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A.工业取水量B.农业灌溉水量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

A.工业取水量
B.农业灌溉水量
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参考解析

解析:引水式和混合式电站引水发电以及堤坝式电站调峰运行将使坝下河段减(脱)水,调水、引水和供水等河道外用水水利工程也将造成下游河道减(脱)水,水文情势的变化将对水生生态、生产和生活用水、河道景观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为维护河流的基本生态需求,水电水利工程必须下泄一定的生态流量,将其纳入工程水资源配置中统筹考虑,使河流水电动能经济规模和水资源配置向“绿色”方向发展。河道生态用水需要考虑的因素有:①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②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③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④维持河口泥沙冲淤平衡和防止咸潮上溯所需水量;⑤水面蒸散量;⑥维持地下水位动态平衡所需要的补给水量;⑦航运、景观和水上娱乐环境需水量;⑧河道外生态需水量,包括河岸植被需水量、相连湿地补给水量等。D项,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是混合式电站的汇水。

相关考题:

二、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126—130题。某一年份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分行业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立方米)省 份项 目农田灌溉林牧渔畜工 业城镇公共居民生活生态环境合 计青 海取水量12.451.870.2/0.43/14.95耗水量8.631.580.13/0.28/10.62四 川取水量0.090.10.050.010.04/0.29耗水量0.090.10.030.010.03/0.26甘 肃取水量21.162.110.560.962.910.1237.81耗水量17.111.797.340.812.170.1129.33宁 夏取水量57.959.590.96/0.160.3268.98耗水量28.678.080.46/0.140.3237.67内蒙古取水量57.585.013.650.230.440.167.01耗水量49.033.612.980.230.440.156.39陕 西取水量16.682.452.870.621.880.4224.92耗水量14.692.111.890.561.240.4220.91山 西取水量8.090.571.9l0.290.770.0411.67耗水量7.440.521.30.260.510.0410.07河 南取水量20.480.824.030.41.630.5127.87耗水量19.660.73.390.381.480.4626.07山 东取水量40.640.444.811.112.470.9750.44耗水量40.170.394.591.12.360.9649.57河 北、天 津取水量//2.140.41.34.248.08耗水量//2.140.41.34.248.08合 计取水量235.1222.9531.184.0212.036.72312.02耗水量185.4918.8824.253.759.956.65248.97说明:地表水取水量是指直接从黄河干、支流引(提)的水量;地表水耗水量是指地表水取水量扣除其回归到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126.下列行业中,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最少的是:A.林牧渔畜 B.工业 C.居民生活 D.生态环境

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缩句 水电站高高的拦河大坝截住了大量的河水。缩写句子

在支流、干流汇合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 )何处。A.支流河道出口处的上下游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B.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C.支流河道出口处的干流河道上D.靠近支流河道出口处的支流河道上

河道上游修筑低坝,由坡度平缓的引水建筑物引取流量和集中落差的水电站,称( ) A.引水式水电站B. 坝后式水电站C. 混合式水电站D. 抽水蓄能水电站

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回答131~135题。某一年份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分行业利用情况统计表(单位:亿立方米)说明:地表水取水量是指直接从黄河干、支流引(提)的水量;地表水耗水量是指地表水取水量扣除其回归到黄河干、支流河道的水量后的水量。下列行业中,每单位取水量中耗水量最少的是( )。A.林牧渔畜 B.工业 C.居民生活 D.生态环境

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3/s,坝址至厂房间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3/s,农业用水量为1.5m3/s。为保障坝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的水量最小应为( )。A.2.0m3/sB.3.5m3/sC.5.5m3/sD.6.5m3/s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长 10km,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须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 1km 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 )。A. 工业取水量 B. 农业灌溉水量c. 河流最小生态流量 D. 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2016年)某日调节水电站运营期工程分析中,对坝下河道水生态影响分析应关注的有( )。A.水库来水量B.下泄流量C.河水流速D.河水水位

