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功能衰竭概述

慢性肾功能衰竭概述


参考解析

解析:1.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指各种慢性肾脏病导致的肾功能进行性不可逆性丧失,并伴有代谢废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以及肾脏内分泌功能低减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CRF是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病发展的共同转归,其发展的终末阶段即为尿毒症。
2.分期 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分四个阶段:①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清除率(CCγ)50~80ml/min,血清肌酐(SCr)133~177μmol/1;②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Ccr 20~50ml/min,SCr 186~442μmol/L;③肾功能衰竭期:CCr 10~20ml/min,SCr 451~707μmol/L;④尿毒症期:CCr<10ml/min,SCr≥707μmol/L。
3.临床表现 早期可无症状或只有肾脏原发病的表现,但随肾功能恶化,逐渐出现代谢紊乱和全身各脏器功能异常的表现:
(1)水、电解质紊乱 水钠潴留、高钾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以及高尿酸血症等。
(2)酸碱平衡紊乱 代谢性酸中毒。
(3)消化系统 常见恶心、厌食、食欲不振,严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4)心血管系统 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尿毒症性心包炎、周围血管病变等。
(5)神经系统 包括尿毒症脑病和周围神经病变。
(6)血液系统 肾性贫血和出血倾向。
(7)呼吸系统 尿毒症患者可有尿毒症肺和尿毒症心包炎。
(8)内分泌系统 有红细胞生成素(EPO)、1,25一(OH)维生素D减少,继发甲状旁腺亢进等。
(9)代谢紊乱 包括高脂血症、负氮平衡等。
(10)肾性骨病 可分为高转化性骨病、低转化性骨病以及混合性骨病。

相关考题:

慢性肾功能不全伴心力衰竭

下列哪组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A、恶性肿瘤病人、慢性肾功能衰竭、婴儿B、恶性肿瘤病人、慢性肾功能衰竭、青年病人C、恶性肿瘤病人、大叶性肺炎、青年病人D、恶性肿瘤病人、慢性肾功能衰竭、大叶性肺炎E、慢性肾衰竭、大叶性肺炎、高龄病人

下列哪组病人易发生医院感染:A、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婴儿B、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青年患者C、恶性肿瘤患者、大叶性肺炎、青年患者D、恶性肿瘤患者、慢性肾功能衰竭、大叶性肺炎E、慢性肾者、大叶性肺炎、高龄患者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最早出现的肾功能减退阶段是

呋塞米的临床应用包括哪些()。 A、急性肺水肿B、急性肾功能衰竭C、慢性肾功能衰竭D、高钙血症

该患者诊断可能为A.急性肾功能衰竭B.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C.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D.轻度高血压脑病E.急进性肾小球肾炎

该患者的诊断可能是( )A.急性肾功能衰竭B.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期C.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竭期D.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

肾功能衰竭分急性、慢性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

简述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措施。

夜尿增多常见于()A、急性肾功能衰竭B、慢性肾功能衰竭C、急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肾病综合征

多系统器官衰竭时肾脏可发生()。A、急性肾功能衰竭B、慢性肾功能衰竭C、肾前性肾功能衰竭D、肾性肾功能衰竭E、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双肾缩小常见于()。A、肾肿瘤B、急性肾功能衰竭C、双肾结核D、慢性肾功能衰竭E、慢性肾盂肾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

大量使用磺胺类药物可引起()。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E、尿崩症

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原则

输尿管结石可引起()。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E、尿崩症

判断题肾功能衰竭分急性、慢性衰竭。A对B错

名词解释题慢性肾功能衰竭

单选题多系统器官衰竭时肾脏可发生()。A急性肾功能衰竭B慢性肾功能衰竭C肾前性肾功能衰竭D肾性肾功能衰竭E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单选题多系统器官不全时肾脏可发生:()A急性肾功能衰竭B慢性肾功能衰竭C肾前性肾功能衰竭D肾性肾功能衰竭E肾后性肾功能衰竭

单选题大量使用磺胺类药物可引起()。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E尿崩症

问答题慢性肾功能衰竭概述

单选题失血性休克早期可引起()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E尿崩症

单选题双肾缩小常见于()。A肾肿瘤B急性肾功能衰竭C双肾结核D慢性肾功能衰竭E慢性肾盂肾炎

单选题尿毒症的发生()A只在慢性肾功能衰竭出现。B只在急性肾功能衰竭出现。C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都可出现。D是肾功能衰竭的初期表现。

单选题严重溶血可引起()。A肾前性肾功能衰竭B肾性肾功能衰竭C肾后性肾功能衰竭D慢性肾功能衰竭E尿崩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