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列茨在达沃斯年会上强调,过去15年,尤其是过去7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都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快速上升,很显然,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中国必须转变增长模式,从过去注重量的增长转变到注重质的提升,降低资源消耗。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十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B.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增长C.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惠及了非洲和拉美地区D.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必须加快转型

2016年初,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经济学家约瑟夫?斯蒂格列茨在达沃斯年会上强调,过去15年,尤其是过去7年以来,中国一直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包括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都受益于中国经济的增长。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其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快速上升,很显然,这种模式不可能持续,中国必须转变增长模式,从过去注重量的增长转变到注重质的提升,降低资源消耗。
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

A.十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带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B.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对自然资源需求增长
C.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惠及了非洲和拉美地区
D.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面临挑战必须加快转型

参考解析

解析:文段首先由经济学家的话指出中国是全球经济的发动机,后文提到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问题,即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快速上升,这种模式不可持续,最后通过“必须”提出对策,即转变增长模式,对应D项。
A项、C项为文段开篇背景的阐述,非重点,排除;B项为文段中问题的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

相关考题:

从通胀压力这个角度来说,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推动,那么就会导致要素价格的上升;如果更多地依赖效率提高推动,将不至于导致要素需求的明显增加,同时却增加了商品供给。研究显示,尽管近3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效率提升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有较大提升余地。在我国的经济增长中,资本投八的贡献率比效率提升的贡献率更大。农村和国有企业的改革红利乃至人口结构红利已渐渐消失,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国经济要实现更好更快地增长需要完成动力转换。本段文字意在表明( )。A.提高经济增长效率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B.中国经济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待提高C.我国近年的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资本投入的贡献D.中国经济增长的实现急需完成其动力转换

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主要特征是什么?() A.应该对应传统产业和传统经济模式B.双引擎C.经济由过去高增长变为中速增长D.经济

近期,随着中国电力、煤炭等传统能源短缺问题的缓解,石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制约趋于减弱。据国际能源署今年5月份的估计,2005年中国石油进口需求增长预期由原来的15.4%下降到7.1%。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必定在任何时期都导致油价上涨。但从长期看,中国石油的进口需求将振荡上升,而国内的供给能力将缓慢下滑,2030年中国石油的进口需求可能高达75%以上。从这段文字中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A. 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成效显著B. 石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压力趋于减弱C. 中国经济增长并不必定在任何时期都导致油价上涨D. 从长期看,中国石油的进口需求将振荡上升

2007年至今,信托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原因不包括( )。A.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B.灵活优势C.中国经济持续增长D.跨界优势

下列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 中国经济从中高速增长转为高速增长B. 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像质量效率型转变C. 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D.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经济学家:中国外汇储备在过去10年的快速增长是中国经济成功的标志之一。没有外储备的增长,就没有中国目前的国际影响力。但是,不进行外汇储备投资,就不会有外汇储备的增长。外汇储备投资面临风险是正确的,只要投资寻求收益,就要承担风险。以下哪项陈述能从这位经济学家的论述中合逻辑的推出()A如果能够承担风险,就会有外汇储备的增长。B如果不进行外汇储备投资,就不用承担风险。C只要进行外汇储备投资,中国就能具有国际影响力。D中国具有目前的国际影响力,是因为中国承担了投资风险。

全球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是()。A、美国经济B、欧洲经济C、亚洲经济D、中国经济

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要判断是()A、中国经济高速增长B、中国经济低速增长C、中国经济U型增长D、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都经历过能源和电力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可以预想,非洲地区在进入现代化以后将同样面临能源和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A、欧美B、澳大利亚C、韩国D、日本

过去20年来全球经济呈现“向东发展”的趋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动力。A、日本B、中国C、韩国D、新加坡

李克强6月27日出席2016年夏季达沃斯论坛强调,()的主导作用和()成为第一大产业的优势不断显现,新技术、新业态等新经济快速增长,转型升级的产业也在快速发展。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希望始终大于困难。A、消费服务业B、生产制造业C、消费制造业D、生产服务业

过去三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对人类作出了()的重大贡献。A、全球发展B、全球减贫C、全球经济增长D、全球贸易增长

中国在过去的40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功的实现了粮食的稳步增长。

步入L型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是如何从降速转向提质的阶段,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

根据2016年中国经济的表现,我国经济供求失衡的态势正在缓解,经济增长快速回落的风险有所下降,()从上半场的“降速”阶段逐步转向下半场的“提质”阶段。A、A型增长B、V型增长C、L型增长D、M型增长

中国经济增长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否则中国经济将没有前途。

从1978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年均—以上的快速增长,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0%的增速。()A、 9.8%B、 8.9%

自2013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主动减速,由此进入“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第二季。第二季的主题就是“提质增效”,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而质量和效益归根结底要通过深化改革,包括技术改革和体制改革。在经济学家林毅夫看来,如果中国能够继续深化改革,消除各种结构性的缺陷,并按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以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中国有可能将8%的增长潜力变为现实的长期增长率。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林毅夫认为中国想保持增长必须深化改革B、中国经济进入第二季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C、“提质增效”确保中国经济实现持续增长D、深化改革才能保证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A、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B、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C、实现绿色增长D、用创新驱动增长

多选题2007年至今,信托业持续、快速发展,主要原因在于( )。A商业银行管理水平的不断上升B灵活优势C中国经济持续增长D人们理财意识的提高E跨界优势

单选题中央对于当前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重要判断是()A中国经济高速增长B中国经济低速增长C中国经济U型增长D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

判断题入L型中高速增长阶段,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是如何从降速转向提质的阶段,通过新旧动能的转换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A对B错

多选题在淡化GDP指标的同时,中国经济增长亟须()。A从过去的规模驱动转型升级为创新驱动B加大改革力度,释放改革红利C实现绿色增长D用创新驱动增长

判断题中国在过去的40年来,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成功的实现了粮食的稳步增长。A对B错

单选题()和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都经历过能源和电力消费的高速增长期,可以预想,非洲地区在进入现代化以后将同样面临能源和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A欧美B澳大利亚C韩国D日本

多选题过去三十年的历史表明,中国对人类作出了()的重大贡献。A全球发展B全球减贫C全球经济增长D全球贸易增长

问答题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挑战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出何种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