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52岁。脑外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物品不需要准备的是A.吸水管B.血管钳C.镊子D.弯盘E.压舌板

患者,男性,52岁。脑外伤后一直处于昏迷状态,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物品不需要准备的是

A.吸水管

B.血管钳

C.镊子

D.弯盘

E.压舌板


相关考题:

患者,男性,45岁。因颅脑损伤致昏迷,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物品是A、棉球B、吸管C、漱口液D、开口器E、压舌板

患者男,48岁,因肝性脑病处于昏迷状态。护士在为其行口腔护理时,张口器放入的正确位置是( )A.正切牙B.尖牙C.门齿D.臼齿E.侧切牙

患者,男性,65岁,肝昏迷,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哪种用物不需准备A、开口器B、止血钳C、吸水管D、手电筒E、舌钳

患者,男性,46岁。脑外伤昏迷,PaCO27.0kPa。为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护士为其实施吸痰术,下列操作中不妥的是A.用张口器助其张口B.先吸口腔内痰液,再吸气管内痰液C.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D.吸痰导管必须每次更换E.吸痰前可先加大吸氧流量再吸痰

患者,男性,27岁,因“颅脑外伤”收入院,护士对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后,认为患者存在以下健康问题,其中应优先解决的是( ) A.大便失禁B.沟通障碍C.活动无耐力D.皮肤完整性受损E.清理呼吸到无

患者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入院,处于昏迷状态,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以下哪项是不需准备的用物A.棉球B.血管钳C.张口器D.吸水管E.手电筒

下列哪种物品是为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必须准备的A.开口器B.食醋C.石蜡油D.溃疡散E.吸水管

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手电筒B.血管钳C.开口器SXB 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手电筒B.血管钳C.开口器D.棉球E.吸水管

患者,男性,54岁。车祸脑外伤后1周,处于深昏迷状态,尿便失禁,根据奥伦自理理论护士提供的护理应属于A:全补偿护理系统B:部分补偿护理系统C:补偿-辅助系统D:支持-教育系统E:自我护理系统

患者男,46岁,该患者因脑出血处于昏迷状态,护士为其行口腔护理时,张口器放入的正确位置是()。A.侧切牙B.臼齿C.门齿D.尖牙E.正切牙

患者,男性,65岁,肝昏迷,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哪种用物不需准备A.开口器B.止血钳C.吸水管D.手电筒E.舌钳

患者,男性,65岁。肝性脑病(肝昏迷),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开口器B:止血钳C:吸水管D:手电筒E:舌钳

患者,女性,57岁,患肝性脑病,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用物是A.开口器B.吸痰管C.吸水管D.一次性棉签E.生理盐水

患者,男性,45岁。因颅脑损伤致昏迷,为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物品是A.棉球B.吸管C.漱口液D.开口器E.压舌板

患者,陈某,女性,70岁,因脑血管意外出血导致昏迷状态,护士每日两次对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请问:口腔护理时应选择何种护理液?

患者,陈某,女性,70岁,因脑血管意外出血导致昏迷状态,护士每日两次对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请问:在口腔护理时应注意什么?

患者,陈某,女性,70岁,因脑血管意外出血导致昏迷状态,护士每日两次对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请问: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什么?

为昏迷患者做口腔护理时,不需准备的物品为()A、棉球B、弯盘C、漱口液D、开口器、压舌板

患者陈某,男性,45岁。因脑卒中处于昏迷状态,护士每天2次为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什么?

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要准备的用物是()。A、棉球B、血管钳C、开口器D、吸水管

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要准备的用物是()A、棉球B、吸水管C、弯血管钳D、开口器

问答题患者陈某,男性,45岁。因脑卒中处于昏迷状态,护士每天2次为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什么?

单选题患者,女,56岁。车祸后脑外伤处于昏迷状态,护士进行电动吸痰时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病人头转向护士B有活动义齿应取下C成人吸痰负压为40~53.3kPaD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咽喉分泌物E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问答题患者,男,42岁。因脑卒中处于昏迷状态,护士每天2次为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请问:(1)口腔护理的目的是什么?(2)口腔护理应选用何种漱口液?(3)患者口腔护理时应注意哪些?

单选题患者,男性,65岁,肝昏迷,护士为其进行口腔护理时,下列哪种用物不需准备()A开口器B止血钳C吸水管D手电筒E舌钳

问答题患者,陈某,女性,70岁,因脑血管意外出血导致昏迷状态,护士每日两次对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请问:口腔护理时应选择何种护理液?

问答题患者,陈某,女性,70岁,因脑血管意外出血导致昏迷状态,护士每日两次对其进行特殊口腔护理,请问:在口腔护理时应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