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

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
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
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参考解析

解析:桑代克提出的三个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题中只涉及到3000次的练习律,被试者被蒙上眼睛无法得知自己的学习结果,没有形成联结,致使效果不好。?

相关考题: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几条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B、练习律C、巩固律D、检验律E、效果律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测试被蒙上眼腈后画4时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的练习,毫无进步。其适当解释是( )A.缺乏反馈信息B.测试疲劳C.测试缺乏学习动机D.测试缺乏划线技巧

桑代克提出的学习的基本规律是准备律、练习律和___________。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 )、(练习律)、(效果律)。

桑代克在阐述练习律时,实际上是用_________说对遗忘作解释。

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的是( )。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

3 l - 桑代克在阐述练习律时,实际上是用________说对遗忘作解释。

心理学家赫洛克做过一个实验,他把106名四五年级的学生分为4个组,每个组的能力相当,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进行难度相等的加法练习,每天15分钟,练习5天。每次练习后,不管成绩如何,受表扬组始终受到表扬和鼓励,受训斥组始终受到批评和指责,静听组不给予任何评价,但能看到他人受到表扬或批评,而控制组则单独练习。结果发现4个组的学习成绩如下图。从实验研究角度分析上述材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实验的自变量是反形式受表场组B.该实验属于单因素实验C.实验的因变量是学习成绩D.能力是需要控制的无关变量

桑代克根据其实验提出的主要学习定律有(  )。A.准备律B.因果律C.练习律D.效果律E.失用律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 }三大学习定律。

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的练习,毫无进步。其适当解释是()。A.缺乏反馈信息B.被试疲劳C.被试缺乏学习动机D.被试缺乏划线技巧

桑代克在总结他早期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练习律、准备律和{pz_填空}三大学习定律。

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此实验最恰当的解释是()。A.没有即时给予奖励B.练习单调、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桑代克根据实验提出的几条主要学习定律有()。A.准备律B.练习律C.巩固律D.检验律E.效果律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D.主试未对被试进行学习评价

桑代克在实验基础上提出了()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反复律

桑代克后期把练习律看成效果律的附律的原因是()A、练习只能为奖励提供机会B、光有练习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C、多练习产生疲劳D、缺乏正确指导的练习易形成错误习惯

桑代克的练习律又称作()律。

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A、重复促进成绩B、重复比反馈更重要C、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D、反馈比重复更重要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D、缺乏适当的指导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的练习结果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心理学家贾德(Judd)曾做过一个著名的"水下打靶"实验。实验中,他以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被试,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控制组。实验的任务是要求被试练习用标枪击中水下的靶子。实验组被试练习前被安排学习"光的折射原理",让他们对折射原理有深入的认识与了解,而对控制组被试不给予任何解释和说明,他们只能从尝试中获得一些经验。先将靶子置于水下1.2英寸处,被试进行投掷练习,结果发现,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没有太大区别,这是因为所有的学生都必须学会运用标枪,理论的学习不能代替练习。接着,当把靶子移至水下4英寸处,这时实验组和控制组的成绩出现了显著差异。实验组的学生很快地适应了水下4英寸的条件,不论是在速度还是在准确率上,都超过了控制组;而控制组的学生表现出极大的混乱,先前的练习也未能帮助他们适应新的情境,错误持续发生。 问题:(1)简要阐释出现上述实验结果的主要原因。(2)结合上述材料,概述相关迁移理论的基本观点。

单选题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者被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英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对该实验的结果最适当的解释是()。A被试者缺乏学习动机B被试者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试者不知道自己练习的结果D未对被试者进行学习评价

填空题桑代克的练习律又称作()律。

判断题桑代克的实验研究对后继研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他提出的学习效果律逐渐发展为今天的学习动机,而练习律逐渐演化为强化理论。( )A对B错

单选题桑代克后期把练习律看成效果律的附律的原因是()A练习只能为奖励提供机会B光有练习而无满意的效果不能导致学习的进步C多练习产生疲劳D缺乏正确指导的练习易形成错误习惯

单选题桑代克在一项实验里划了3000条线段,结果表明()A重复促进成绩B重复比反馈更重要C重复和反馈同等重要D反馈比重复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