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个问题属于()。A.逆向选择B.搭便车问题C.自然选择D.道德陷阱

10、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个问题属于()。

A.逆向选择

B.搭便车问题

C.自然选择

D.道德陷阱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解析:在商品交易中,市场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信息往往具有不对称性。例如,在旧货市场中,卖方通常比买方掌握更多与商品质量有关的信息,这个时候,由于无法准确识别商品质量的优劣,买方只能根据商品的平均质量付价,这就使得优质商品的价格被低估,结果只有劣质品才能成交,从而造成优质品逐步退出交易(劣质品驱逐优质品)而不受消费者欢迎的劣质品充斥市场的(均衡)结果。经济学把这种现象称为逆向选择。 依照常理,降低价格,该商品的需求量就会增加;提高价格,该商品的供给量就会增加。但在上述旧货市场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降低价格,消费者也不会做出增加购买的选择;提高价格,生产者也不会增强供给的愿望。 逆向选择同样存在于保险市场。保险买卖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具有不对称性,投保人通常比保险人拥有更多与保险标的有关的信息。例如,在医疗保险市场上,保险公司不可能完全掌握每个投保人的健康状况,只能掌握潜在投保人的平均健康状况,据以收取保险费。在这种情况下,谁会购买保险?当然是那些身体不太健康的人。因为对于那些身体健康的人来说,保费太高,即高出了自己的期望医疗费用,他不会去购买保险。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人来说,所投保费低于自己的期望医疗费用,他会积极投保。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少保险公司亏损的可能性,保险公司势必提高保险费,按照这些不太健康人的平均健康状况收取保险费。而保险费上涨的后果就是投保客户的健康状况更为糟糕,因为那些身体状况不是很好,但患病率仍属较低的人会退出保险市场。这又将导致保险公司进一步提高保险费,依此类推,最终只有那些患有严重疾病或绝症的人才购买保险,而他们正是保险公司所最不想要的顾客。因此,对保险公司来说,保险市场存在逆向选择。 由此可见,逆向选择即是信息较少的经济交易当事人所面临着的下列结果:信息较多的交易对方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做出了对自己不利的行动或选择,从而使得市场交易的结果与自己的愿望相反。也就是说,对于信息较少的经济交易当事人来说,所达成的协议理性(即其并未受到损害)但不理想。例如,在旧货市场中,买者以低价买得孬车;在保险市场上,保险人以较高保费与健康程度较差的人达成保险协议;交易双方的交易谁也没吃亏,即均符合理性的原则。但买方可能本想买好车,保险人本想与健康的人交易。因此,逆向选择是对不完全信息下市场资源配置扭曲现象的描述。 而道德风险涉及合同签订以后拥有较多信息那一方所采取的(隐瞒)行为。它指的是交易双方在交易协议签订后,拥有较多信息的一方在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过程中做出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或选择的可能性。这时,我们称拥有较少信息的那一方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存在道德风险。例如,当签约一方不完全承担风险后果时,该签约方所采取的能够导致自身效用最大化的(理性)行为,就很可能造成合约对方的损失。我们就说合约对方面临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的施加方并不道德败坏。追求效用最大化是我们对所有行为主体的一贯假定。道德风险的产生源于信息的不对称。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假若不调整合同的相关约束条款,要想消除信息较少那一方的道德风险,只能假定拥有信息较多的那一方不理性。 保险市场上的道德风险是指投保人在投保后,降低对所投保标的的预防措施,从而使损失发生的概率上升,给保险公司带来损失的可能性增加。 基于理性人的假设,保险合同签订双方都在努力追求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由于任何预防性措施都有成本,同时保险公司承担了保险的全部风险,所以理性的投保人不会在预防措施上投资,甚至主动促使损失发生,从而获得保险公司的理赔。 2001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斯蒂格里茨有一个经典的道德风险的例子: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学生创办了对自行车的保险业务,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学生应获得15%×(1-10%)-(1-15%)×10%=5%的期望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从而处于亏损的状态:15%×(1-15%)-(1-15%)×15%=0。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的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为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是这几个发起保险业务的学生所面临的道德风险。 显然,信息的不对称会导致效率损失,而传递信号以克服信息的不对称性就是克服市场无效率的一种可行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销售方所给予的商品包退、包换和保修等等诸如此类的承诺就是卖方对于买方的信息传递。 信号传递有成本。实际上,正是因为传递相同信号的不同旧车销售商的信号传递成本不相同,才保证了信号传递的有效性。例如,只有好车的卖者才敢承诺假一罚十,从而将好车卖出,获得利润。 所以,本题应选择A。

