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 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日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 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日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

A.书号

B.读者号

C.书号+读者号

D.书号+读者号+借期


参考答案和解析
书号+读者号+借期

相关考题:

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0001号借书证的读者姓名和所借图书的书名。下面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 姓名,书名 FROM 借阅,图书,读者 WHERE; 借阅,借书证号=“0001”AND;A.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B.图书.分类号=借阅.分类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C.读者.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书名=借阅.书名

图书馆数据库系统中有下列模式:书(书号,类别,书名,出版社,年份,作者,价格,总藏书量,现有库存)借书卡(卡号,姓名,单位,类别)借书记录(卡号,书号,借期,还期)其中关系书和关系借书卡的主键分别为书号和卡号,关系借书记录的主键为()。A.卡号,书号B.书号,借期C.卡号,书号,借期D.卡号,借期

有如下SQL语句:SELECT读者.姓名,读者.职称,图书.书名,借阅.借书日期;FROM图书管理!读者,图书管理!借阅,图书管理!图书;WHERE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AN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其中WHERE子句中的“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对应的关系操作是( )。

【说明】一个图书馆信息管理系统的分析与建模。下面是某图书馆的有关介绍。图书馆雇有若干管理员,各自具有编码、姓名等属性。管理员可上岗,也可下岗。图书馆中备有若干图书,每本图书有书号、书名、出版社、价格等属性。图书馆不定期地购买并注册新图书供读者借阅,也可将报废的旧书注销以停止借阅。图书馆可为众多读者提供服务。每个读者在借阅之前需注册姓名、性别、地址、Email等内容。读者可在终端上查询。每个读者最多可同时借阅5本书。每本图书借期为30天;若有一本书超期,则不可再借其他图书。一本书超期一天罚款0.1元。若一本书超期3个月不归还,则发布通告。若读者的图书丢失,在罚款处理之前不能借书,每本报失的图书罚款该书价的2倍。注册新读者不受限制;在注销读者之前,该读者必须归还所有借阅的图书,或者报失并接受罚款。在需求分析阶段,采用UML的用例图描述系统功能需求,如图1-6所示。指出图1-6中(1)(2)、(3)、(4)分别是哪个用例?

在“BOOK.mdb”数据库中有Book、等级、读者、借阅和未借图书五张表。(1)以Book、等级、读者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借阅情况”,结果显示读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和等级名称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2)以Book、等级、读者和借阅表为数据源,创建查询“查询广,查询每个读者已借书的数量和还可以借几本书,结果显示读者姓名(Group by)、已借[借阅]![书ID]之 Count)、可借数量和还可借(还可借=可借数量-已借数量)字段。查询结果如图所示。

对于说明中建立的基本表,是否允许同一读者从同一管理员处多次(两次和两次以上)借阅同一本书?为什么?

已知图书馆数据库,有三个实体:图书、出版社、读者。每位读者可以借多本书,同一本书也可以被多个读者借阅,但必须登记借出日期和应还日期。请自己设计适当的属性,画出E-R图, 1.画出E-R图。 2.设计相应的关系模型

以下2题使用如下图书管理数据库: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0001号借书证的读者姓名和所借图书的书名。 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姓名,书名FROM借阅,图书,读者WHERE; 借阅.借书证号="0001"AND;A.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 AND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B.图书.分类号=借阅.分类号 AND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C.读者.总编号=借阅.总编号 AND 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 AND 读者.书名=借阅.书名

学校图书馆规定,一名旁听生同时只能借一本书,一名在校生同时可以借5本书,一名教师同时可以借10本书,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阅关系,这种借阅关系是( )。A.一对一联系B.一对五联系C.一对十联系D.一对多联系

现有表:读者(读者姓名,读者单位,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图书名称,图书作者,出版单位)查询没有借阅图书的读者的姓名和借书证号,正确的SQL语句是( )。A. SELECT姓名FROM读者WHERE NOT EXISTS; (SELECT借书证号FROM借阅WHERE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B. SELECT姓名,借书证号FROM读者WHERE (SELECT*FROM借阅WHERE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C. SELECT姓名,借书证号FROM读者WHERE NOT EXISTS; (SELECT*FROM借阅WHERE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D. SELECT姓名,借书证号FROM读者WHERE借阅=NULL (SELECT*FROM借阅WHERE借阅.借书证号=读者.借书证号)

本题用到下面三个关系表:CARD 借书卡。 CNO 卡号,NAME 姓名,CLASS 班级BOOKS 图书。 BNO 书号,BNAME 书名,AUTHOR 作者,PRICE 单价,QUANTITY 库存册数BORROW 借书记录。 CNO 借书卡号,BNO 书号,RDATE 还书日期备注:限定每人每种书只能借一本;库存册数随借书、还书而改变。要求实现如下15个处理:1.找出借书超过5本的读者,输出借书卡号及所借图书册数。(2分)2.查询借阅了"水浒"一书的读者,输出姓名及班级。(3分)3.查询过期未还图书,输出借阅者(卡号)、书号及还书日期。(3分)4.查询书名包括"网络"关键词的图书,输出书号、书名、作者。(2分)5.查询现有图书中价格最高的图书,输出书名及作者。(2分)6.查询当前借了"计算方法"但没有借"计算方法习题集"的读者,输出其借书卡号,并按卡号降序排序输出。(4分)7.将"C01"班同学所借图书的还期都延长一周。(2分)8.从BOOKS表中删除当前无人借阅的图书记录。(2分)9.在BORROW表上建立一个触发器,完成如下功能:如果读者借阅的书名是"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就将该读者的借阅记录保存在BORROW_SAVE表中(注ORROW_SAVE表结构同BORROW表)。(4分)10.建立一个视图,显示"力01"班学生的借书信息(只要求显示姓名和书名)。(3分)11.查询当前同时借有"计算方法"和"组合数学"两本书的读者,输出其借书卡号,并按卡号升序排序输出。(3分)

