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已知的化学元素达63种,而且这期间的研究表明,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原子---分子论确立以后,化学上又一个重大的突破是()A.元素周期表的发现B.地球周期表的发现C.潮汐周期表的发现D.月亮周期变化的发现

1869年,已知的化学元素达63种,而且这期间的研究表明,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原子---分子论确立以后,化学上又一个重大的突破是()

A.元素周期表的发现

B.地球周期表的发现

C.潮汐周期表的发现

D.月亮周期变化的发现


相关考题:

关于判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不正确的是A、疾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B、与该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之间关系密切C、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D、受害人群广泛性及是否暴发流行E、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有同样的相关性

研究表明,IQ与学业成绩之间存在()相关,而且随着年龄增长,相关系数()。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阅读下列素材。回答有关问题: 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已知元素的原子量与其物理性质的关系时。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个族.并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研究元素原子量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时,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汲取了迈尔周期表的优点,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的第二张元素周期表。 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 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逐渐清楚了元素的性质呈周期性变化的原因。问题: (1)迈尔和门捷列夫进行“族”划分时,运用的是什么科学方法?他们在研究元素原子量与性质的关系时不同之处是什么? (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化学科学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3)举例说明元素周期律对化学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1829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纳在研究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关系时.发现了几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组,每组包括三种元素,如锂、钠、钾;钙、锶、钡。1862年,法国地质学家尚古多把元素按其原子量大小顺序标在圆柱体表面的螺旋线上.他发现某些性质相近的元素都出现在一条线上.于是提出元素的性质随其原子量的变化具有周期性。1868年,化学家迈尔研究了已知元素的原子量和物理性质的关系.把性质相近的元素划分为一族.并于l869年制作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1869年,化学家门捷列夫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和元素化学性质的相似性把63种元素排列成几行,当按原子量排序与元素化学性质冲突时,他依据元素的化学性质调整位置.或留下空位。同年,他公布了他的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后来,他进行了更详细的族的划分.并于1871年公布了他第二张元素周期表。之后,元素周期表被不断完善,成为化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直到20世纪初.物理学家们逐步揭开了原子结构的秘密,人们才清楚元素的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问题:(1)迈尔和门捷列夫根据元素性质进行族的划分所用的科学方法是什么?(2分)他们研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2分)(2)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对于化学科学的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3)有人说“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物理与化学的完美结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请回答元素性质呈现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2分)

门捷列夫于1871年的《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赖关系》发表了第二个化学元素周期表,明确指出:元素的性质和它们的化合物的性质与元素的原子量有周期性的依赖关系,元素的性质是元素原子量的(  )。A.线性函数B.非线性函数C.周期函数D.非周期函数

周期表的排列是依照元素的()排列的。A、原子量B、化学性质C、属性

()是19世纪俄国科学家,发现化学元素的周期性,依照原子量制作出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并据以预见了一些尚未发现的元素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

原子价学说为原子量的测定和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推动化学结构理论及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国外学者贝莱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智能与父母的职业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越来密切。

1869年,已知的化学元素达63种,而且这期间的研究表明,元素的原子量和化学性质之间有着一定的关系。原子---分子论确立以后,化学上又一个重大的突破是()A、元素周期表的发现B、地球周期表的发现C、潮汐周期表的发现D、月亮周期变化的发现

研究结果表明: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心理活动过程与思维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四种物质组成排列中,组成排列合理的一组是()A、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化学热处理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在含有某种化学元素的活性介质中,向钢件()从而改变钢件表面化学成分以获得预期组织和性能的一种热处理方法。A、表面渗入某种化学元素B、内部渗入某种化学元素C、表面感应某种化学元素D、内部感应某种化学元素

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排列中,合理的一组是()A、地壳-化学元素-矿物-岩石B、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C、化学元素-矿物-岩石-地壳D、矿物-化学元素-岩石-地壳

在地质过程中,岩石的组成和成岩顺序的正确关系是() ①岩石 ②化学元素 ③矿物A、①→②→③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

最近,化学界对化学元素周期表进行了全面改动,十大化学元素(氢、锂、硼、碳、氮、氧、硅、硫、氯和铊)的原子量将标出原子量范围,而非以往的固定原子量。这一科学成果表明()A、真理具有相对性B、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C、不同的立场、观点影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D、追求真理就必须否定权威

动机与解决问题的效率之间有一定关系,研究表明,动机越强,解决问题的效率越高。

下列关于有关组成生物体化学元素的论述,正确的是()A、组成生物体和组成无机自然界的化学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动物与植物所含的化学元素的种类差异很大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体内各种化学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

填空题研究结果表明: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心理活动过程与思维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判断题国外学者贝莱的研究表明,孩子的智能与父母的职业有着一定的关系,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这种关系越来密切。A对B错

判断题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序数,而不是原子量。A对B错

判断题原子价学说为原子量的测定和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推动化学结构理论及有机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A对B错

单选题周期表的排列是依照元素的()排列的。A原子量B化学性质C属性

填空题组成可燃有机岩的主要元素是()和(),还含少量的()、()、()等杂质元素。各种可燃有机矿产的主要元素组成相似,表明其原始物质具有共同的来源,多来自动物、植物有机残体。近十年来,对石油成因的研究,发现同煤类有着一定的关系,尤其在光学特征上具有某些规律性的联系。

单选题关于判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不正确的是().A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B与该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之间关系密切C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D受害人群广泛性及是否爆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