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构成行贿罪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

B.乙构成行贿罪

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相关考题:

甲策划偷盗,邀乙和丙协助。随后甲入室盗窃,乙在外面放风,丙开车接应。最终盗得巨额财物。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乙丙的行为构成共同犯罪B.丙不构成犯罪C.甲是主犯D.乙是从犯

甲男与乙女冒充兄妹、以相亲为名在外行骗。一日,两人到丙男家,骗得丙男好感,乙便以婚许丙男,骗取丙男5000彩礼。甲男便先携款而走,乙女留下,后乙女趁丙男离家之机,携带丙男家中2000余元财物逃跑。经查,二人在进入丙男家之前就已经商量好,丙家财产颇丰,逃跑时尽量多拿些值钱的东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乙前面的行为构成诈骗罪,后面的行为构成盗窃罪C.甲乙只构成诈骗罪D.甲乙不构成共犯

甲乙共同盗窃,其中由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2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重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 )。A.甲与乙均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D.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

X公司系甲、乙二人合伙依法注册成立的公司,以钢材批发零售为营业范围。丙因自己的公司急需资金,便找到甲、乙借款,承诺向x公司支付高于银行利息五个百分点的利息,并另给甲、乙个人好处费。甲、乙见有利可图,即以购买钢材为由。以X公司的名义向某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期半年。甲、乙将贷款按约定的利息标准借与丙,丙给甲、乙各10万元的好处费。半年后,丙将借款及利息还给x公司,甲、乙即向银行归还本患。关于甲、乙、丙行为的定性,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丙无罪B.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丙无罪C.甲、乙构成高利转贷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D.甲、乙构成骗取贷款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2.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构成行贿罪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某甲之女友乙被丙强奸,甲大怒,决定报复,后在乙的帮助下将丙的女友丁强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强奸罪,乙不构成犯罪B.甲、乙构成强奸罪的共同犯罪C.甲、乙的行为情有可原,不构成犯罪D.甲、乙均构成强奸罪,但不是共同犯罪

甲欲杀乙,故意将装好子弹的枪支交给丙,并骗丙说是空枪,叫丙向乙瞄准恐吓乙,结果乙中弹身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丙构成共同犯罪B.甲构成间接正犯C.甲、丙构成共同过失犯罪D.丙单独构成犯罪

对于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构成行贿罪C.乙构成骗取贷款罪D.乙构成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对于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不构成犯罪B.丙构成滥用职权罪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甲告知女友丙打算弄来乙的信用卡给丙使用,之后甲窃取乙一张信用卡,并将卡交给丙使用。丙到商场消费、购物花去3万元。关于本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构成盗窃罪 B.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丙构成金融凭证诈骗罪 D.甲、丙构成盗窃罪共犯

某国有银行行长甲指使负责贷款业务的科长乙向申请贷款的丙单位索要财物。乙将索要所获15万元中的9万元交给甲,其余6万元自己留下。后来,甲、乙均明知丙单位不具备贷款条件,仍然向丙单位贷款1000万元,使银行遭受800万元损失。对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甲的受贿数额是9万元 B.乙的受贿数额是15万元 C.甲、乙均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D.对于甲、乙的违法发放贷款罪和受贿罪,应当数罪并罚

对于甲、乙盗窃和使用信用卡的行为,下列何种判断是错误的?A.甲、乙构成盗窃罪的共同犯罪B.甲、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共同犯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信用卡诈骗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诈骗罪

甲、乙共同盗窃,乙在现场望风,甲窃取丙的现金3 000元.丙发现后立即追赶甲和乙,甲逃脱,乙被丙抓住后对丙使用暴力。致丙轻伤。甲与乙的行为构成何罪?()A.甲与乙只构成盗窃罪B.甲与乙均构成抢劫罪C.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D.甲构成盗窃罪、乙构成抢劫罪

国有公司仓库保管员甲与社会上的乙、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乙、丙共同盗骗国家大量财物。在此案中,( )。A.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诈骗罪C.甲构成贪污罪,乙、丙以贪污罪共犯论处D.乙、丙构成盗窃罪,甲以盗窃罪共犯论处

国有公司经理甲与社会上的乙、丙内外勾结,由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与乙、丙盗骗该公司大量财物,此案( )。A.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盗窃罪B.甲构成贪污罪,乙、丙构成诈骗罪C.甲构成贪污罪,乙、丙以贪污罪共犯论处D.乙、丙构成盗窃罪,甲以盗窃罪共犯论处

