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简述静息电位的产生机制。
参考答案和解析
安静时膜主要对K+通透,细胞内K+浓度远远高于细胞外 → K+顺浓度梯度从细胞内到细胞外 → 随着K+的外移 → 膜的两侧形成了内负外正的状态 → 形成了逐渐增大的阻止K+外移的电场力,且浓度差动力越来越小,而电场力阻力逐渐增大→ 当K+外移的动力( K+浓度差所形成的)=阻力(电场力所致的)时,即电化学梯度为零 → 不再有K+的净外流→ 膜两侧的电位差稳定在某一数值,此称为K+平衡电位,即RP。但实际上在安静时细胞膜对钠有很小的通透性,故钠离子顺浓度和顺电场内流,故测定静息电位值较钾平衡电位小。而为维持细胞膜内外的钠和钾离子的浓度差,钠钾泵持续的工作,它的生电特性,也参与了静息电位的形成。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静息电位的叙述,错误的是A.膜电位呈内正外负的状态B.膜电位(绝对值)略大于钾平衡电位C.静息电位产生与钾离子外流有关D.不同种类细胞的静息电位水平是不釉同的E.静息电位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
关于静息电位的叙述,正确的是A. 静息电位是产生动作电位的基础B. 电位差和浓度差都促使K+外流C. 正常静息电位的维持依赖于钠泵的不断活动D. 静息电位即接近于Na+平衡电位E. 哺乳动物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90mV
问答题简述神经细胞静息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