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碳氧血红蛋白对机体的危害有A.使氧离曲线右移B.使氧离曲线左移C.本身无携氧能力D.红细胞2,3-DPG生成↑E.CO与Hb结合力强

77、碳氧血红蛋白对机体的危害有

A.使氧离曲线右移

B.使氧离曲线左移

C.本身无携氧能力

D.红细胞2,3-DPG生成↑

E.CO与Hb结合力强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

相关考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机理为A、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得多B、碳氧血红蛋白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得多C、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携氧D、碳氧血红蛋白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E、碳氧血红蛋白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正常解离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的标准是( )A、碳氧血红蛋白>5%B、碳氧血红蛋白>10%C、碳氧血红蛋白>15%D、碳氧血红蛋白>20%E、碳氧血红蛋白>25%

急性重度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是A、形成碳氧血红蛋白血症,严重降低血红蛋白携氧能力B、碳氧血红蛋白不易解离C、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妨碍氧合血红蛋白解离D、一氧化碳与细胞色素酶中的铁结合,影响细胞内呼吸E、以上四个方面都存在

人体吸入一氧化碳后会结合血红蛋白生成碳氧血红蛋白,碳氧血红蛋白不能提供氧气给身体组织,这种情况被称为血缺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脂防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由()元素组成。 A、氢、氧、氮B、氢、碳、氮C、碳、氢、氧、氮D、碳、氢、氧

对CO中毒有确诊价值的是A.血氧饱和度下降B.皮肤黏膜樱桃红色C.呼吸困难D.血氧合血红蛋白浓度降低E.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升高

生物效应标志物是指暴露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引起的机体中可检测的生化、生理等指标,下列哪个指标是苯的氨基、硝基化合物的生物效应标志物。( )A.尿对氨基酚测定B.尿硫氰酸盐C.血碳氧血红蛋白D.尿酚

以下哪项是急性CO中毒的机制是A.吸入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引起机体严重缺氧B.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约为氧的1/3600C.HbCO解离速度是HbO2的230—260倍D.CO中毒后,氧离曲线右移E.CO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与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无关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的标准是( )A.碳氧血红蛋白>5%B.碳氧血红蛋白>10%C.碳氧血红蛋白>15%D.碳氧血红蛋白>20%E.碳氧血红蛋白>25%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轻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中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重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以上。

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毒气,被人体吸入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甚至窒息死亡。()

脂肪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由()元素组成。A、氢、氧、氮B、氢、碳、氮C、碳、氢、氧、氮D、碳、氢、氧

CO中毒的机制是()。A、导致机体缺氧B、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C、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结合D、CO使氧解离曲线左移E、CO抑制呼吸中枢

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

判断题CO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后,立即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致使血携氧能力下降,同时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却比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导致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A对B错

填空题一氧化碳中毒患者,轻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中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重度中毒其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含量为()以上。

判断题一氧化碳是一种窒息毒气,被人体吸入后,即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碳氧血红蛋白(HbCO)。碳氧血红蛋白无携氧能力,又不易解离,解离速度比氧合血红蛋白(HbO2)慢3600倍,且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影响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碍了氧的释放,造成全身各组织缺氧,甚至窒息死亡。()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