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钢尺在精密量距前必须加以(),确定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A、检查B、区别端点尺和刻线尺C、检定D、查清零点位置

用钢尺在精密量距前必须加以(),确定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A、检查

B、区别端点尺和刻线尺

C、检定

D、查清零点位置


相关考题:

钢尺精密量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4个人B、钢尺需经过检定C、不用进行温度改正D、不用进行尺长改正

钢尺量距一般采用()量距,在精密量距时用()量距。A、整尺法,整尺法B、串尺法,串尺法C、整尺法,串尺法D、串尺法,整尺法

利用钢尺量距时,其最简单的尺长方程式为L=L+△L+α.L(η°-η。°),式中L、△L、α.η°、η。°分别为钢尺的名义长度、经检定后所得整钢尺的尺长改正数、温度为t°时、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测量时钢尺的温度。

已知A1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34m,某钢尺名义长为30m,在+10℃时使用标准拉力用该尺量得AB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mm,求钢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钢尺按照零点刻线位置可分为()。A、50mB、30mC、端点尺D、刻线尺E、厘米分划尺

使用钢尺进行精密量距时,如果(),需进行尺长改正。A、钢尺名义长度不等于实际长度B、测量温度不等于钢尺检定温度C、测量距离的两端点有高差D、项目经理有要求

每个钢尺经过比长检定后都有一个(),用来表达在标准拉力下,钢尺的实际长度随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A、检定结果B、标准公式C、尺长方程式D、计算公式

钢尺由于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之分。A、钢带尺B、钢线尺C、端点尺D、不锈钢尺E、刻线尺

关于钢尺量距的说法,错误的有()A、钢尺的名义长度总比实际长度长,量距时会产生尺长误差。B、钢尺的长度随温度变化,量距时应测定尺温。C、钢尺具有弹性,一般量距时应保持拉力均匀。D、量距时钢尺偏离定线方向,导致量距结果偏大。E、钢尺端点对不准属于系统误差,丈量时应尽量认真操作

钢尺按照起点刻线位置可分为()A、50mB、30mC、端点尺D、刻划尺E、厘米分划尺

在钢尺量距中,经过检定得出的钢尺实际长度比名义长度短时,则其尺长改正值为正值

钢尺按零点位置可分为()。A、端点尺B、刻线尺C、分微尺D、测微尺

钢尺的名义长度是指()。A、尺身上的刻划注记值B、用尺所量的长度C、钢尺改正后的长度D、钢尺检定时的长度

钢尺精密量距时,减少量距误差的措施包括:();使用水准仪测定两端点高差以便进行高差改正。A、新购钢尺必须进行检定,以求得尺长改正值B、为减少直线定线误差,采用经纬仪定线C、丈量距离时,使用弹簧称衡量拉力D、必须进行温度改正E、选择天气好的日子进行钢尺量距

钢尺由于尺的零点位置不同,有刻线尺和端点尺之分。

精密量距时,尺长改正的计算公式为(),温度改正的计算公式为(),倾斜改正的计算公式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钢尺按尺的零点位置可分为()。A、起点尺B、端点尺C、刻线尺D、零点尺

多选题钢尺按照零点刻线位置可分为()。A50mB30mC端点尺D刻线尺E厘米分划尺

填空题精密量距时,尺长改正的计算公式为(),温度改正的计算公式为(),倾斜改正的计算公式为();钢尺尺长方程式的一般形式为()。

单选题钢尺检定后,给出的尺长变化的函数式,通常称为()。A检定方程式B温度方程式C尺长方程式D变化方程式

问答题已知A1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034m,某钢尺名义长为30m,在+10℃时使用标准拉力用该尺量得AB两桩间的水平距离为300mm,求钢尺在+20℃时的实际长度和尺长方程式。

多选题钢尺按尺的零点位置可分为()。A起点尺B端点尺C刻线尺D零点尺

单选题钢尺的名义长度是指()。A尺身上的刻划注记值B用尺所量的长度C钢尺改正后的长度D钢尺检定时的长度

问答题设标准钢尺1号尺的尺长方程式为Lt1=30m+0.004m+1.2×10-5×30(t°-20℃)m,被检定的2号钢尺为30m钢尺,多次丈量的平均长度为29.997m,求得2号钢尺比1号标准尺长0.003,设检定时的温度变化很小略而不计,求尺长改正和被检定钢尺的尺长方程式。

多选题钢尺按零点位置可分为()。A端点尺B刻线尺C分微尺D测微尺

单选题用钢尺在精密量距前必须加以(),确定该钢尺的尺长方程式。A检查B区别端点尺和刻线尺C检定D查清零点位置

判断题利用钢尺量距时,其最简单的尺长方程式为L=L+△L+α.L(η°-η。°),式中L、△L、α.η°、η。°分别为钢尺的名义长度、经检定后所得整钢尺的尺长改正数、温度为t°时、钢尺检定时的温度、测量时钢尺的温度。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