某日调节水电站运营期工程分析中,对坝下河道水生态影响分析应关注的有( )。A.水库来水量B.下泄流量C.河水流速D.河水水位

为保证堤坝式电站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不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必须考虑下泄生态流量的时期有( )。A.电站初期蓄水期间B.电站正常发电过程中C.电站机组部分停机时D.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时

第六题 新建水库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河拟新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  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108m3。  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  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第六题 新建水库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道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108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108m3,坝高40m,回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1.8*108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104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m3/(亩·a)、城市供水按300L*(人·d)测算。]【问题】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 河为L 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 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 级电站己建成发电,现拟建第4 级电站,与上游第3 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拟建电站坝址位于A洞洞口上游约11.5km 处,距离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扯18阳,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7m^3/s , 经右岸寻|水隧洞引至下游1O.5km 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0.5km 有支流B 洞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 河洞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拟在支流B 洞河口上游约1km 处修建l 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B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 万町,设计最大坝高35m ,水库正常蓄水位1248m,回水长度1. 5阳,水库面积0.1km^2 相应库容113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A 洞洞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散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量耕地和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均不在A 河干流取用。根据历史资料记载, A ~可流域共有6 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泪游习性,仅在鱼类产卵季节(3-4月)进行短距离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近期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 A ~可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己建3 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Ar可河口上游0.5km 及支流B 河柯口上游0.3km 尚存2 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己开发问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己审查通过的A 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B~可应划定为Ar可流域鱼类保护;可流,在电站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问题:1. 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2. 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3. 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4. 提出2 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新建水库工程【素材】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A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亿m3,坝高40 m,回水长度12 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hm2,需移民1 70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 km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 km,向B灌区供水,B灌区灌溉面积0.7万hm2,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 km处汇入A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 km处,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 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V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灌溉用水按500 m3/(亩·a)、城市供水按300 L/(人·d)测算。)【问题】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并说明理由。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的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4.本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说明理由。

K61~K62+600路段方案是否应采纳公众建议?说明理由。 第五题  西南地区某山区河流A河为L江的一级支流,共规划4级电站,均采用引水式开发。上游3级电站已建成发电,现拟建第4级电站,与上游第3级电站发电尾水衔接。  拟建电站坝址位于A河河口上游约11.5km处,距离上游衔接梯级电站坝址18km,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7m3/s,经右岸引水隧洞引至下游10.5km处建地面厂房发电。拟建坝址下游左岸0.5km有支流B河汇入,以下河段无其他支流。B河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5m3/s。拟在支流B河河口上游约1km处修建1座小型取水工程,将支流B河约80%的水量引至电站库区用于发电。电站装机容量10万kW,设计最大坝高35m,水库正常蓄水位1248m,回水长度1.5km,水库面积0.1km2,相应库容113万m3,具有日调节性能,在电力系统中承担日调峰任务。  据调查,拟建电站库尾至A河河口段沿岸无工矿企业,散布有农村居民点与少量耕地和园地,农村人畜饮水及农业生产用水均不在A河干流取用。  根据历史资料记载,A河流域共有6种鱼类,均为喜流水性鱼类,无洄游习性,仅在鱼类产卵季节(3~4月)进行短距离迁移,未发现珍稀濒危与保护物种;鱼类广泛分布于干、支流,资源量丰富,且在各河段分布有多个鱼类产卵场。近期的水生生态现状调查发现,A河流域鱼类种类未发生变化,但受已建3级电站影响,目前鱼类主要分布于拟建电站坝址以下干、支流河段,且仅在A河河口上游0.5km及支流B河河口上游0.3km尚存2处小型鱼类产卵场;已开发河段鱼类资源量严重萎缩。  已审查通过的A河水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支流B河应划定为A河流域鱼类保护河流,在电站建设项目环评阶段应充分论证需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从水生生态保护角度提出工程方案优化调整意见,并说明理由。 指出拟建电站鱼类现状调查的重点范围与时段。 指出拟建电站坝下河段水文情势变化对环境的主要影响。 提出2项可采取的鱼类保护措施,并说明理由。