相关考题:

下列关于人力资本投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即收益时间越长),则一项人力资本投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小,就会有越多的人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C.经济衰退来临,上大学的人就会减少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就越多

公司最直接的竞争者是那些为相同目标市场推行()战略的人。A.相似B.相通C.相同D.毫无光系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个例子属于( )的情况。(A) 委托代理(B) 道德风险(C) 信号传递(D) 逆向选择(E) 以上都是

其他条件相同,接受教育投资的成本越( ),就越会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教育。

当那些比普通人更容易生病的人购买医疗保险时,保险市场就证明了逆向选择问题。()

下列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推论,说法错误的有()。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是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可能性越小E: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少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符合这种推论现象的是( )。A.在经济衰退时选择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更大B.在经济繁荣时选择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所占的比例更大C.大学毕业后可以工作的年限越长,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D.大学毕业生的工资超出高中毕业生越多,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人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有可能为正,从而使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下列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关于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可能性越大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 则上大学的可能性越大

能够解释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同等质量男性和女性之间工资差异的是(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流量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有可能为正, 从而使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短,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E.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低,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其他条件相同,最愿意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说明存在( )问题。A.道德风险B.免费搭车C.委托代理D.逆向选择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该例子是一个(  )的例子。A.逆向选择B.道德风险C.搭便车D.收益递减

其他条件相同,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例子()。A、逆向选择B、搭便车问题C、自然选择D、道德陷阱

以下属于逆选择的情况是()A、损失概率低于平均水平的人急于购买保险B、低收入阶层的人急于购买保险C、损失概率高于平均水平的人急于购买保险D、高收入阶层的人急于购买保险

抓()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心的人群。A、建设B、发展C、纪律D、民生

当保险公司将保费提高时,投保人当中的低风险的人可能退出保险市场,而高风险的人仍然愿意购买保险,所以保险公司的保险供给量将会增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系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需要解决的人民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

其他条件相同时,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是()A、逆向选择B、搭便车问题C、自然选择D、道德陷阱

下列选项中,()不是运用风险同质性原理的结果。A、30岁的人与40岁的人购买相同性质的保险时所缴纳的保费不相同B、女性和男性的保费不同C、不同职业的人购买相同性质的保险时所缴纳的保费不相同D、不同年龄的人购买相同性质的保险时所缴纳的保费相同

多选题关于高等教育投资决策的几个基本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短,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E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低,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多选题下列关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正确的有()。A一般而言,年纪大的人更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B从人的一生看,某项人力资本投资进行得越晚,则其净现值会越低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小,就会有越多的人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E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越多

单选题能够解释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同等条件男性和女性工资差异的是( )。A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相对就会越多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上大学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从而上大学的可能性更大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性报酬差距越大,则愿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相对来说就会越多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在折算上大学的未来收益时所使用的贴现率越高,则上大学的可能性就越小

问答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抓住最需要关系的人群,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需要解决的人民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包括?

单选题下列关于高等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年纪大的人更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B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与高中毕业生之问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于大学教育的人越多C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投资后的收入增量流越长.则一项人力资本投资的净现值越可能为正D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小,就会有越多的人愿意投资于人力资本

单选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上大学的成本越低,则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符合这种推论现象的是( )。A在经济衰退时期选择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所占比例B在经济繁荣时期选择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所占比例C大学毕业后可以工作的年限越长,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D大学毕业后的工作超出高中毕业生越多,愿意上大学的人越多

单选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个例子属于(  )的情况。A委托代理B道德风险C信号传递D逆向选择E以上都是

单选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最愿意购买保险的人是那些最可能需要它的人。这个例子属于(  )的情况。A委托代理B道德风险C信号传递D逆向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