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行为属于贪污罪的是()A.在民营公司工作的甲利用职务便利盗窃公司500万的财产B.甲是国有企业A公司的会计,利用做假账的手段将公司1000万财物占为己有C.甲是某私人基金会的职员,利用欺骗的手段侵占基金会价值1000万的财物D.甲是某行政机关派到某私营企业担任党支部的书记,利用管理党务的便利,侵占党员交纳的党费20万

以下行为属于贪污罪的是()

A.在民营公司工作的甲利用职务便利盗窃公司500万的财产

B.甲是国有企业A公司的会计,利用做假账的手段将公司1000万财物占为己有

C.甲是某私人基金会的职员,利用欺骗的手段侵占基金会价值1000万的财物

D.甲是某行政机关派到某私营企业担任党支部的书记,利用管理党务的便利,侵占党员交纳的党费20万


参考答案和解析
甲挪用公款后因案发而“畏罪潜逃的”;乙挪用公款数额巨大,因客观原因在一审宣判前不能归还的

相关考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1.关于甲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将公款挪用给乙使用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B.甲不知道乙将公款用于犯罪活动,所以甲乙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C.甲携带3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构成贪污罪D.对甲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贪污罪实行并罚

第 56 题 关于乙的犯罪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的行为属于挪用公款进行非法活动B.乙与甲不构成挪用公款罪的共犯C.乙归还30万元公款的行为导致甲犯贪污罪,故乙成立贪污罪的帮助犯D.对乙的行为应以挪用公款罪、行贿罪、贩卖毒品罪实行并罚

贪污罪是指从事公务的工作人员利用非职务之便,侵犯公共财产的行为。

由“所有的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甲的行为不是贪污罪”可以推出:甲的行为不是故意犯罪。()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关于乙携带10万元公款潜逃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贪污罪B、对该行为应认定为职务侵占罪C、该行为属于挪用公款罪中的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D、该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中的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较大不退还

在甲单位征用土地的过程中,土地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张某与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王某相勾结,由王某多报土地上的庄稼数,乙加盖土地管理局的印章予以证实,进而从甲单位多领补偿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王某的行为成立贪污罪的正犯C.王某的行为成立贪污罪的教唆犯D.张某和王某均不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的客观行为方式不可以是以下哪种形式?( )A.盗窃B.侵占C.诈骗 ( ⊙o⊙ )D.抢夺

下列关于贪污罪的说法,错误的是( )。A.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B.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不可收买性C.贪污罪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D.贪污罪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一般来说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但并不以此作为定罪的依据

区分贪污罪与职务侵占罪的界限是(  )。A.主体不同B.行为方式不同C.行为对象不同D.行为效果不同

陈某是甲国有公司的经理,因炒股向乙公司的周某借了 10余万元,但炒股失利无钱可还。周某向陈某支招可以利用陈某主管财务的便利侵占公司的财产,在周某的策划下陈某顺利贪污了公司的财物共计20余万元。关于陈某和周某的行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陈某属于国家工作人员,其贪污财物的行为构成贪污罪B.周某不是国家工作人员,所以周某不构成贪污罪C.陈某定贪污罪,周某定侵占罪D.陈某定贪污罪,周某是共犯,也定贪污罪

共用题干 下列关于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行为人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的公款移居国外的,应当被认定为贪污罪B:行为人挪用巨额公款从事营利活动,结果因经营不善对挪用的全部款项均不能归还,则行为人的挪用公款罪将转化为贪污罪C:行为人挪用巨额公款从事非法活动,在案发后谎称其挪用的公款已被自己挥霍殆尽,则属于“挪用公款不退还”,应当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D:行为人若在挪用公款后有平账行为,则构成贪污罪

贪污罪的行为方式包括()。A、侵吞B、挪用C、窃取D、骗取

以下属于过失犯罪的是()。A、交通肇事罪B、抢劫罪C、绑架罪D、贪污罪

“受贿罪是渎职罪,贪污罪不是受贿罪;所以贪污罪不是渎职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大项不当周延B、不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

由“所有的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甲的行为不是贪污罪”可以推出:甲的行为不是故意犯罪。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一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贪污罪是故意犯罪,失火罪不是贪污罪,所以失火罪不是故意犯罪。”这一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甲某为某教育委员会主任,利用职务便利,通过伪造民办教师名册,从1998年2月贪污2300元,1999年5月贪污1800元,2000年11月3400元。对于甲某的行为()。A、不构成犯罪B、属于连续犯构成贪污罪C、属于继续犯构成贪污罪D、属于牵连犯构成贪污罪

已知“有的贪污罪是过失罪”为假,根据对当关系原理,可以推知以下判断为真的有()。A、有的贪污罪不是过失罪B、所有的贪污罪都是过失罪C、所有的贪污罪都不是过失罪D、并非有的贪污罪不是过失罪E、并非所有的贪污罪都是过失罪

截留、挪用运输收入属于()A、违法行为B、贪污罪C、违章行为D、严重路风事件

单选题截留、挪用运输收入属于()。A违法行为B贪污罪C违章行为D严重路风事件

单选题以下属于过失犯罪的是()。A交通肇事罪B抢劫罪C绑架罪D贪污罪

判断题由“所有的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甲的行为不是贪污罪”可以推出:甲的行为不是故意犯罪。A对B错

多选题已知“有的贪污罪是过失罪”为假,根据对当关系原理,可以推知以下判断为真的有()。A有的贪污罪不是过失罪B所有的贪污罪都是过失罪C所有的贪污罪都不是过失罪D并非有的贪污罪不是过失罪E并非所有的贪污罪都是过失罪

填空题“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一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

单选题“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A大项不当周延B不项不当周延C中项不周延D两否定推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