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一五”计划在哪一年全面完成?()A.1953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

中国 “一五”计划在哪一年全面完成?()

A.1953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相关考题:

新中国在“一五”计划期间着重建设的三大钢铁基地是( )A.上海B.鞍山C.包头D.武汉

到“一五”计划后期,一切信用集中于()的目标基本实现。 A、中国人民银行B、国家银行C、财政部D、私人银行

到哪一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基础?A. 1957年B. 1953年C. 1965年D. 1961年

右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 右图是新中国一五计划成就示意图,图中的字母所对应的成就正确的是()A.长春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B.沈阳第一汽车制造厂投产C.鞍山大型油田投产D.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中国与韩国是在哪一年正式建交的?

“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其原因包括①中国人民建设富强国家的巨大热情②三大改造的进行为工业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③计划经济体制使资源得到集中利用④“一五”计划强调了重工业的突出地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到“一五”计划后期,一切信用集中于()的目标基本实现。A、中国人民银行B、国家银行C、财政部

“一五”期间(1953-1957年),中国处于()时期。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体制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中国在哪一年开始提出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A、1949B、1950C、1952D、1956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的制定年份是()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在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发展过程中,贯彻“自力更生为主,引进外援为辅”方针的时期是:()A、改革开放以后B、本世纪以来C、一五计划D、九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有何意义?

中国维和部队首次对外国记者开放是在哪一年?

1961年,中共中央召开全国经济工作会议,对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这一事件产生的历史背景是()A、全面完成一五计划B、出现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失误C、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D、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一五计划

下面促使毛泽东提出用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因素不包括()。A、吸取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B、“一五”计划的完成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C、“一五”计划照搬苏联模式成效不明显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缺点

“一五”计划的起止时间为1951年到1955年。

单选题中国在哪一年开始提出编制第一个五年计划()。A1949B1950C1952D1956

单选题“一五”期间(1953-1957年),中国处于()时期。A混合经济B计划经济体制C市场经济D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单选题中国“一五”计划的主要承担者是( )A私营经济B个体经济C国营经济D计划经济

名词解释题一五计划

单选题下面促使毛泽东提出用更加适合中国国情的方式建设社会主义的因素不包括()。A吸取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B“一五”计划的完成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经验C“一五”计划照搬苏联模式成效不明显D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经济建设中的缺点

问答题试述“一五”计划的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就。

单选题《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这样写道:这156个核心投资项目是“一五”计划的重中之重,“这些项目几乎吸收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部工业投资的一半”。这表明新中国()A变革经济增长方式B经济结构失衡C急于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D脱离国情搞“一五”计划

单选题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的制定年份是()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

问答题简述“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