连编后可以脱离Visual FoxPro独立运行的程序是 ______。以下2题使用如下图书管理数据库:图书(总编号C(6),分类号C(8),书名C(16),作者C(6),出版单位C(20),单价N(6,2))读者(借书证号C(4),单位C(8),姓名C(6),性别C(2),职称C(6),地址C(20))借阅(借书证号C(4),总编号C(6),借书日期D(8))对于图书管理数据库,查询0001号借书证的读者姓名和所借图书的书名。 SQL语句正确的是______。 SELECT姓名,书名FROM借阅,图书,读者WHERE; 借阅.借书证号="0001" AND;A.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B.图书.分类号=借阅.分类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C.读者.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书名=借阅.书名

阅读下列说明,回答问题1至问题3。【说明】请设计一个图书馆数据库,此数据库中对每个借阅者保存的读者记录包括:读者号、姓名、地址、性别、年龄、单位。对每本书存有: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对每本书被借出的书存有读者号、借出日期和应还日期。【问题1】给出E-R图【问题2】转换成关系模型【问题3】给其中任何一个表用SQL语句建表。

图书馆同一本书藏有多册,规定同一本书一个读者一次只能借一册,但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读者借书的关系为:借阅(读者号,书号,书名,借期,还期), 则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 )。A. 读者号 B. 书号 C. 读者号+书号+借期 D. 读者号+书号

A.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书名=借阅.书名B.图书,分类号=借阅,分类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C.读者,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D.图书,总编号=借阅.总编号AND读者,借书证号=借阅,借书证号

设有描述图书出版情况的关系模式:出版(书号,出版日期,印刷数量),设一本书可以被出版多次,每次出版都有一个印刷数量。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A书号B(书号,出版日期)C(书号,印刷数量)  D(书号,出版日期,印刷数量)

设有关系模式:图书借阅(读者号,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其中书号代表唯一的一本书,若允许读者在不同时间借阅同一本书,则此关系模式的主键是()。A、(读者号,图书号)B、(读者号)C、(读者号,图书号,借书日期)D、(读者号,图书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在图书数据库中有“作者”表(作者编号、作者名)、“读者”表(读者编号、读者名)和“图书”表(图书编号,图书名、作者编号)等3个基本情况表。如果一名读者借阅过某一本书,则认为该读者与这本书的作者之间形成了关系。为能反映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在数据库中应增加新的表。下列关于新表的设计中,最合理的设计是()A、增加一个表:借阅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B、增加一个表:读者-作者表(读者编号、作者编号)C、增加一个表:借阅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作者编号)D、增加两个表:借阅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读者-作者表(读者编号、作者编号)

现有借阅关系表: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足()。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分析以下的SQL命令:SELECT图书.书号,图书.书名,借阅.读者号FROM借阅RIGHTJOIN图书ON图书.书号=借阅.书号。如下描述正确的是()。A、将没借书的读者信息也查出来B、只查出被借走的图书信息C、将没被借走的图书信息也查出来D、只查出被借走图书的书号和书名

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码是()。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设有描述学生借书情况的关系模式:借书(书号,读者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设一个读者可在不同日期多次借阅同一本书,但不能在同一天对同一本书借阅多次。该关系模式的主码是()。A、书号B、(书号,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借书日期)D、(书号,读者号,借书日期,还书日期)

学校图书馆规定,一名旁听生同时只能借一本书,一名在校生同时可以借5本书,一名教师同时可以借10本书,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阅关系,这种借阅关系是()A、一对一联系B、多对多联系C、一对十联系D、一对多联系

单选题现有借阅关系表: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关键字足()。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单选题在图书数据库中有“作者”表(作者编号、作者名)、“读者”表(读者编号、读者名)和“图书”表(图书编号,图书名、作者编号)等3个基本情况表。如果一名读者借阅过某一本书,则认为该读者与这本书的作者之间形成了关系。为能反映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关系,在数据库中应增加新的表。下列关于新表的设计中,最合理的设计是()A增加一个表:借阅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B增加一个表:读者-作者表(读者编号、作者编号)C增加一个表:借阅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作者编号)D增加两个表:借阅表(读者编号、图书编号),读者-作者表(读者编号、作者编号)

单选题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外码是()。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单选题现有一个关系:借阅(书号、书名,库存数,读者号,借期,还期),假如同一本书允许一个读者多次借阅,但不能同时对一种书借多本。则该关系模式的码是()。A书号B读者号C书号+读者号D书号+读者号+借期

单选题学校图书馆规定,一名旁听生同时只能借一本书,一名在校生同时可以借5本书,一名教师同时可以借10本书,在这种情况下,读者与图书之间形成了借阅关系,这种借阅关系是()A一对一联系B多对多联系C一对十联系D一对多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