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一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窿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A.阴道炎B.盆腔炎C.原发性痛经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子膜宫内异位症

女性,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一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窿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阴道炎

B.盆腔炎

C.原发性痛经

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E.子膜宫内异位症


参考答案和解析
D

相关考题:

女性,29岁结婚,4年不孕,经量多,经期长,痛经明显加重,妇检:子宫后倾,固定,双侧附件增厚,宫骶韧带处扪及多个触痛性结节。应考虑的诊断是( )。

陆某,27岁,孕1产0。既往月经规律。2年前,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并逐渐加重,未避孕而未再孕。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正常大小,盆腔后部扪及触痛性结节。该病的预防措施不正确的是()。A.经期尽量不做妇科检查B.输卵管通畅术应于经前3~7日进行C.经期避免剧烈运动D.宫颈管粘连引起经血潴留,及时手术治疗E.多次妊娠、流产、剖宫产为可能诱因

女性,35岁。5年前出现痛经并逐渐加重,经量较多。妇科检查:子宫如60天妊娠大小,质韧,触痛明显,活动好,盆底无触痛结节。考虑诊断为A.子宫肌瘤B.子宫肉瘤C.子宫内膜癌D.子宫腺肌病E.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陆某,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一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隆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阴道炎B.盆腔炎C.原发性痛经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子宫内膜异位症

30岁,婚后4年未孕。2年来经血量增多,伴经期腹痛加重,妇科检查:后穹隆可及黄豆大小数个触痛结节,子宫略大,质中等,活动差,子宫右侧可及6cm×4cm×4cm包块,质韧,不活动,压痛(+),此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特点是A、子宫浆膜下肌瘤B、结核性盆腔包块伴卵巢巧克力囊肿痛经发生于月经前期C、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发生于月经前,经期加重,经后缓解D、子宫腺肌瘤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E、右侧卵巢畸胎瘤痛经经期较微,经后加重

女,30岁,孕2产0。诉:13岁来月经,28~30天1次,每次6天,量中等,无痛经。但从第2次人流后出现痛经,而且逐渐加重,现在无法忍受,必须使用哌替啶方能缓解。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固定,直肠子宫陷凹触痛明显。患者最大可能是A.原发性痛经B.继发性痛经C.子宫内膜异位症D.子宫内膜炎E.盆腔炎

刘某,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一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隆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阴道炎B.盆腔炎C.原发性痛经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子宫内膜异位症

女,29岁结婚,4年不孕,经量多,经期长,痛经明显加重。妇检:子宫后倾,固定,双侧附件增厚,宫骶韧带处扪及多个触痛性结节。应考虑的诊断是A.B.C.D.E.

女性,28岁,继发不孕伴痛经2年。妇科检查:宫颈光滑,子宫后位,正常大小,粘连固定,经阴道后穹窿扪及触痛结节。应诊断为A.卵巢癌B.慢性盆腔炎C.盆腔瘀血症D.子宫腺肌病E.子宫内膜异位症

患者女性,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1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隆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阴道炎B、盆腔炎C、原发性痛经D、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E、子宫内膜异位症

女,25岁。结婚4年未孕。近3年来痛经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活动受限,在子宫直肠凹陷处可触到多个蚕豆大硬节,触痛明显,附件区未触及包块,阴道分泌物未见异常。本病例恰当的治疗方法应是

患者女性,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1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隆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阴道炎B.盆腔炎C.原发性痛经D.功能失调性子官出血E.子宫内膜异位症

林女士,27岁,孕1产0,13岁来月经,29~31天1次,每次3天,量中等,无痛经。但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诊断此病最佳方法是A:B超B:X线C:AFP测定D:腹腔镜E:妇科检查

于女士,35岁。育有一子,既往月经较规律,无痛经。近2年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在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处可扪及触痛性结节。为明确诊断,首选的方法是A.盆腔B超检查B.阴道镜检查C.宫腔镜检查D.腹腔镜检查E.病理检查

于女士,35岁。育有一子,既往月经较规律,无痛经。近2年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在宫骶韧带、子宫直肠陷凹处可扪及触痛性结节。该患者初步的诊断是A.子宫内膜异位症B.子宫内膜癌C.子宫肌瘤D.卵巢囊肿E.子宫颈癌

