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受扭圆轴中的最大切应力为τ,则最大正应力( )。A.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τB.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2τC.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2τD.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τ

设受扭圆轴中的最大切应力为τ,则最大正应力( )。

A.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τ
B.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2τ
C.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2τ
D.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τ

参考解析

解析:扭转构件中单元体是纯剪切应力状态,其最大正应力在45°斜截面上,大小等于切应力的数值。

相关考题: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最大剪应力变为8τ。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下面选项中受扭圆轴横截面上的切应力分布图中,正确的切应力分布应是( )。A.B.C.D.

受扭圆杆某横截面上距圆心处点的切应力为20MPa,则该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的值为( )。A 80MPaB 60MPaC 40MPaD 20MPa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在扭矩不变的情况下,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受扭,为使扭转最大切应力减小一半。圆轴的直径应改为( )。A.2dB.0.5dC.D.

设受扭圆轴的最大剪应力为,则最大正应力:(A)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B)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2(C)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2(D)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

受扭圆轴,若横截面上的扭矩T不变,而直径减小一半时, 则该轴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与原来的最大切应力之比为( )倍。A. 2 B. 4 C. 6 D. 8

若将受扭空心圆轴的内、外直径均缩小为原尺寸的一半,则该圆轴的最大切应力是原来的()倍。A、2B、4C、8D、16

铸铁圆轴受扭后沿与轴线成45°角的斜截面破坏,其原因是由该斜截面上的最大()造成的。A、切应力B、拉应力C、压应力D、轴力

已知直径为d的受扭圆杆某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τmax=60MPa,则该截面上距圆心为的点的切应力的数值为()。A、120MPaB、60MPaC、30MPaD、15MPa

圆轴扭转时,其横截面上的()等于截面上扭矩与圆轴抗扭截面模量的比值。A、最大剪应力B、最大拉应力C、最大压应力D、最大剪力

等截面圆轴受扭时,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圆轴周边上B、最大切应力发生在危险截面各点上C、最大切应力发生在轴线上D、最大切应力发生在最大扭矩所在横截面的圆轴周边各点上

对于受扭的圆轴,有如下结论:则正确的是()。 ①最大剪应力只出现在横截面上; ②在横截面上和包含杆件的纵向截面上均无正应力; ③圆轴内最大拉应力的值和最大剪应力的值相等。A、②③对B、①③对C、①②对D、全对

受扭空心圆轴横截面上切应力最大处为()。A、外边缘B、内边缘C、圆心D、以上均不对

两根圆轴承受相同的扭矩。一根为实心,另一根为内外径之比为0.6的空心圆轴,两轴横截面积相等。实心圆轴最大切应力与空心圆轴最大切应力之比为()。

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和相对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A、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B、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C、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D、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设受扭圆轴中的最大剪应力为τ,则最大正应力:()A、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τB、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2τC、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2τD、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τ

直径为D的实心圆轴,两端受扭转力矩作用,轴内最大剪应力为τ。若轴的直径改为D/2,则轴内的最大剪应力变为:()A、2τB、4τC、8τD、16τ

单选题铸铁圆轴受扭后沿与轴线成45°角的斜截面破坏,其原因是由该斜截面上的最大()造成的。A切应力B拉应力C压应力D轴力

单选题(2008)设受扭圆轴中的最大剪应力为τ,则最大正应力:()A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τB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2τC出现在横截面上,其值为2τD出现在45°斜截面上,其值为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