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日时,我国的天气状况是(  )A.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伏旱季节C.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D.快行冷锋南下,易造成寒潮灾害

秋分日时,我国的天气状况是(  )

A.北方大部分地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伏旱季节
C.全国大部分地区秋高气爽
D.快行冷锋南下,易造成寒潮灾害

参考解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和特殊现象。其中A项为错误表述,因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纬度均接近或超过40°N,副热带高压难以影响到这一地区。B项提到的伏旱天气出现在7、8月份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题意不符。D项所说的寒潮,多发生于秋末和初春时节,9月底还不常见。故答案选C。

相关考题:

下图表示我国某地某日测试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该日日期及天气状况可能是()。A.3月12日晴朗B.6月5日晴朗C.3月22日多云D.6月20日多云

昼夜平分日是指()。A、夏至B、冬至C、春分D、秋分

地球位于A点时,正值()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

地球公转靠近远日点时,醴陵一中最接近的节气是()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问题。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运行到()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

据报道,2012年秋分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2日22时49分,秋分来临之早,为116年来之冠。完成问题。秋分时全球9月23日范围占全球比例约为()。A、1/3B、1/4C、1/5D、1/11

据报道,2012年秋分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2日22时49分,秋分来临之早,为116年来之冠。完成问题。下列关于秋分这一日说法可信的是()。A、与兰州相比,北京日出更早,日落更晚B、黄山山顶当地6时刚好可以观看日出景观C、南半球此日正值春分日D、日地距离正在逐渐变短

北半球黑夜最短的一天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A、冬至日B、春分日C、夏至日D、秋分日

每年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比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长9天多,其原因是()A、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远日段,地球公转所需时间比较长B、从春分日到秋分日是近日段,地球公转所需时间比较长C、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远日段,地球公转比较慢D、从秋分日到次年春分日是近日段,地球公转比较慢

2010年10月1日下午18时59分,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先导星――“嫦娥二号”卫星在西昌发射基地顺利升空,回答下列各题。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运行到()A、春分日到夏至日之间B、夏至日到秋分日之间C、秋分日到冬至日之间D、冬至日到春分日之间

编报时段降水量及日降水量信息时,要列报天气状况。天气状况的标识符为;();,天气状况类型为:5代表降雪,6代表降雨夹雪,7代表降雨,8代表阴天,9代表晴天。A、WQB、WSC、WTD、WR

我国某地的露天井,每年有一天阳光直射井底,这一天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我国古代祭祀天神的时间在()。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

我国古代祭祀地神的时间在()。A、冬至日B、夏至日C、春分日D、秋分日

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A、中国农民节B、中国丰收节C、中国三农节D、中国农民丰收节

北半球各地昼渐短、夜渐长的时期是:()A、春分日至秋分日B、秋分日至春分日C、夏至日至冬至日D、冬至日至夏至日

多选题昼夜平分日是指()。A夏至B冬至C春分D秋分

单选题据报道,2012年秋分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2日22时49分,秋分来临之早,为116年来之冠。完成问题。下列关于秋分这一日说法可信的是()。A与兰州相比,北京日出更早,日落更晚B黄山山顶当地6时刚好可以观看日出景观C南半球此日正值春分日D日地距离正在逐渐变短

单选题据报道,2012年秋分出现在北京时间9月22日22时49分,秋分来临之早,为116年来之冠。完成问题。秋分时全球9月23日范围占全球比例约为()。A1/3B1/4C1/5D1/11

单选题我国古代祭祀天神的时间在()A春分日B夏至日C冬至日D秋分日

单选题地球位于A点时,正值()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

单选题9月23日是秋分日,我国将迎来第一个()。A中国农民节B中国丰收节C中国三农节D中国农民丰收节

单选题我国某地的露天井,每年有一天阳光直射井底,这一天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单选题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应是北半球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单选题哈尔滨白昼时间最长出现的日期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

单选题当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与测者真地平圈重合时,测者位于()并且是在。A赤道上;春分日或秋分日B两极;夏至日或冬至日C赤道上;夏至日或冬至日D两极;春分日或秋分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