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A.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B.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形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C.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D.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黏土层下的地层

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

A.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
B.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形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
C.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
D.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黏土层下的地层

参考解析

解析: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即小行星的撞击导致了恐龙的灭亡。
论据: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一方面指出小行星由“硅、铁”等元素构成,说明论据中“地层中的铱元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另一方面该项指出如果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则不可能踪迹全无,也说明“地层中的铱元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具有削弱作用。
B项:削弱论点。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说明小行星撞击地球,不能产生尘埃遮天蔽日的情况,从而削弱了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影响,具有削弱作用。
C项:增加反向论据。该项指出铱元素也存在于地壳内部,说明论据中“地层中的铱元素”可能不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而是地壳内部的某种变化,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恐龙和恐龙蛋化石所处的具体位置与论点讨论的恐龙灭绝的原因没有直接的相关性,论题不一致,排除。
第四步,强度比较。
A项和C项,只是提出了论点不成立的可能性,而B项明确指出不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的“地层中的铱元素陡增”,削弱方式更为直接,力度更强。
因此,选择B选项。

相关考题:

地史上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发生在() A二叠纪末期B二叠纪初期C白垩纪末期D泥盆纪后期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101-105题。最新古生物研究证据显示,小小的热带蜜蜂在6500万年前造成恐龙灭绝的大浩劫中幸免于难,这项新发现对陨石撞击说提出“质疑”。来自美国新奥尔良州立大学研究员杰奎琳?科齐谢克在刚刚结束的美国地理协会2004年会上公布这个新观点。在地球上,曾有很多生物种类出现后又消失了,这是生物演化史中的必然阶段。但是像恐龙这样一个庞大的占统治地位的家族突然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实属罕见,这种反常的现象引起了科学界的种种猜测。有些生物学家认为,在那个时候地球发生了地质上的造山运动。由于平地上突然长出许多高山,使得沼泽地大大减少,气候也随之变得不那么湿润温暖。恐龙的呼吸器官很难适应那种干冷干热的空气,而且一到冬天,恐龙的食物也没了,所以就走上了绝路。还有科学家猜测,是超新星的爆发引起地球气候发生剧烈变化,使地表温度骤然升高后又急剧下降的缘故。还有学说认为,恐龙吃了大量的有花植物,这些花中有很多毒素,而恐龙食量又很大,所以中毒而亡。证据是那个时候开始出现了有花植物。还有人[ ]地说,是因为恐龙这种巨大的动物吃得太多且不断放屁,向空中释放大量甲烷气体。由于它们数量太多,生存时间又长,所以破坏了地球的臭氧层造成毁灭性气候。甚至还有人说,是外星人跑到地球来猎取的结果,因为它们觉得恐龙肉特别好吃。证据是他们在北极发现的恐龙骨骼化石有像被激光切割的痕迹。总之,各种推测真可谓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但是,普遍被大家认可的是陨石撞击说。1980年,美国科学家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超过正常含量几十甚至数百倍。这样浓度的铱在陨石中可以找到,因此科学家们就把它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了。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相当于直径10公里的一颗小行星。这么大的陨石撞击地球,绝对是一次无与伦比的打击。以地震的强度来计算,大约是里氏10级,而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其撞击能大致相当于4000亿吨TNT炸药,或者200亿颗广岛原子弹释放的能量。科学工作者用了10年的时间,终于有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犹加敦半岛的地层中找到了这个大坑。据推算,这个坑的直径在180公里到300公里之间。现在,科学家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研究。下列有关陨石撞击说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A.当时撞击地球的是一颗直径10公里的小行星B.6500万年前发现了只有在地层中才能存在的高浓度的铱C.行星撞击并非是恐龙灭绝的主要原因D.陨石撞击说仅仅是一种科学猜测,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一些科学家认为,在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击中了现在的尤卡坦半岛,因此导致了恐龙的灭绝。这些科学家认为:如此一击抛掷了大量的碎片到大气中,从而阻挡了阳光、冷却了空气。对于食草恐龙来说,如果没有充足的阳光和食物资源,那么它们将会灭亡,并且没有恐龙能够长期在低温中生存。然而,这批科学家同时确信:小行星产生的大多数碎片会在六个月内到达地面,以至于无法让植物消失和让恐龙冻僵。下列______项如果为真,能为解决上述科学家们的信念和事实之间的明显差异提供支持。A.食草恐龙的灭绝使食肉恐龙失去了食物来源B.恐龙很容易受到由小行星碎片所引发的空气污染的影响,以致于产生致命的呼吸问题C.碎片聚合成的粉尘能够减少约20%的阳光,从而使地表温度降低7到10摄氏度D.那颗小行星的直径至少为9.6公里,对于通过撞击和由其引起的海啸来杀死恐龙已经足够大了