某市拟在清水河一级支流A河新建水库工程。水库主要功能为城市供水、农业灌溉。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大坝、城市供水取水工程、灌溉引水渠首工程,配套建设灌溉引水主干渠等。 A 河拟建水库坝址处多年平均径流量为0.6 亿m3,设计水库兴利库容为0.9 亿m3 ,坝高40m,田水长度12km,为年调节水库;水库淹没耕地12 时,需移民170 人,库周及上游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天然次生林、耕地,分布有自然村落,无城镇和工矿企业。A 河在拟建坝址下游12km 处汇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A 河汇入口下游断面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 8 亿m3。拟建灌溉引水主干渠长约8km,向B 灌区供水, B 灌区灌溉面积0.7 万hm2 ,灌溉回归水经排水渠于坝下6km处汇入A 河。拟建水库的城市供水范围为城市新区生活和工业用水。该新区位于A河拟建坝址下游10km,现有居民2万人,远期规划人口规模10万人,工业以制糖、造纸为主。该新区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清水河干流。清水河干流A河汇入口以上河段水质现状为Ⅴ类,A河汇入口以下河段水质为Ⅳ类。 (灌溉用水按500m3/亩 a、城市供水按300L/人 d测算。) 1.给出本工程现状调查应包括的区域范围。 2.指出本工程对下游河流的主要环境影响,说明理由。 3.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4.为确定本工程大坝下游河流最小需水量,需要分析哪些环境用水需求 5.该工程实施后能否满足各方面用水需求 说明理由。

某河流拟建引水式电站,将形成6km长的减水河段。减水河段内无其他水源汇入,仅有取水口一个,取水量为2m3/s。若减水河段最小生态需水量为10m3/s,则电站至少应下放的流量为()。A:2m3/sB:8m3/sC:10m3/sD:12m3/s

为保证堤坝式电站在建设和运行期间不造成下游河道断流,必须考虑下泄生态流量的时期()。A:电站初期蓄水期间B:电站正常发电过程中C:电站机组部分停机时D:电站机组全部停机时

某混合式电站在河道上筑拦河大坝,发电引水渠10km长,大坝至电站厂房间原河道两岸分布有需从河道取水灌溉的农田,其间另有一工业取水口,电站厂房上游1km处有一支流汇入河道。为保障电站运行期间河道基本需水,从大坝下泄的水量应考虑()。A:工业取水量B:农业灌溉水量C:河流最小生态流量D:厂房上游支流汇入水量

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A、靠近支流河道出口处的支流河道上B、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C、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D、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在河道上游筑闸或低坝取水,经人工引水道引水到河段下游来集中落差所建的水电站,成为()。A、坝式水电站B、引水道式水电站C、混合式水电站

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A、靠近支流管道出水口处的支流管道上B、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C、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D、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向家坝水电站工程枢纽由拦河大坝、泄洪排沙建筑物、厂房等组成。其拦河大坝采用()重力坝。A、常态混凝土B、碾压混凝土C、预应力混凝土D、素混凝土

单选题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A靠近支流河道出口处的支流河道上B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C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D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单选题在有支流汇入的河段上取水,为防止所取的水泥沙含量过高或泥沙淤积,取水构筑物取水口位置宜设置在()。A靠近支流管道出水口处的支流管道上B有支流河道出口的干流河道上C与支流河道出口处上下游有足够距离的干流河道上D支流河道和干流河道汇合处夹角最小的地方

单选题河汉上修建大坝,拦蓄河道来水,抬高上游水位并形成水库,集中河段落差获得水头和()。A水量B流量C水位高度D抬高水头

单选题北方某流域拟建引水式电站,坝址处多年平均枯水期月平均流量为20m³/s,坝址至厂房间 河段工业取水量为2m³/s,农业用水量为1.5m³/s。为保障规址下游河道生态用水,该电站下泄 的水量最小应为()。A2.0m³/sB3.5m³/sC5.5m³/sD6.5m³/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