织,即()。A、共析钢B、共晶白口铸铁C、亚共析钢D、亚共晶白口铸铁

质量分数7.7%的液相铁碳合金平衡结晶得到全珠光体组织,即共析钢。

当钢中的碳质量分数不超过一定的限度时,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随钢中碳质量分数的增大而()。A、无变化B、减小C、急剧减少D、增大

碳质量分数为1.2%的钢,当加热到Ac1~ACcm时,其组织应为()。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D、珠光体和奥氏体

碳质量分数为1.2%的钢,当加热到AC1~ACcm时,其组织为()。A、奥氏体B、铁素体和奥氏体C、珠光体和奥氏体D、奥氏体和二次渗碳体

制造工作中承受冲击载荷和要求较高强度的各种机械零件,需用()A、碳的质量分数低的钢B、碳的质量分数高的钢C、碳的质量分数中等的钢

在钢中碳质量分数为0.25%~0.60%称为()钢。A、中碳B、高碳C、低碳D、超低碳

奥氏体不锈钢型号中的“18-8”表示()。A、碳的质量分数为18%,铬的质量分数为8%B、铬的质量分数为18%,镍的质量分数为8%C、铬的质量分数为18%,碳的质量分数为8%D、碳的质量分数为0.18%,镍的质量分数为8%

某种钢内铬质量分数为13~19%,碳质量分数为0.1~0.45%。则该钢称为()不锈钢。A、马氏体型B、铁素体型C、奥氏体型D、奥氏体—铁素体型

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又称含碳量)小于0.77%的叫钢,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叫生铁。

钢的热硬性主要取决于()。A、钢的碳质量分数B、马氏体的碳质量分数C、残留奥氏体量D、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根据Fe-Fe3C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碳的质量分数为1.0%的钢比碳的质量分数为0.5%的钢硬度高

分析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0%、0.60%、0.80%、1.0%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冷至室温时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组织。指出这四种成分组织与性能的区别。

钢与铸铁分界点,碳的质量分数是()。A、0.77%B、2.11%C、4.3%

判断题共析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为0.77%。A对B错

单选题钢的热硬性主要取决于()。A钢的碳质量分数B马氏体的碳质量分数C残留奥氏体量D马氏体的回火稳定性

问答题根据Fe-Fe3C相图,说明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碳的质量分数为1.0%的钢比碳的质量分数为0.5%的钢硬度高

判断题钢和生铁都是铁碳合金。其中,碳的质量分数(又称含碳量)小于0.77%的叫钢,碳的质量分数大于2.11%的叫生铁。A对B错

单选题碳质量分数为0.77%的铁碳合金称为()钢。A亚共析B共析C过共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