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性,65岁。结肠癌术后1年,近来出现乏力、消瘦伴肝区隐痛。B超发现肝右前叶单个直径5cm占位。否认肝炎史。以下最可能阳性的指标是A.谷丙转氨酶B.谷草转氨酶C.甲胎蛋白D.癌胚抗原E.乳酸脱氢酶

患者,男性,65岁。结肠癌术后1年,近来出现乏力、消瘦伴肝区隐痛。B超发现肝右前叶单个直径5cm占位。否认肝炎史。

以下最可能阳性的指标是
A.谷丙转氨酶
B.谷草转氨酶
C.甲胎蛋白
D.癌胚抗原
E.乳酸脱氢酶

参考解析

解析:癌胚抗原是大肠癌的特异性抗原;甲胎蛋白是原发性肝癌的特异性抗原;继发性肝癌多由腹腔内肿瘤转移。

相关考题:

男性,50岁,肝炎史20年,否认疫区生活史。近来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低热、乏力、纳差。肝区叩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结核B、肝包虫病C、慢性肝炎急性发作D、原发性肝癌E、肝脓肿

患者,男性,50岁。有慢性肝炎史20年,肝区隐痛3个月,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体检:贫血貌,肝右肋下缘可触及,质硬,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阳性,B超和 CT检查发现肝右叶5cm占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肝癌B、继发性肝癌C、阿米巴性肝脓肿D、肝囊肿E、细菌性肝脓肿

患者,男性,65岁。结肠癌术后1年,近来出现乏力、消瘦伴肝区隐痛。B超发现肝右前叶单个直径5cm占位。否认肝炎史。以下最可能阳性的指标是A、谷丙转氨酶B、谷草转氨酶C、甲胎蛋白D、癌胚抗原E、乳酸脱氢酶关于继发性肝癌论述正确的是A、多由腹腔内肿瘤转移B、多为单发结节C、多能找到原发病灶D、AFP多阳性E、多能手术切除如确诊为转移性肝癌,以下最不可能为阳性的指标是A、甲胎蛋白B、谷草转氨酶C、谷丙转氨酶D、癌胚抗原E、乳酸脱氢酶

患者,男性,65岁,乏力、消瘦伴排便习惯改变8个月,有时脓血便,肝区隐痛4个月。B超示肝左叶多发实性占位性病变。应首先建议病人做何种检查A.上消化道钡餐B.纤维胃镜C.纤维结肠镜D.肝脏CTE.肝动脉造影

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如发现右肝为多个转移结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 A. 右肝切除B. 肝动脉结扎栓塞C. 全身化疗D. 放射治疗E. 免疫治疗

患者,男性,65岁。结肠癌术后1年,近来出现乏力、消瘦伴肝区隐痛。B超发现肝右前叶单个直径5cm占位。否认肝炎史。关于继发性肝癌论述正确的是A.多由腹腔内肿瘤转移B.多为单发结节C.多能找到原发病灶D.AFP多阳性E.多能手术切除

患者,男性,65岁。结肠癌术后1年,近来出现乏力、消瘦伴肝区隐痛。B超发现肝右前叶单个直径5cm占位。否认肝炎史。如确诊为转移性肝癌,以下最不可能为阳性的指标是A.甲胎蛋白B.谷草转氨酶C.谷丙转氨酶D.癌胚抗原E.乳酸脱氢酶

患者,男性,50岁。有慢性肝炎史20年,肝区隐痛3个月,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体检:贫血貌,肝右肋下缘可触及,质硬,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阳性,B超和 CT检查发现肝右叶5cm占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肝癌B.继发性肝癌C.阿米巴性肝脓肿D.肝囊肿E.细菌性肝脓肿

患者,男,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应考虑A.肝性脑病B.膈下脓肿C.内出血D.胆汁性腹膜炎E.胆道感染

男性50岁,肝区隐痛伴乏力、消瘦1个月。肝右肋下3cm,AFP500μg/L,CT示右肝后叶低密度影,大小 6cm X 5cm X 5. 5cm,边界清楚。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硬化 B.肝脓肿 C.原发性肝癌 D.肝血管瘤

男性,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及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病人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x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最可能的诊断是A.原发性肝癌B.胆道感染C.细菌性肝脓肿D.阿米巴性肝脓肿

女性,53岁,肝炎史20年,否认疫区生活史。近来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低热、乏力、纳差。肝区叩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B、肝结核C、慢性肝炎急性发作D、肝包虫病E、肝脓肿

男性,55岁,有慢性肝炎史20年,肝区隐痛3个月,食欲减退,消瘦乏力。体检:贫血貌,肝右肋下缘触及,质硬,轻度压痛。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阳性,B超和CT检查发现肝右叶5cm占位,肝肾功能基本正常。(1)该病人可能的诊断是什么?(2)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法?(3)该病人存在哪些主要护理诊断?(4)应提供哪些主要护理措施?

