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吨金属料形成炉渣量小于( )kg称为少渣操作。A.30B.40C.50

每吨金属料形成炉渣量小于( )kg称为少渣操作。

A.30

B.40

C.50


相关考题:

()是指在吹炼过程中途倒出或扒出部分炉渣,再重新加石灰造渣。 A、单渣操作B、双渣操作C、留渣操作D、少渣操作

从铁口排出的炉渣称为上渣,从渣口排出的炉渣称为下渣。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吨金属料中石灰加入量小于20kg,称为()。

从铁口排出的炉渣称为上渣,从渣口排出的炉渣称为下渣。()

如何确定每吨金属料的氧气耗量?

炉渣的碱度大于1时,称为()。A、玻璃渣B、碱性渣C、酸性渣

每吨金属料可产生的炉渣重量为(),一般在()%。

炼钢生产中,炉渣不仅没有向金属熔池中供氧的能力,还可能使金属中氧转向炉渣,这种渣称为氧化渣。

当炉渣碱度小于()时,称为酸性渣。A、1B、1.5C、2

钢液量30000kg需加入渣料总量为钢液量3%渣料的配比为石灰:萤石:火砖块=4:1:1,计算总渣料加入量及石灰、萤石和火砖块分别加入量。

已知:炉渣量(Q渣)为4t,炉渣要求含氧化镁(Mg要求%)为9%,炉料浸蚀使渣中含氧化镁(MgO原渣%)2%,氧化镁球含氧化镁70%(MgO镁球%),计算每炉氧化镁球加入量多少?(kg保留到整数位)

炉渣的碱度小于1.0时,通常称为碱性渣。

转炉冶炼时,石灰加入量小于20Kg/t钢,渣量小于()为少渣操作。A、10Kg/t钢B、20Kg/t钢C、30Kg/t钢

碱度低于()的炉渣称为酸性渣。

计算题:转炉出钢后,用一种MgO饱和的CaO-MgO-SiO2-Al2O3-FeO-CaF2渣系对钢包中的钢水进行深脱磷,已知该渣系与转炉出钢时带到钢包中的渣混合后形成的脱磷渣与钢水之间磷的分配比为(P)/[P]=500,转炉出钢时每吨钢带到钢包的渣量是5kg,转炉渣中的磷含量为0.7%,脱磷前钢水的磷含量为0.01%,欲使钢中的磷含量降低到15ppm,求每吨钢需加入这种脱磷剂多少公斤?

已知1t铁的渣量为750Kg,渣中二氧化硅=40.1%,每批料出铁量为30t,炉渣碱度变化0.1,假定石灰石有效氧化钙含量为50%,求每批料的石灰石变动量为多少?

下面对造渣制度选择合理的是()A、若渣量少,且Al2O3偏高时,炉渣的二元碱度应稍低些。B、若渣量少,且原料硫负荷偏高时,炉渣二元碱度控制应低些。C、生铁含[Si]高时,炉渣碱度应低些,反之高些。D、为了增加炉渣的流动性和稳定性,控制渣中MgO最佳含量应大于12%。

高炉炉渣排碱的措施:控制原料碱负荷、降低炉渣碱度、提高渣中MgO含量、加大渣量。

碱金属危害很大,易引起炉缸堆积,料柱透气性差等,高炉冶炼应采用哪种炉渣排碱()A、高碱度B、低碱度C、提高渣中MgO含量D、提高渣中MnO

碱金属危害很大,易引起炉缸堆积,料柱透气性变差等,高炉冶炼应采用哪种炉渣排碱()。A、高碱度B、低碱度C、提高渣中MgO含量D、提高渣中MnO含量

从渣口排放的炉渣量占全部炉渣量的百分比称为().

每吨金属料可产生渣量一般是()。A、10~15%B、25%C、30%D、50%

在转炉炼钢条件下,影响脱硫的基本因素有:炉渣碱度()。A、渣中(FeO)、温度、炉渣粘度B、渣中(FeO)、温度、渣量C、渣中(FeO)、温度、渣量、炉渣粘度D、温度、渣量、炉渣粘度

少渣操作的优点有()。A、降低渣料消耗B、生成煤气多C、合金收得率高D、喷溅少

利用炉渣排碱的重要手段有()。A、降低炉渣碱度B、提高渣中MgO含量C、提高炉渣碱度D、必要时加大渣量

当熔渣中的氧势小于金属液中的氧势时,此炉渣为()

填空题当熔渣中的氧势小于金属液中的氧势时,此炉渣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