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A. 合数B. 质数C. 偶数D. 奇数

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A. 合数

B. 质数

C. 偶数

D. 奇数


相关考题:

下面的判断对吗?说说你的理由。(1)个位上是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2)个位上是1、3、5、7、9的数都是奇数。(3)在全部自然数里,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下面的说法正确吗?说说你的理由。(1)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2)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3)在1,2,3,4,5……中,除了质数以外都是合数。()(4)两个质数的和是偶数。()

自然数可以由( )和( )组成,也可以由( )、( )和( )组成。A 奇数、偶数、1、质数、合数B 质数、合数、1、奇数、偶数C 1、质数、合数、奇数、偶数D 1、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一个自然数是两个合数的和,这个自然数( )。A 一定是合数B 一定是质数C 可能是质数也可能是合数D 以前都不是

下面的说法对吗?说明理由。(1)把0.56扩大到它的1000倍是560 。()(2)0是正数。()(3)一个数的倒数不一定比这个数小。()(4)所有的奇数都是质数,所有的偶数都是合数。()

下列程序的功能为( )。public class Test2{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args[]){int i,s=0;for(i=1;i<10;i+=2)s+=i+1;System.out.pnntln(s);}}A.计算自然数1~9的累加和B.计算自然数1~10的累加和C.计算自然数1~9中的奇数之和D.计算自然数1~10中的偶数之和

会议电话总机都采用()路桥分器。 A.奇数B.偶数C.自然数D.函数

有以下程序: main() { int i,s=0; for(i=1;i<10;i+=2) s+=i+1; ptintf("%d\n",s); } 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 )。A.自然数1~9的累加和B.自然数1~10的累加和C.自然数1~9中奇数之和D.自然数1~10中偶数之和

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 )。A 质数B 合数C 奇数D 偶数

100个自然数的和是10000,且这100个自然数中奇数比偶数多,那么偶数最多有( )个。A. 52B.50C.49D. 48

下列程序的输出结果是 main( ) { int i,s=0; for(i=1;i<10;i+=2) s+=i+1; printf(“%d\n”,s); }A.自然数1~9的累加和B.自然数1~10的累加和C.自然数1~9中的奇数之和D.自然数1~10中的偶数之和

有以下程序 main ( ) { int i,s=0; for (i=1;i<10; i+=2) s+=i+1; print f ( "%d\n", s); } 程序执行后的输出结果是A.自然数1~9的累加和B.自然数1~10的累加和C.自然数1~9中奇数之和D.自然数1~10中偶数之和

圆环链一般为()个链环组成,以便于运输。A.偶数B.奇数C.质数D.任意数

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所有的合数都是偶数.(  )

n为100以内的自然数,那么能令2n-1被7整除的n有多少个?( )A. 32 B. 33 C. 34 D. 35

链传动中,链节数最好取为()A.奇数B.偶数C.质数D.链轮齿数的整数倍

从“所有偶数都能被2整除”、“14是偶数”这两个前提出发,推出“14也能被2整除”的结论。这种推理过程属于( )。A.归纳推理 B.演绎推理C.类比推理 D.条件推理

数据结构与算法中,关于素数描述正确的是()A、素数就是合数B、素数不能被本身整除C、素数又称为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D、素数不仅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

三段论:“偶数能被2整除,是偶数,所以能被2整除”。前提是()A、 “α能被2整除”是大前提B、 “α是偶数”是结论C、 “α是偶数”是小前提D、 “α能被2整除”是小前提

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等概念都是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的。

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所以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

链传动中,链的节数宜采用()。A、偶数B、奇数C、质数D、任意数

单选题数据结构与算法中,关于素数描述正确的是()A素数就是合数B素数不能被本身整除C素数又称为质数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D素数不仅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还能被其它数整除

判断题偶数是能被2整除的数,所以 所有能被2整除的数是偶数。A对B错

问答题在一位的自然数中,既是奇数又是合数的是__;既不是合数又不是质数的是____;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是____。

单选题三段论:“偶数能被2整除,是偶数,所以能被2整除”。前提是()A “α能被2整除”是大前提B “α是偶数”是结论C “α是偶数”是小前提D “α能被2整除”是小前提

判断题偶数、奇数、质数、合数和分解质因数等概念都是用概念同化的方式获得的。A对B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