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哪一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基础?A. 1957年B. 1953年C. 1965年D. 1961年

到哪一年我国超额完成了“一五”计划,奠定了工业化基础?

A. 1957年

B. 1953年

C. 1965年

D. 1961年


相关考题:

1953年1月1日,我国开始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到1956年底,“一五”计划的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地超额完成。A.正确B.错误

()朝时奠定了现在我国疆域的基础。

在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实施过程中,“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过急过快,为以后相当长时间留下了后遗症”。这种评价告诉我们()A.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问题B.一五计划大幅度超额完成所有指标C.在一五计划实施中失误占主导地位D.一五计划以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中心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着重建设了一大批基础性的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取得重大进展的三大钢铁基地是()A.鞍山B.包头C.武汉D.北京

“一五”期间,我国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对其评价正确的是()A.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B.奠定了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基础C.适应了当时国家发展需要D.加强了沿海重工业基地建设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标志着()。A.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B.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C.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服务体系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属于这个时期的成就是(??)A.原子弹研制成功B.大庆油田C.京九铁路D.武汉长江大桥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的意义是( )。①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②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③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④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A.①②③④B.①②⑨C.③④D.①②

4、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主要是指()。A.加强西部地区交通建设B.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C.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D.实现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