男性,60岁。乏力、消瘦伴大便习惯改变半年,肝区隐痛3个月。B超示肝右叶多发实性占位病变。应首先建议病人做哪项检查()A、胃镜B、肝脏核素扫描C、纤维结肠镜D、上消化道造影E、肝动脉造影

患者,男性,50岁。右上腹隐痛伴消瘦3周。既往患乙肝8年。最有助于诊断早期肝癌的临床表现是()A、轻度黄疸,蜘蛛痣B、右肋缘下触及肿大肝脏C、B超检查右肝低回声占位性病变D、贫血、黑粪E、肝区叩痛

男性,50岁。间歇性发热1月余,伴右上腹持续性钝痛,食欲不振、腹胀、恶心、盗汗、消瘦。体检:贫血貌,肝肋下3cm,质硬,局部隆起,叩痛(+)。B超:肝右叶4cm×5cm液性占位。在询问病史时哪项与本病诊断有关()A、慢性腹泻史B、乙型肝炎史C、牧区居住史D、胆道感染史E、肝癌家族史

男性,63岁,大便习惯改变半年伴消瘦,肝区隐痛3个月。B超示肝右叶多发实性占位病变。应首先建议病人做哪项检查( )A、纤维结肠镜B、胃镜C、肝脏核素扫描D、肝动脉造影E、上消化道造影

男,54岁。结肠癌术后8个月,B超发现肝右前叶直径4cm结节如发现右肝为多个转移结节,最佳的治疗方式是()。A、右肝切除B、肝动脉结扎栓塞C、全身化疗D、放射治疗E、免疫治疗

单选题男性,63岁,大便习惯改变半年伴消瘦,肝区隐痛3个月。B超示肝右叶多发实性占位病变。应首先建议病人做哪项检查( )A纤维结肠镜B胃镜C肝脏核素扫描D肝动脉造影E上消化道造影

单选题患者,男性,50岁。右上腹隐痛伴消瘦3周。既往患乙肝8年。最有助于诊断早期肝癌的临床表现是()A轻度黄疸,蜘蛛痣B右肋缘下触及肿大肝脏CB超检查右肝低回声占位性病变D贫血、黑粪E肝区叩痛

单选题男性,50岁,肝炎史20年,否认疫区生活史。近来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低热、乏力、纳差。肝区叩痛。最可能的诊断是()A肝结核B肝包虫病C慢性肝炎急性发作D原发性肝癌E肝脓肿

单选题男性,65岁,胃癌术后1年,近1月来出现肝区隐痛伴乏力、消瘦。CT示肝内多个直径3~5cm大小不等,“牛眼”样的占位性病变。有2型糖尿病史5年,否认肝炎史。该病人首先应该考虑为()A弥漫性肝细胞癌B转移性肝癌C细菌性肝脓肿D弥漫性胆管细胞癌E多发性肝血管瘤

单选题女性,53岁,肝炎史20年,否认疫区生活史。近来右上腹痛、向右肩部放射,伴低热、乏力、纳差。肝区叩痛。最可能的诊断是( )A原发性肝癌B肝结核C慢性肝炎急性发作D肝包虫病E肝脓肿

单选题男性,46岁。有15年乙型肝炎病史,3个月来感右上腹隐痛,伴乏力、消瘦、食欲减退。查体:贫血貌,腹部平软,肝脏右肋下4cm,肝区叩痛明显,血WBC10.8×109/L,Hb80g/L。若确诊为右肝前叶直径4cm肝癌,首选何种治疗()A右三叶切除B右半肝切除C右肝前叶切除D放射治疗E肝动脉插管栓塞化疗

单选题患者,男.56岁,过去有嗜酒及慢性肝炎史,近2个月食欲不振、低热、消瘦、乏力、右上腹胀痛并扪到肿块。体格检查:肝肋下3cm,质硬,无腹水。B超检查发现患者肝右叶中央单个10cm×12cm占位,AFP升高,肝肾功能正常。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叶切除术后,出现嗜睡、烦躁不安、黄疸,应考虑A肝性脑病B膈下脓肿C内出血D胆汁性腹膜炎E胆道感染

单选题男性,60岁,乏力、消瘦伴大便习惯改变半年,肝区隐痛3个月。B超示肝右叶多发实性占位病变。应首先建议病人做哪项检查( )A上消化道造影B胃镜C纤维结肠镜D肝脏核素扫描E肝动脉造影