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下列关于散列表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A)散列法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关键码值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B)好的散列函数的标准是能将关键码值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C)在散列法中,处理碰撞的方法基本有两类:拉链法和除余法D) 散列表的平均检索长度随负载因子的增大而增加

(13)下列关于散列表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散列法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关键码值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

B)好的散列函数的标准是能将关键码值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

C)在散列法中,处理碰撞的方法基本有两类:拉链法和除余法

D) 散列表的平均检索长度随负载因子的增大而增加


相关考题:

● 下列有关数据存储结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44) ”和“ (45) ”。(44)A. 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B. 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插入、删除运算效率高C. 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D. 队列的存储方式既可以是顺序方式,也可以是链接方式(45)A. 散列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指针B. 负载因子(装填因子)是散列法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散列表装满程度C.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把关键字的值作为数据的存储地址D. 在散列法中,不同的关键字值对应到不同的存储地址称作发生了冲突

( 4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 【 4 】 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

(4)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到18,散列函数为h(k)=k mod 19,用线性控查法解决碰撞。现从空的散列表开始,依次插入关键码值190,89,217,75,则最后一个关键码33的地址为___________。

判断下列叙述正确与否。①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②顺序存储方式的优点是存储密度大,且插入、删除运用算效率高。③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恰好包含一个指针。④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⑤散列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指针。⑥负载因子(装填因子)是散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散列表的装满程度。⑦栈和队列的存储方式既可是顺序方式,也可是链接方式。⑧用二叉链表法(llink-rlink法)存储包含n个结点的二叉树,结点的2n个指针区域中有n+1个为空指针。⑨用相邻矩阵法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大小只与图中结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⑩邻接表法只能用于有向图的存储,而相邻矩阵法对于有向图和无向图的存储都适用。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散列法存储的思想是由关键字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B.散列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指针C.负载因子是散列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散列表的饱满程度D.散列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散列表构造时选取的散列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

( 4 )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 0 到 12 ,散列函数为 h ( k ) =k mod 13, 用线性探查法解决碰撞。现从空的教列表开始,依次插入关键码值 14, 95, 24, 61 , 27, 82, 69, 则最后一个关键码 69 的地址为【 4 】。

散列表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__________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

从供选择的答案中选出应填入下列叙述中()内的正确答案:在二叉排序树中,每个结点的关键码值(A),(B)一棵二叉排序树,即可得到排序序列。同一个结点集合,可用不同的二叉排序树表示,人们把平均检索长度最短的二叉排序树称做最佳二叉排序树,最佳二叉排序树在结构上的特点是(C)。供选择的答案A:①比左子树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大,比右子树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小②比左子树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小,比右子树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大③比左右子树的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大④与左子树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和右子树所有结点的关键码值无必然的大小关系B:①前序遍历 ②中序(对称)遍历③后序遍历 ④层次遍历C:①除最下二层可以不满外,其余都是充满的②除最下一层可以不满外,其余都是充满的③每个结点的左右子树的高度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④最下层的叶子必须在左边

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构造的散列表中,每个地址单元所链接的同义词表中结点的()相同。 A.关键字B.元素值C.散列地址D.含义

设某散列表的当前状态如下:一共有20个位置,在第0、1、3、4、6、1O、11、13、14、17、19的位置存放着结点值,其中6和13存放的结点值相同,则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约为A.0.55B.0.52C.0.667D.0.4

下列关于散列表的叙述中,哪一条是不正确的?( )A) 散列法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关键码值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B) 好的散列函数的标准是能将关键码值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C) 在散列法中,处理碰撞的方法基本有两类:拉链法和除余法D) 散列表的平均检索长度随负载因子的增大而增加A.B.C.D.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结点的[ ]决定结点的存储地址。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42)。A.装填因子是散列法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散列表的装填程度B.散列表的查找效率主要取决于散列表造表时选取的散列函数和处理冲突的方法C.散列表的结点中只包含数据元素自身的信息,不包含任何指针D.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到12,散列函数为h(k)=k mod 13,用线性探查法解决碰撞。现从空的散列表开始,依次插入关键码值14,95,24,61,27,82,69,则最后一个关键码69的地址为【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二分法查找的平均检索长度小,插入、删除方便B.分块查找中每个块中的结点是有序的.块与块之间可以没有顺序C.好的散列函数能将关键码值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地址空间中D.散列表的平均检索长度直接依赖于元素的个数

设散列表长m=14,散列函数H(K)=K%11,已知表中已有4个结点:r(15)=4;r(38)=5;r(61)=6;r(84)=7,其他地址为空,如用二次探测再散列处理冲突,关键字为49的结点地址是_____。A.8B.3C.5D.9

下面关于二叉排序树叙述中,正确的是A.右结点的度大于左结点的度B.右子树的度大于左子树的度C.左子树中所有的结点的关键码值都小于该结点的关键码值D.右子树中所有的结点的关键码值都小于该结点的关键码值

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到10,散列函数为h(k)=k modll,用线性探查法解决碰撞。现从空的散列表开始,依次插入关键码值95,14,27,68,82,则最后—个关键码82的地址为:A.4B.5C.6D.7

从一个包含2000个结点的散列表A[1..2000]中查找结点的平均比较次数( )从一个包含200个结点的散列表B[1..200]中查找结点的平均比较次数。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

若关键码序列(47,61,55,39,10,26,90,82)采用散列法进行存储和查找。设散列函数为H(Key)=Key mod 11(mod表示整除取余运算),拟采用链地址法(拉链法)解决冲突构造散列表。以下关于该散列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关键码10和90位于同一个链中B.关键码61和82位于同一个链中C.关键码61和39位于同一个链中D.关键码47、55和39位于同一个链中

在用散列表存储关键码集合时,可以用双散列法寻找下一个空位置。在设计再散列函数时,要求计算出的值与表的大小m互质。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

关于装填因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哈希表的平均查找长度与处理冲突的方法无关。B、若散列表的负载因子(装填因子)α1,则可避免冲突的产生。C、散列法的平均检索长度不随表中结点数目的增加而增加,而是随负载因子的增大而增大。D、负载因子(装填因子)是散列表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散列表的装满程度。

设散列表的地址空间为0到12,散列函数为h(k)=kmod13,用线性探查法解决碰撞。现从空的教列表开始,依次插入关键码值14,95,24,61,27,82,69,则最后一个关键码69的地址为()。

判断题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关键码的值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A对B错

填空题散列法存储的基本思想是由()决定数据的存储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