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采用断开热负荷回路的方法调优换热器网络,合并换热器后的结构除了需要保证每个单元设备热负荷为非负外,还要检验每个单元设备的传热温差是否大于或等于最小的允许传热温差。

17、采用断开热负荷回路的方法调优换热器网络,合并换热器后的结构除了需要保证每个单元设备热负荷为非负外,还要检验每个单元设备的传热温差是否大于或等于最小的允许传热温差。


参考答案和解析
A

相关考题:

一个满足生产要求的换热器其传热速度()热负荷。 A、大于B、小于C、等于D、等于或大于

换热器传热过程中,两流体的出入口温差大,则热负荷()。 A.小B.大C.不变D.不确定

一个满足生产的换热器要求其传热速率( )热负荷。A.大于B.小于C.等于或大于D.小于或等于

在一台换热器中,传热速率与热负荷的关系为( )。A.传热速率=热负荷B.传热速率≥热负荷C.传热速率≤热负荷D.互不相干

相邻房间供暖设计温度不同时,哪种情况不需要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 )A.温差小于或等于5℃B.温差大于或等于5℃、但传热量不大于高温失热房间供暖负荷的10%C.温差小于5℃、且传热量不大于高温失热房间供暖负荷的10%D.温差小于5℃、且传热量不大于低温得热房间供暖负荷的10%

下列关于相邻房间的传热量叙述正确的是()A、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4℃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B、相邻房间的温差大于或等于30℃时,应计算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C、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8%时,应计算其传热量D、相邻房间的温差小于5℃,且通过隔墙或楼板的传热量大于该房间热负荷的10%时,应计算其传热量

相邻房间采暖设计温度不同时,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A、温差大于或等于5℃B、温差小于5℃、传热量大于高温失热房间采暖负荷的10%C、温差小于5℃、传热量不大于高温失热房间采暖负荷的10%D、温差小于5℃、传热量不大于低温得热房间采暖负荷的10%

对特定的换热器来说,影响其热负荷的因素是()。A、传热面积B、传热的平均温差C、传热系数D、传热的平均温差及传热系数

计算题:某换热器平均温差为5℃,传热系数为50W/(m·℃),换热面积为100m2,求该换热器的热负荷。

某换热器平均温差为5℃,传热系数为50W/(m·℃),换热面积为100m2,求该换热器的热负荷。

已知某换热器的热负荷为21.94*104kcal/h,传热系数为210kcal/度。hm2冷热流平均温差T=36度,求其换热面积为()。

为保证换热器完成传热任务,应使换热器的热负荷()其传热速率。A、小于B、大于C、等于D、大于或至少

在一台换热器中,传热速率与热负荷的关系为()。A、传热速率=热负荷B、传热速率≥热负荷C、传热速率≤热负荷D、互不相干

为提高换热器的传热效果,今后发展的趋势是提高换热温差。()

已知某一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K=285W/m2℃,传热面积A=50m2,逆流时的对数平均温差Δtm=100℃,试求该换热器的热负荷Q。

换热器传热过程中,两流体的出入口温差愈或变大,则热负荷()。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确定

一个满足生产的换热器要求其传热速率()热负荷。A、大于B、小于C、等于或大于D、小于或等于

通常认为换热器的热负荷在数值上()传热速率。A、大于B、小于C、等于D、无关

换热器的热负荷可以小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换热器的热负荷就是指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进行换热器的校核计算时,无论采用平均温差法还是采用传热单元数法都需要假设一种介质的出口温度,为什么此时使用传热单元数法较为方便?

传热过程中,热负荷一定小于或等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

试述平均温差法(LMTD法)和效能─传热单元数法(ε-NTU法)在换热器传热计算中各自的特点?

判断题传热过程中,热负荷一定小于或等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A对B错

判断题进行换热网络设计时,只要每台换热器的传热温差大于最小允许传热温差,所设计出来的换热网络都能达到最大热量回收的目标,且换热总面积不变A对B错

问答题进行换热器的校核计算时,无论采用平均温差法还是采用传热单元数法都需要假设一种介质的出口温度,为什么此时使用传热单元数法较为方便?

单选题相邻房间采暖设计温度不同时,下列哪种情况不需要计算通过隔墙和楼板的传热量?()A温差大于或等于5℃B温差小于5℃、传热量大于高温失热房间采暖负荷的10%C温差小于5℃、传热量不大于高温失热房间采暖负荷的10%D温差小于5℃、传热量不大于低温得热房间采暖负荷的10%

单选题可以这样理解传热单元的物理含义:它是传热单元数为1的一小段换热器,流体流经它的温度变化等于()A1℃或1KB该换热器的KA值C该换热器的热容流量D这小段换热器的平均传热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