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婴,9个月。因尚未出牙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A.再观察3个月B.肌注维生素D治疗C.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D.X线检查上、下颌骨E.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数目

女婴,9个月。因尚未出牙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

A.再观察3个月
B.肌注维生素D治疗
C.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
D.X线检查上、下颌骨
E.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数目

参考解析

解析:小儿一般于6个月(4~10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但萌出时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12个月后未出牙为乳牙萌出延迟。因此,对于尚未出牙的9个月婴儿,最恰当的处理是再观察3个月。

相关考题:

9个月女婴,因哭吵不安4小时伴血便就诊,诊断肠套叠,下列哪项一般不会在发病早期出现A、发热B、腹痛C、呕吐D、便血E、腹部肿块

患者,男,6岁,左上颌中切牙因外伤致牙齿嵌入牙槽窝,最恰当的处理是A、拔除患牙择期修复B、拉出嵌入的乳牙复位C、复位后固定D、拔出后再植E、不处理,定期复诊

9个月女婴,因尚未出牙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 A、再观察3个月B、X线检查上、下颌骨C、治疗甲状腺疾病D、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数目E、肌内注射维生素D治疗

小儿出牙延迟的判断标准是()A.>4 个月未出牙B.>24 个月未出牙C.>6 个月未出牙D.>12 个月未出牙E.>10 个月未出牙

9个月男孩,其母因其尚未出牙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A.告诉其母孩子一长出指(趾)甲,就开始出牙B.再观察3个月C.告诉其母少数婴儿可在第10个月开始出牙D.X线检查上颌骨与下颌骨E.必须治疗甲状腺疾病

婴儿,女,9个月,因尚未出牙就诊,下列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A.X线检查上、下颌骨B.肌内注射维生素DC.治疗甲状腺疾病D.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数目E.再观察3个月

共用题干男,58岁。因牙周炎拔除全部余留松动牙,拔牙后半个月即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半年,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全口义齿修复最适宜的时机是在拔牙后A、1个月B、3个月C、5个月D、7个月E、9个月

男,58岁。因牙周炎拔除全部余留松动牙,拔牙后半个月即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半年,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全口义齿修复最适宜的时机是在拔牙后()A、1个月B、3个月C、5个月D、7个月E、9个月

女婴,9个月,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一周来患儿每天腹泻5~6次,质稀,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止抽后的处理是()。A、静滴钙剂B、供给氧气C、肌注呋塞米(速尿)D、肌注维生素BE、静滴葡萄糖液

9岁,女孩,因玩耍摔倒致前牙外伤1周后就诊。就诊时未诉明显不适。检查:右上中切牙冠折2/3,近中达龈下1mm,露髓处探疼,叩诊(+),松动Ⅰ度。X线片示未见根折,根发育接近完成。如果X线片显示牙齿嵌入牙槽骨,则牵引复位的时机是()A、处理完成即刻牵引复位B、处理完成两周后牵引复位C、处理完成1个月后牵引复位D、处理完成2个月后牵引复位E、无需牵引复位

单选题婴儿,女,9个月,因尚未出牙就诊,下列最恰当的处理措施是AX线检查上、下颌骨B再观察3个月C肌内注射维生素DD治疗甲状腺疾病E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数目

单选题男,58岁。因牙周炎拔除全部余留松动牙,拔牙后半个月即做了全口义齿修复。戴牙后半年,因进食时食物塞入基托组织面无法忍受而就诊。全口义齿修复最适宜的时机是在拔牙后()A1个月B3个月C5个月D7个月E9个月

单选题9个月男孩,其母因其尚未出牙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AX线检查上颌骨与下颌骨B再观察3个月C告诉其母少数婴儿可在第10个月开始出牙D告诉其母孩子一长出指(趾)甲,就开始出牙E必须治疗甲状腺疾病

单选题女婴,9个月,生后一直牛奶喂养,未添加辅食。近一周来患儿每天腹泻5~6次,质稀,伴吵闹不安,睡眠差,出汗多。尚不能扶站,未出牙。考虑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止抽后的处理是()。A静滴钙剂B供给氧气C肌注呋塞米(速尿)D肌注维生素BE静滴葡萄糖液

单选题女婴,9个月,因尚未出牙就诊,最恰当的处理是A再观察3个月B肌注维生素D治疗C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DX线检查上、下颌骨EX线检查腕部骨化中心数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