甲创作的一篇杂文,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该杂文被多家报刊、网站无偿转载。乙将该杂文译成法文,丙将之译成维文,均在国内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下列哪一观点是正确的?A.报刊和网站转载该杂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乙和丙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C.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丙的行为构成侵权D.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甲唆使乙盗窃丙的财物,乙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致使丙死亡。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构成抢劫罪的共犯 B.甲构成盗窃罪C.乙构成抢劫罪 D.对甲而言,被教唆人乙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甲急需20万元从事养殖,向农村信用社贷款时被信用社主任乙告知,一个身份证只能贷款5万元,再借几个身份证可多贷。甲用自己的名义贷款5万元,另借用4个身份证贷款20万元,但由于经营不善,不能归还本息。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2016年)A.甲构成贷款诈骗罪,乙不构成犯罪B.甲构成骗取贷款罪,乙不构成犯罪C.甲构成骗取贷款罪,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甲不构成骗取贷款罪,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

甲创作的一篇杂文,发表后引起较大轰动。该杂文被多家报刊、网站无偿转载。乙将该杂文译成法文,丙将之译成维文,均在国内出版,未征得甲的同意,也未支付报酬。下列观点是正确的是()。A.报刊和网站转载该杂文的行为不构成侵权B.乙和丙的行为均不构成侵权C.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丙的行为构成侵权D.乙的行为构成侵权,丙的行为不构成侵权

甲和乙商量晚上到邻村盗窃耕牛。晚上,甲和乙进入丙家将耕牛牵出,丙随即发现追赶,甲和乙放下耕牛分头逃跑,但丙仍然追赶甲,甲捡起一块砖头砸向丙,丙被砸成重伤。对于甲和乙的行为,以下选项说法正确的是:( )A.甲和乙共同构成抢劫罪B.甲单独构成故意伤害罪C.甲和乙共同构成盗窃罪D.甲构成抢劫罪,乙构成盗窃罪

共用题干 甲与其妻子乙合谋骗财。甲将乙多次“卖”给他人为妻,得款后二人便逃之夭夭,下列对于甲、乙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A:甲构成拐卖妇女罪,乙构成重婚罪B:甲构成诈骗罪,乙构成卖淫罪C:甲构成拐卖妇女罪,乙构成卖淫罪D:甲、乙均构成诈骗罪

甲、乙、丙三人合谋放火制造事故后越狱,最后只有丙越狱成功。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A.甲、乙、丙三人的行为均构成脱逃罪既遂B.丙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既遂,甲、乙的行为构成脱逃罪的未遂C.甲、乙的帮助、鼓励,对丙的脱逃成功起了作用,即便甲、乙没有脱逃成功,甲、乙的行为亦构成脱逃罪既遂D.认定甲、乙构成脱逃罪既遂与甲、乙未越狱成功并不矛盾,因为丙的越狱成功与甲、乙二人的行为之间有因果关系

甲受国有事业单位委派,担任某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某日,乙找甲,说要贷款200万做生意,但无任何可抵押财产也无担保人,不符合信贷条件。乙表示若能贷出款来,就会给甲10万元作为辛苦费。于是甲嘱咐该合作社主管信贷的职员丙“一定办好此事”。丙无奈,明知不符合条件仍然放贷。乙当即给甲10万元,其余190万元贷后用于挥霍,经合作社多次催收,乙拒绝归还。请回答1-2题。2.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构成行贿罪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甲受国有事业单位委派,担任某农村信用社主任,某日,乙找到甲,说要贷款200万元做生意,但无任何可抵押财产也无担保人,不符合信贷条件,乙表示若能贷出款来,就会给甲10万元作为辛苦费,于是甲嘱咐该信用社主管信贷的职员丙“一定办好此事”,丙无奈,明知不符合条件仍然放贷,乙当即给甲10万元,其余190万元用于挥霍,经信用社多次催收,乙拒绝归还。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构成行贿罪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

甲以自己的一套价值50万元的房产重复担保给乙、丙两银行,甲从乙、丙两银行获得100万元贷款后,携款潜逃,对甲的行为定性错误的是()。A、构成骗取贷款罪B、构成合同诈骗罪C、构成贷款诈骗罪D、构成诈骗罪

甲欲诈骗银行贷款100万元,为保证贷款到手后迅速转移,找到乙帮忙想办法将资金汇往境外,乙同意。贷款到手后,乙找到丙,丙明知该笔资金的来源,仍然协助其将资金汇往境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构成贷款诈骗罪,丙构成洗钱罪B、甲构成贷款诈骗罪,乙、丙构成洗钱罪C、乙构成贷款诈骗罪和洗钱罪,应予数罪并罚D、甲、乙、丙构成贷款诈骗罪

不定项题甲受国有事业单位委派,担任某农村信用合作社主任。某日,乙找甲,说要贷款200万做生意,但无任何可抵押财产也无担保人,不符合信贷条件。乙表示若能贷出款来,就会给甲10万元作为辛苦费。于是甲嘱咐该合作社主管信贷的职员丙“一定办好此事”。丙无奈,明知不符合条件仍然放贷。乙当即给甲10万元,其余190万元贷后用于挥霍,经合作社多次催收,乙拒绝归还。请回答1-2题。2.对于乙、丙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构成贷款诈骗罪B乙构成行贿罪C丙构成违法发放贷款罪D丙构成玩忽职守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