中生代地层包括: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元古代末期为()A、震旦纪B、志留纪C、三叠纪D、白垩纪

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突然消失了,它消失在()A、侏罗纪末期B、白垩纪中期C、白垩纪末期D、第三纪

被子植物出现于()。A、侏罗纪初期B、侏罗纪末期C、白垩纪初期D、白垩纪末期

某地地层中二叠纪地层与白垩纪地层接触,产状基本相同,这种接触关系称为()。A、非整合B、整合C、平行不整合D、角度不整合

古生界生物开始繁盛,白垩纪恐龙灭绝。

当沿层理方向追索时发现灰岩逐渐过渡为泥岩,为此得出的结论是:()。A、地层中含有化石。B、古沉积环境发生了变化。C、地层时代在逐渐变化。D、地层厚度在逐渐变化。

自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发生过5次,第五次是在()A、白垩纪B、奥陶纪末期C、泥盆纪后期D、二叠纪末期

2007年有学者在阿根廷发现了美龙,你知道这种漂亮的恐龙生活在哪个时期吗?()A、白垩纪早期B、侏罗纪晚期C、三叠纪晚期

如果在地层中找到了三叶虫,那么这个地层时代为________。A、早奥陶世B、第三纪C、白垩纪D、早寒武世

目前国际地层表中侏罗纪与白垩纪界线的地质年龄是?()A、137MaB、142MaC、145.5Ma

白垩纪末期距今大概()年。A、五千万年B、一亿年C、一亿五千万年D、两亿年

意大利古比奥地区沉积物中()的浓度表明,其含量在白垩纪——第三纪界层中有一个峰值。

强大的恐龙家族在地球上繁衍了近2亿年,却在6500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期,突然消失得一干二净。恐龙消失的同时,体重凡超过约()kg的陆上动物也全部消失。

在中生代末期出现的大规模生物灭绝据推测是因为较大陨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其依据是在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元素。A、铂B、钴C、铱D、镧

单选题自多细胞生物在地球上诞生以来,物种大灭绝现象已发生过5次,第五次是在()A白垩纪B奥陶纪末期C泥盆纪后期D二叠纪末期

单选题在地球上称霸一时的恐龙突然消失了,它消失在()A侏罗纪末期B白垩纪中期C白垩纪末期D第三纪

单选题某科学家在研究意大利古比奥地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的黏土层时,发现微量元素铱的含量比其他时期地层陡然增加了30~160倍,之后人们从全球多处地点取样检测都得出同样结论:白垩纪末期地层中铱元素含量异常增高的确是普遍性的。科学家据此推测,在白垩纪末期有一颗巨大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产生的尘埃遮天蔽日,造成地表气候环境巨变,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亡。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科学家的推测?A小行星一般由硅、铁类元素构成,巨大的小行星落在地球表面,即使经历漫长岁月也不可能踪迹全无B白垩纪末期的岩层大部分是熔岩冷却形成的火成岩,而由小行星撞击地球产生的尘埃堆积而成的沉积岩只占地表的很小一部分C铱元素不仅存在于地球外的天体,也存在于地壳内部D已发现的恐龙和恐龙蛋化石全部存在于富含铱元素的黏土层下的地层中

单选题元古代末期为()A震旦纪B志留纪C三叠纪D白垩纪

问答题简述造成白垩纪末期的生物绝灭事件的可能的原因。

单选题在中生代末期出现的大规模生物灭绝据推测是因为较大陨星撞击地球造成的,其依据是在中生代和新生代之间的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元素。A铂B钴C铱D镧

单选题某地地层中二叠纪地层与白垩纪地层接触,产状基本相同,这种接触关系称为()。A非整合B整合C平行不整合D角度不整合

填空题燕山运动发生于侏罗纪、白垩纪时代,蓟县运动发生在元古代末期()时代。

单选题当沿层理方向追索时发现灰岩逐渐过渡为泥岩,为此得出的结论是:()。A地层中含有化石。B古沉积环境发生了变化。C地层时代在逐渐变化。D地层厚度在逐渐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