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调查得到下列结果,某市人均平均月收入为117元,标准差为24元,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标准差为2.3平方米。试比较该市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程度大小A.一样大B.无法比较C.人均收入的差异情况比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情况要大D.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情况比人均收入的差异情况要大

一项调查得到下列结果,某市人均平均月收入为117元,标准差为24元,人均住房面积12平方米,标准差为2.3平方米。试比较该市人均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程度大小

A.一样大

B.无法比较

C.人均收入的差异情况比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情况要大

D.人均住房面积的差异情况比人均收入的差异情况要大


参考答案和解析
错误

相关考题: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租住房面积标准原则上( )。A.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40%B.不趟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50%C.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60%D.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30%

若用这300户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资料推算该地区3000户家庭人均月收入情况,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A.B.C.D.

某市人均住房面积9平方米,该市低收人家庭赵某一家共计5人,他们申请的廉租住房保障面积一般不应超过( )平方米。A.22.5B.27C.31.5D.36

某城市市政府想要了解该市的城市居民居住条件现状,其中包括:平均水平、总体的分布情况、不同职业居民居住条件情况的比较,需要选择的指标是( )。A.人均住宅建筑面积B.人均住房面积C.住宅建筑总面积D.住宅困难户数

衡量生活水平的指标主要有人均收入水平与支出水平,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拥有的住房面积和其他生活资料的数量等,它们都可以用货币或实物形式进行直接的数量测定。()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某市2004年农村人均收入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4800元和10060元,标准差分别为320元780 元,则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A. 城市大B. 一样大C. 农村大D. 不可比

为了解某市居民的收入水平情况,从该市200万城镇家庭户中随机抽取2000户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推断该市全部居民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则以下为该项研究的统计量是()。 A.2000个家庭B.200万个家庭C.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

下列哪一项的计算是错误的()。 A.如果年均增长率为10%,人均收入翻一番需要7年B.如果年均增长率为0.05%,人均收入翻一番需要140年C.如果年均增长率为0.05%,人均收入翻一番需要1400年D.如果年均增长率为1%,人均收入翻一番需要70年

广州市人均住房面积超过全市平均水平的地区有( )个。A.4B.5C.6D.7

某地区近几年来平均肉价与人均收入之间是否存在线性关系的判断方法是(66)。A.每年的平均肉价与人均收入之比是不是常数B.每年的平均肉价增幅与人均收入增幅之比是不是常数C.平均肉价是否比较稳定,人均收入是否增加D.每年人均收入的增幅是否超过肉价增幅

若用这300户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资料推算该地区3000户家庭人均月收人情况,则抽样平均误差为( )。

人均月收入在800元以上成数抽样平均误差为( )。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人均廉价住房保障面积原则上不超过当地人均住房面积的50%。(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根据抽样调查数据中人均收入和人均可支配消费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估计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Y=1000+0.7X,(X,人均可支配收入;Y,人均消费,单位为元),关于该回归模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B.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元C.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元,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0.7% D. 当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000元时,,人均消费将为15000E. 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减少1%,人均消费将平均增长7%

对生活垃圾人均产生量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  )。A.人均收入B.人均住房面积C.家庭人口数D.所在地年均气温

经济适用房的人均住房面积必须是()平米以下。

申请人父母的房产应参加计算申请家庭的人均住房面积吗?

易地扶贫搬迁人均住房面积建设标准是多少平方米?

某地区农村和城市人均收入分别为1200元和1900元,标准差分别为80元和170元,人均收入的变异程度()A、城市大B、农村大C、一样大D、不可比

对某村6户居民家庭共30人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是,人均收入400元,其离差平方和为5100000,则标准差是(),标准差系数是()。

设甲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880元,标准差980元,农业人口88.5万人;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240元,标准差1086元,农业人口89.8万人;丙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860元,标准差1124元,农业人口76.5万人;则甲、乙、丙三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总平均数(),方差(),标准差(),离散度为(),集中度为()。

下面不属于低碳社会评价指标的是()A、人类发展指数B、人均住房面积C、低能耗建筑比例D、人均生活碳排放

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经济指标的是(  )。A国民生产总值B人均收入C人均住房面积D每百万人口大型设备台数E安全饮水普及率

填空题经济适用房的人均住房面积必须是()平米以下。

单选题一项调查结果如下:某市人均月收入920元,标准差为170元,人均住房面积15平方米,标准差为3.6平方米。则两项指标离散程度()A人均月收入离散程度大B住房面积离散程度大C一样大D无法比较

单选题某调查中心发布报告称,本国家庭的平均住房面积为116.4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为36.0平方米,所以大部分居民的居住环境已经达到“小康水平”。下列各项最能削弱该结论的是(  )。A以上数据只是抽样调查,不是全国性的普查B有大量空置的住房也被统计到了“人均住房面积”中来C该国居民的居住环境非常悬殊D国际通用的“小康”标准中人均居住面积为40平方米

单选题有A、B两家公司,A公司年人均销售收入X为 180000 元, 标准差σ为6000元 ;B公司年人均销售收入X为 60000 元, 标准差σ为3400元, 则A公司年人均销售收入的代表性()B公司年人均销售收入的代表性.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能确定大于或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