(共用题干)患者女,42岁,经产妇。8年前行刮宫产后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量逐渐增多,现痛经影响工作学习。妇科检查:后穹窿扪及数个质硬结节,触痛明显:子宫如50天妊娠大小,后位,质硬,活动差,压痛明显。患者曾服药治疗,停药后复发。最佳治疗方式是( )。A. 期待疗法B. 假绝经疗法C. 假孕疗法D. 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E. 半根治性手术

(共用题干)患者女,42岁,经产妇。8年前行刮宫产后出现痛经,进行性加重,月经量逐渐增多,现痛经影响工作学习。妇科检查:后穹窿扪及数个质硬结节,触痛明显:子宫如50天妊娠大小,后位,质硬,活动差,压痛明显。患者曾服药治疗,停药后复发。最可能的诊断是( )。A. 卵巢瘤+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B. 子宫肌癌+卵巢瘤C. 子宫腺肌瘤+卵巢瘤D. 子宫腺肌病+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E. 子宫内膜癌

26岁女性,结婚4年未孕,近3年痛经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位,活动受限()A、痛经B、盆腔结核C、盆腔炎症D、子宫内膜异位症E、卵巢恶性肿瘤

34岁女性,痛经5年,逐渐加重就诊,孕产,5年前人工流产1次,以后不孕内诊子宫后位孕6周大,不活动,阴道后穹窿部有0.5cm×0.3cm结节2个,明显触痛,B超见左附件区有8cm×6cm×5cm囊性肿物,壁厚对此患者的诊断,首先应该想到()A、子宫内膜异位症B、卵巢癌C、子宫肌瘤合并慢性盆腔炎D、盆腔结核E、子宫肌炎合并卵巢囊肿

35岁妇女,近2年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查子宫后倾,如孕2个月大小,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A、子宫肌瘤B、原发性痛经C、子宫肌炎D、子宫内膜异位症E、盆腔结核

患者女,27岁。平素痛经,进行性加重,现婚后2年不孕,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后穹窿可触及触痛结节,为明确诊断的辅助检查为()A、腹腔镜B、空腔镜C、B型超声D、诊断性刮宫E、子宫输卵管造影

女性,28岁,婚后4年未孕,14岁月经来潮,周期1~3个月,经期3~4天,量中等,无痛经。妇科检查阴道通畅,宫体后位、正常大、活动,附件未及异常。基础体温测定呈单相。男方精液常规正常。该患者不孕原因可能是()A、子宫后位B、宫颈炎C、无排卵D、黄体萎缩不全E、黄体发育不健全

患者,女,28岁。不孕,进行性痛经5年,经前1~2天下腹痛、腰痛,经后逐渐消失。查:子宫大小正常、后倾、粘连;双侧卵巢均有约直径6cm的囊肿,欠活动:阴道后穹窿有触痛性结节。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子宫内膜异位症B、子宫小肌瘤C、原发性痛经D、卵巢恶性肿瘤E、盆腔结核

单选题26岁女性,结婚4年未孕,近3年痛经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位,活动受限()A痛经B盆腔结核C盆腔炎症D子宫内膜异位症E卵巢恶性肿瘤

单选题34岁女性,痛经5年,逐渐加重就诊,孕产,5年前人工流产1次,以后不孕内诊子宫后位孕6周大,不活动,阴道后穹窿部有0.5cm×0.3cm结节2个,明显触痛,B超见左附件区有8cm×6cm×5cm囊性肿物,壁厚目前可用的辅助诊断手段中,应选择哪种()A诊断性刮宫B宫腔镜CB超下穿刺附件肿物D腹腔镜E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

单选题患者女性,33岁。孕1产0,12岁来月经,28~30天1次,每次5天,量中等,无痛经,但自人工流产后出现痛经,且逐渐加重。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阴道后穹隆处可见紫褐色结节,触痛明显。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B阴道炎C原发性痛经D盆腔炎E子宫内膜异位症

单选题患者女,27岁。平素痛经,进行性加重,现婚后2年不孕,妇科检查子宫后位,后穹窿可触及触痛结节,为明确诊断的辅助检查为()A腹腔镜B空腔镜CB型超声D诊断性刮宫E子宫输卵管造影

单选题女,34岁。3年前出现痛经并逐渐加重,经量较多。妇科检查:子宫如2个月妊娠大小、质韧,触痛明显,括动好,盆底无触痛结节。可能的诊断为(  )。A子宫肌瘤B子宫肉瘤C子宫内膜癌D子宫腺肌病E子宫内膜异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