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A. E. 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用两片金属浸入溶液构成的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会产生额外的电势,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

15、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A. E. 贝克勒尔意外地发现,用两片金属浸入溶液构成的电池,受到阳光照射时会产生额外的电势,他把这种现象称为光生伏特效应.


参考答案和解析
B 解析:1秒内1个原子发生衰变是1贝克,样本内1秒钟有100个原子衰变,因此为100贝克。

相关考题: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光伏效应。 A.贝克勒尔B.普林斯C.麦克斯韦D.布儒斯特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A?E?贝克勒尔(Becqurel)意外地发现,用2片金属浸入溶液构成的伏打电池,光照时产生额外的伏打电贽,他把这种现象称为() A.“伏光效应”B.“光伏效应”C.“光电效应”D.“电光效应”

光敏晶体管是利用物质在光的照射下电导性能改变或产生()而制成的光电器件。A、外光电效应B、光电导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池属于( )。 A.外光电效应B.内光电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D.光热效应

发现X射线的物理学家是A.伦琴B.戈瑞C.居里夫人D.拉德E.贝克勒尔

两种不同金属材料,把其中一端对焊起来,另两端与电压表相连,当两端之间有温度差时,就会产生()电动势,这种现象称为赛贝克效应,这种导体的组合称为()。

光生伏特效应如何产生?

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发现了光伏效应。A、贝克勒尔B、普林斯C、麦克斯韦D、布儒斯特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A、同位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E、X射线

1839年科学家()发现了“光生伏特效应”。A、马克斯韦B、爱迪生C、法拉第D、贝克勒耳

1896年,铀具有天然的放射性被法国物理学家()发现。A、贝克勒尔B、居里夫人C、富兰克林D、加索尔

受光照射的物质在一定方向产生电势的现象叫()A、外光电效应B、光生伏特效应C、内光电效应D、光电磁效应

天然放射现象是贝克勒尔和()发现的。

在光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物体电阻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A、磁电效应B、声光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D、光电导效应

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光生伏特效应是指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的电动势的现象,利用该效应可制成各类光电池。

简述光生伏特效应如何产生?

光照射于某一物体上,使电子从这些物体表面逸出的现象称为()。A、外光电效应B、内光电效应C、光电导效应D、光生伏特效应

在光线作用下,物体产生一定方向电动势的现象称为()。A、外光电效应B、内光电效应C、光电导效应D、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池的工作原理基于()。A、光电效应B、内光电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D、发光效应

单选题在光的作用下,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到自由状态,引起物体电阻率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A磁电效应B声光效应C光生伏特效应D光电导效应

单选题光生电效应是指物质在光线照射下()A发生电逸出现象B其内部产生一定的电势C产生电流D其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单选题1839年,法国物理学家A·E·贝克勒尔(BeCqurel)意外地发现,用2片金属浸入溶液构成的伏打电池,光照时产生额外的伏打电贽,他把这种现象称为()A“伏光效应”B“光伏效应”C“光电效应”D“电光效应”

填空题天然放射现象是贝克勒尔和()发现的。

单选题1839 年科学家()发现了“光生伏特效应”。A马克斯韦B爱迪生C法拉第D贝克勒耳

单选题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 )A同位素B放射性衰变C人工放射性核素D放射现象EX射线

单选题用热电偶测温时,如两端有温差,则回路中应产生电势,这种现象称为()。A电磁效应B热电效应C光电效应

单选题1896年,铀具有天然的放射性被法国物理学家()发现。A贝克勒尔B居里夫人C富兰克林D加索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